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上帝的祕密》連載之十二:上帝的隱喻(下)

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君主為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不可以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傭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 馬太福音20:20-28

《上帝的秘密》連載之十二:上帝的隱喻(下)

10、偶像與靈魂

世間存在著接近完美的專業精英和通才式的偉大人物,但無論他們如何專精和通識,和上帝相比,或者說作為上帝的造物,他們在能力和道德上都存在明顯的侷限性。這是上帝和上帝之教禁止偶像崇拜的根本性原因。

當然,聖經中的偶像指的是有眼卻不能看、有耳卻不能聽、有手卻不能摸、有口卻不能言,有腳卻不能行的人造偶像雕塑,無論它們是金的、銀的、銅的、鐵的、木的、泥的,它們的共同特點,一律都是沒有靈魂的玩偶。

人們崇拜偶像,或者說需要偶像,大體原因是人群中總有出類拔萃之人、組織總需要領導者、人總有無法解決的難題,因此組織需要領導人以統帥、社會需要榜樣以效仿、個人需要偶像指引期求。孔子說,其身正,雖不令而行,說的便是領導者的偶像作用;《聖經》上說,耶穌是替罪羊,便是教人崇拜基督耶穌,像他那樣愛人如己,捨身為民。

偶像崇拜不可避免,關鍵的問題只是拜的是什麼偶像,以及崇拜這樣的偶像崇拜到什麼程度。崇拜偶像是一個道路選擇問題。古代猶太人崇拜金牛贖,便是皈依邪神,離棄上帝的真道;崇拜鬼王別西卜,便是崇拜魔鬼撒旦,縱慾作惡,專門與上帝的公義仁慈之道作對。現代人崇拜華盛頓和漢密爾頓,便是選擇自由民主之路;崇拜希特勒,便是選擇專制獨裁和恐怖;崇拜愛迪生和喬布斯,便是讚許發明和創新;崇拜麥當娜和夢露,便是熱衷性感,喜歡夢遊和顛狂…….通過人們所崇拜的偶像,人們的理想選擇,道路誌趣便一覽無餘。

對於在各個領域做出巨大成就,為人類的正義事業和福祉做出重大貢獻的各類人物,人們表示由衷的敬仰崇拜,都在情理之中。但如果崇拜到顛狂以致於迷信,偶像的優點被無限放大成為神性,缺點被無限縮小成了個性,崇拜者便失卻了自我理性判斷能力,最終淪為偶像的奴隸。沒有靈魂的偶像只是一堆必然朽壞的垃圾,有靈魂的偶像卻自始至終不願成為偶像。

麥當娜的金褲衩只是一個理念,克林頓的拉鍊卻是一個事件。所有偶像崇拜都是圖騰崇拜,包括但不限於社團標誌、商標、刺青文身、塑像雕像和具體的各類所謂人物。正如身上文龍只是皮皮蝦打籃球一樣,一個無比生動的商標,並不能保證你的公司財源滾滾。一切有形的都是必朽壞的,任何偉人都有他的能力和道德缺陷。大衛王晚年奪人之妻,所羅門王晚年荒淫無度,牛頓的天才並不妨礙他打擊同僚學術專制………人類的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人永遠不能成為與上帝等同的神,人的驕傲狂妄,恰恰證明了人的無知和虛妄。而在離地獄最遠,離天堂最近的時候和地方,都是人背棄人、人背棄神的最大時點,從而使人的偶像和人造的偶像跌得粉碎,散落在慘淡的黃昏裡,微光散亂,一如崇拜者在偶像撞破拉鍊門、水門、豔照門、秘書門之後的失聲痛哭,一臉茫然,無所適從。

萬能智慧公義、三位一體的上帝,在舊約裡只取了牧羊人的形像,在新約裡則降尊處卑至替罪羊的地位,而穿越新舊約時空、救贖人類的只是聖靈。沒有聖靈,上帝不是聖父,耶穌不是聖子,聖靈才是真正的上帝。

回到世俗,除了西斯延教堂那個白袍長鬚的人造上帝,遍諸全球卻只有耶穌受難時的十字架。上帝既然照他的樣子造了人類,基督耶穌既然為人類作了生命獻祭,人們就應該揹著簡單而沉重的十字架,跟隨耶穌的腳步。

除了絕對真理化身的上帝,一切有限界、被造界的有限之物,都不值得人們絕對崇拜。拋棄一切偶像,忘掉自己的形象,人們才能擺脫偶像的迷惑和奴役,才能成為自己的自由的主人。

只有倒空了自我的一切妄念和他執,上帝的聖靈才能充滿你的身心。一旦聖靈充滿了你的身心和現世,你,無論現世和來世,都是現世之人和後世之人的偶像。而你的靈魂,憑著上帝的公義和恩典,應該已在天堂的生命樹下乘涼。

