10.17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曾几何时,舟山群岛与内陆的交往,非舟楫不相往来,水路客运一直承担着陆岛、岛际交通的重任。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自舟山解放至上世纪80年代初,舟山交通及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几乎是一片空白,水路客运一直存在着乘船难、出门难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舟山提出了解决海岛群众乘船难、出行难的“先适应,后提高”的交通发展战略,海岛的水上客运交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八五”期间重点解决了海岛群众“乘船难”的问题,“九五”、“十五”则主要在水路客运的网络化、快捷化、滚装化方面有了显著突破;

2009年,舟山跨海大桥贯通,开启了舟山水路客运转型升级的新时代。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航线篇:70年岁月更迭,客运航线布局大调整

1986年2月1日,舟山本岛至大陆的海峡汽车轮渡码头在定海鸭蛋山和镇海白峰分别建成通航,舟山至宁波第一条客滚航线(鸭蛋山至白峰航线)开通。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图片源自网络)

1992年,嵊泗第一艘客轮——“金沙轮”投入运营,架起了嵊泗通往上海、定海、宁波、镇海等城市的蓝色桥梁。

1990年,水路客运对外航线主要以往返宁波、上海、温州、镇海等地为主。100余艘民间渡船则行驶于98个有人居住的岛屿,是海岛群众岛际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1986年2月1日,舟渡1号投入运营)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南湖"轮是1985年8月27日来到定海的,9月13日首航上海,傍晚5点从定海出发,次日凌晨5点到上海;返程晚上7点从上海出发,次日凌晨7点抵达定海)

“八五”期间,在舟山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陆续开通了岱山至西码头、六横至郭巨、沈家门至朱家尖、金塘至镇海等航线滚装运输。“九五”期间,相继开通了泗礁至芦潮港、定海西码头至上海金山、岱山至镇海、虾峙至郭巨等滚装航线。20世纪初,困扰海岛人民群众乘船难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2009年底,随着舟山跨海大桥建成通车,水陆交通格局显著转变,主要岛际航线船班密度明显增加,船班营运时间进一步延长;岛际客滚航线、高速客运航线不断向周边海岛延伸。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截止2019年,全市18个岛屿已通达高速客船、14个岛屿已通达客滚船。全市共有岛际客运、渡运航线88条,其中客滚航线25条;高速客船航线35条;普通客船航线25条;农村渡运航线26条。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运力篇:70年船舶进化,运力结构大优化

进入90年代中期,客渡运船舶老旧、船况差、设施落后、舒适性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九五”期间,加快了运力的更新和设施的改造。舟山海星轮船公司先后筹资购入普济、法雨、洛伽山等客轮,普申线客运船舶的技术状况得到明显提高;对法雨轮、锦屏、洛伽山、普济等客轮进行了舱室设施的改造,视情增设露天观光平台、中央空调、多功能厅、酒吧、茶室等现代化设施。

1999年5月,舟山第一海运公司对营运定申线的大红鹰轮进行了舱室设施改造。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大红鹰"轮原名新的"南湖"轮,最早叫"华神"轮, 1997年2月1日进行首航,于2002年6月26日从这条航线上"退役"。

九五期间至今,舟山市客渡运船舶新增更新、老旧船舶装修改装的脚步从未停止过,船舶外观、内饰、座椅、门窗、厕所等设施不断提质升级。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截止9月底,舟山市各类客渡运船舶保有量达到186艘/45170客位/897车位,其中高速客船58艘/8084客位,普通客船47艘/18775客位,客滚船41艘/13763客位/897车位,渡船40艘/4548客位。1986年,舟山市旅客运输量仅849万人次,2018年达到2922万人次,客运交通能力在30余年间增长了3倍。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客运站篇:70年变迁缩影,从普陀山客运站看航运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普陀山第一代客运大厅及码头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第二代客运大厅落成)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最新启动的普陀山客运站综合大楼)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从这组珍贵的历史照片中,我们看到了舟山水路站点的变迁过程——

2017-2018年,舟山市投入资金940余万,共完成了客渡运站点品质提升20个,相关站点硬件配置、服务能力、整体形象得到明显提升。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沈家门墩头码头的过去与现在)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客运码头建设成就:

(具体见摄影作品)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行业服务品质篇:互联网浪潮汹涌,水上客运高质发展

1

拓展线上售票渠道

围绕“一个平台,一站式服务”的建设目标,舟山市交通运输局通过“行业主导,多方合作”的运营模式,开发建立政府公益性质的舟山水路客运网上售票平台,目前已接入客运站点28个,推出91条岛际交通线路网上售票服务,其中5个站点上的5条航线还推出了过渡车辆网上售票服务,节假日期间部分热门航线过渡车辆候渡时间由最长的4-5小时平均缩短至1小时左右,水路客运组织从“人等船”向“船约人”发生深刻转变。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2

拓展线下移动支付场景

通过升级改造线下售票窗口软硬件设施、投放自助售取票终端、升级停车收费系统、丰富停车收费支付方式,将移动支付推广应用到客运站点现场购票、客运站内停车收费等场景中,目前,全市32个水路客运站点现场售票已实现微信、支付宝等主流支付方式全覆盖,市区主要水路客运站停车服务收费已实现移动支付全覆盖。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3

优化推广无纸化通关方式

升级完善检票系统并配套投放无纸化检票通关设备,目前19个客运站点实现了身份证直接检票通关,9个客运站点实现身份证、市民卡无纸化检票“双通关”。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4 打造美丽航线&创建品质船站

为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出行环境的需求,市交通运输局启动全市“美丽航线”创建行动,制订并印发了《舟山市“美丽航线”创建行动方案》,打造朱家尖至普陀山等7条“美丽航线”;制定并印发了《品质客船客运设施设备与服务规范》《品质水路客运站设施设备与服务规范》,明确品质客船、品质客运站创建规范标准;2018年度还完成了《舟山市水路客运站服务品质调研报告》,督促相关客运站点对照研究成果,全力提升站点品质。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百尺竿头更思进,铿锵前行须奋先,70年风雨,70年砥砺,下一个10年,又将是一番新天地!

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舟山水路客运之变迁与转型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