果子熟了。好一個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11、牧羊人與替罪羊

上帝對人類的救贖,無論是作為聖父,還是作為聖子聖靈,都是牧養人類的牧羊人。但是作為聖靈崇拜的基督教,反對一切偶像崇拜,因此在《聖經》中的具像中,舊約的上帝取了牧羊人的形象,新約中的上帝更是降尊處卑到替罪羊身份。

大衛王在《耶和華是我牧者》的詩篇裡,明白無誤地告知世人: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詩篇23)。

《約翰福音》裡耶穌對眾人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是強盜,羊卻不聽他們。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舍命。若是僱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趕散了羊群。僱工逃走,因他是僱工,並不顧念羊。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並且我為羊舍命。”(約翰福音10:7-15)

耶穌的自說自道,說明新約中的上帝基督也是牧羊人,但卻預言自己最終會成為為羊舍命的替罪羊。

《聖經》中的替罪羊,不同於我們尋常語境裡的替罪羊。尋常語境裡的替罪羊,指的是無故被冤枉來頂罪的可憐笨蛋;而《聖經》中的替罪羊,指的是為了牧養世人,擔當世人的罪惡,使世人知罪悔改歸正而勇於獻身的耶穌基督,是為羊舍命的牧羊人。前者是被動冤枉的,後者是主動自願的;前者是愚蠢無能的,後者是智慧勇敢的。

即便釐清了這一層關係,讀者中也有多數人無法理解,耶穌做了替罪羊,為什麼就能夠贖世人的罪,甚至信眾中有人一聽到別人說耶穌是替罪羊,仍然瞪大眼睛,一臉茫然。因此,追溯替罪羊的教義起源,是解決疑問的根本途徑。

根據《利未記16:20-22》的記述,上帝說:“亞倫(摩西的哥哥,當時的大祭司)為聖所和會幕並壇獻完了贖罪祭,就要把那隻活著的公山羊奉上。兩手按在羊頭上,承認以色列人諸般的罪孽、過犯、就是他們一切的罪衍,把這罪都歸在羊的頭上,藉著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曠野去。要把這羊放在曠野,這羊要擔當他們一切的罪孽,帶到無人之地。”而在《利未記16》關於贖罪的條例中,另有一隻公山羊要獻給耶和華作燔祭,也即殺羊、流羊的血、燒烤獻給耶和華,贖人的罪衍。

活的山羊送到曠野擔當世人的罪惡,流羊的血奪羊的生命贖世人的罪。那麼,流血為什麼就能夠贖罪呢?因為血是神聖的。

根據《利未記17:11》中上帝的說法:“因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這血賜給你們,可以在壇上為你們的生命贖罪。因為血裡有生命,所以能贖罪。”

血是神聖的,因為血裡有生命,血裡有靈魂。所以古人兄弟結義,邦國相交,歃血為盟;所以今人搞封建迷信,用動物的血驅邪捉鬼;所以猶太人打獵要放獵物的血用土掩埋,並不準吃動物的血;所以江湖規則裡,小偷斷指流血便免以追究,自殘流血的人得到各類債主的豁免;所以作為動物的羊被放逐、被殺、被燒烤,是尋常語境裡的笨蛋,是無能無知無助的替罪羊;所以耶穌基督主動上十字架,被釘被殺流血捨命,是能夠警醒教化世人,能夠為世人贖罪獻身的偉大替罪羊;所以譚嗣同高呼革命必要流血,流血自我開始,英勇赴義,以他的血和生命喚醒國人,推翻滿清皇朝,變革圖強,也是和耶穌一樣聖潔的、中國人的偉大替罪羊。

通俗地說,作為牧羊人的上帝,在舊約時代給羊青草和清水,又拿著權杖和長竿,可是因為羊的自利和驕傲,因為羊的原罪和本罪,羊還是不聽話,羊無法無能完成自我救贖,於是新約中的上帝耶穌基督,以他的仁慈、智慧、勇敢和對羊的大愛,流自己的血,獻上自己的生命,擔當羊的罪惡,贖了羊的罪,使信靠牧羊人的羊,得已完成最終的靈魂救贖。

上帝是牧羊人,人便是上帝牧羊的羊。與其說耶穌成為人類的替罪羊是一種妥協與退讓,毋寧說是上帝基督的仁慈、智慧與博愛。無論是那一種說法,都彰顯了什麼是人性和人性的侷限,以及上帝的本質和仁慈、智慧、大愛。

替罪羊是牧羊人的極致形式,替罪羊也是牧羊人;牧羊人是上帝的具像,聖靈是上帝的本質;上帝的本質是造物主、審判者、救贖主和宇宙主宰,其稟性便是聖靈;聖靈的本質便是權能、智慧、公義、聖潔、仁慈,是人類靈魂的導師;導師本身便是真理或真理的化身,導師的教訓和真理,便是上帝的誡命和倫理。

自耶穌基督受難之後,有人得救,有人卻在日光之下,一代代耕種血田。因此,認得上帝聲音的羊,請跟隨主的步伐,前面溫暖的陽光下,有無比肥美的草原。

12、做門徒的代價

《聖經》中有一段似乎不近人情的經文,容易使部分讀者和信眾產生困擾,那就是耶穌所說的做門徒的代價。

“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因為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人的仇敵就是自己的家人。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做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揹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保養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

人們對這段經文所產生的困擾,始於無法透過字面求得正解;無法求得正解,就難免強解,從而使困擾加劇而不是消除。為了求得正解,就必須回到上帝的本質或概念內涵的出發點,確認上帝和基督仁慈、公義、聖潔、導人向善的前提,以保證解釋經文的方向正確;其次要了解基督耶穌傳道時的社會環境、人的本性,以及上下經文的語義環境,避免離開環境談主張、避免斷章取義、避免離開人性談救贖;再次要明確耶穌在這段經文中所說的“我”代表什麼,以求得做門徒的代價與“我”的要求的因果邏輯關係。

以上提示是站在神本主義的角度,對《聖經》中所有疑惑問題的正確解釋途徑,讀者和信眾需切切謹記,否則便離開了上帝基督的真道。

依照上述方法,讓我們來一一解釋。

首先,上帝基督的目的是救贖人類,使人歸正向善,不可能叫人作不義之爭和不義之戰,不可能離間聖潔本能的人間親情。

其次是耶穌傳道時,以色列聯合王國早已滅亡。以色列從公元前950年開始分崩離析,至公元前587年最後一個猶大王國滅亡,以色列作為一個國家形態已經消亡。自此之後的近500年間,以色列人先是被波斯王朝擄掠至巴比倫,後獲恩准重返耶路撒冷,之後被希臘亞歷山大大帝統治、托勒密王朝統治、西流基王朝統治、哈斯曼王朝統治,至公元前63年羅馬將軍龐培攻佔耶路撒冷,以色列淪為羅馬帝國轄制下的傀儡王朝,直至成為耶穌傳道時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社會和信仰極之混亂。正如文士和法利賽人求耶穌顯神蹟時耶穌所說,在這個混亂、淫亂的世代,沒有神蹟顯給他們看。

(順注:1945年8月,杜魯門總統提議,讓10萬猶太人進入巴勒期坦託管地,阿拉伯人立即表示反對,但聯合國大會卻於1947年11月29日投票贊成將這一託管地分開,第二年,猶太人隨即宣佈建立猶太人的國家,它被稱為以色列。如果可以把1948年視為以色列人的建國年,那麼先知以西結預言的枯骨復生,便在以色列的復國上得到了應驗。2000年的流離失所表明,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經受了猶太民族那麼多的苦難。然而即便到了今天,關於戈蘭高地和聖城耶路撒冷的最終歸屬,上帝和安拉的子民尚未達成一致意見,中東的戰火仍然時隱時現,耶穌的博愛和安拉的公義仁慈,仍然不能化解彼此數千年的仇恨。因此也難怪美國史學家納斯說,從以色列民族擺脫埃及人的控制出埃及開始,以色列便將自己繫於歷史的上帝,而不是自然的上帝。這是後話,以表同情,以讓讀者信眾思考探索。)

再次是人的本性常以自我為中心,自利貪婪,為了親情離棄上帝基督的真道難以避免。正如儒家的千古命題,父親偷了別人的羊,兒子知道了,告官則不孝,不告官則不義。人在親情和律法道德之間的掙扎,是每一個人的靈肉掙扎。

此外,耶穌在經文中所說的“我”,既指上帝基督的真理和化身,又是上帝之道的誡命倫理。正如《約翰福音1》開卷則說:“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

以此為憑來解釋做門徒的代價,其結論便只能是:耶穌主張的動刀兵,是叫門徒和世人憑著正義、用正義與邪惡爭戰,整治混亂、淫亂的世代;而要達到整治世代的目標,就必須以上帝基督的誡命倫理,也則以無差等的愛為高於一切的標準,不得因父子、母女、婆媳的私情枉法叛道,不得因私頑冥而不認罪悔改,不得以潛規則廢棄明規則;如果不用正義與邪惡爭戰,如果因私叛道,如果因私不認罪悔改,肉體生命雖然可以苟且偷安,但靈魂的生命必在上帝基督審判中被奪去,相反,為真理而捨生取義的,在上帝基督裡卻得永生。

相比於儒家的兒子在孝與義之間的掙扎,上帝的兒子耶穌在律法與親情之間的選擇卻是斬釘截鐵,一切都在上帝與法律之下。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1608年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企圖親自進行司法審判,當時的柯克大法官發出了驚世絕倫的正義言辭---國王在萬人之上,但卻在上帝和法律之下!

以此鏡鑑千古,不管有用無用,都足以證明:建立在公義聖潔的信仰之上的一切,便是建立在磐石之上;建立在偏私汙穢的信仰之上的一切,便是建立在沙子之上。

有此結論前提,做不做耶穌基督的門徒,每一個人和每一個組織都有自由選擇權,而人和組織的選擇,其結果不是天堂便是地獄。

13、高卑與主僕

耶穌在猶太人中傳道時,西庇太兒子的母親同她兩個兒子上前來拜耶穌,求他一件事。耶穌說:“你要什麼呢?”她說:“願你叫我這兩個兒子在你國裡,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耶穌回答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什麼。我將要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注:指為義捨命)他們說:“我們能。”耶穌說:“我所喝的杯,你們必要喝;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乃是我父為誰預備的,就賜給誰。”其餘門徒聽見,就惱怒他們弟兄二人。耶穌叫他們來,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君主為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不可以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傭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太福音20:20-28)。

西庇太的兩個兒子便是著名的聖徒雅各和約翰。耶穌在這裡是在教訓門徒,也則是組織的領導者在教訓組織成員,強調組織不要像世俗專制特權的制度,而要講究成員之間的平等和奉獻,為首為大的不是為了權力,而是要成為組織和組織成員的公僕,不是受人服侍,而是要服侍人,甚至要為組織和成員捨命。

除此以外,耶穌在譴責文士和法利賽人時又對門徒說:“你們中間誰願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傭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馬太福音23:11-12)。進一步說明主僕與高卑的關係,強調只有放下高高在上、自以為是、驕傲自滿的心態,謙卑樸素,甘願為民牛馬,才能得享尊榮。

聖徒保羅在解釋耶穌的天國道理時,更是由主僕關係延伸到善明與惡拙,由高卑關係拓展到智慧與愚鈍。

“但願你們在善上聰明,在惡上愚拙。”(羅馬書16:19)

“上帝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剛強……..弟兄們哪,可見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不多。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神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參哥林多前書1:18-28)。

耶穌的傳道和保羅的釋道,如果和中華文明比較,其異同便立杆見影。在倫理上基督文明與儒家文明相近,在智慧方法上則與道家相近。儒家的捨身取義,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仁者愛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忠恕,仁義禮智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基督文明愛人如己的奉獻精神和公僕形象相比,都屬於積極入世一類的主張。而道家所主張的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天之道有如張弓、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類似馬太效應),無不強調謙卑敬畏、溫柔處下、抱朴守拙、功成身退,才能柔弱勝剛強,才能避免物壯則老和強梁橫行者不得好死的結局,這和基督文明強調的為首的必為僕、為高的必為卑相比,都屬於辯證的智慧方法和出世途徑一類。

道家的心態和精神氣質,儒家的行為和昂揚鬥志,合起來便是基督文明由入世到出世的方法途徑。但是必須摒棄道家明哲保身的母性文化特質和儒家等級觀念的父權專制,否則,前述結論便有失偏頗。

趁此機會延伸一下,中國的歷史和諸子百家的文化內核證明:因為對道和度的深刻拿捏,偉大的戰略家必是道家,如張良、徐茂公、劉伯溫;因為對獎賞二柄和人性的觀察入微,偉大的治世能臣必是法家,如商鞅、李斯、重法的張居正;因為融合方法倫理,能把握全局且長久者必是儒家,如房玄齡、趙普、曾國藩。雖然每一個歷史偉人不可能只擅一家之學,但說他們有所偏重卻不為過。令人必須面對的歷史事實是,多數道家能夠功成身退明哲保身,多數法家(含法家的分支兵家)則只是主人的一條鞭子最終被遺棄,儒家則多數能夠名利雙收千年垂範。

因此讓我們迴轉主題,迴歸耶穌的天國道理,鏡鑑世人薦人或自薦時,先別妄想一開始就坐在主人的左邊右邊,還是從奴僕開始希望更大些。

當然,如果你真是上帝式的人物,可以直線建國,而無須曲線救國的麻煩。更何況,現代社會為這樣的神人提供了足夠的機會,以及包容和理解。

14、天國窄門與青年財主

不能滿足世人利益的訴求和靈魂救贖的目的,決定了正統宗教一致的禁慾取向。基督教作為世界四大宗教之首,斷無例外的可能。

耶穌基督在猶太人中傳道時,有一個青年財主來拜見耶穌。青年財主問耶穌:“夫子,我該做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穌說:“除了上帝以外,沒有一個是絕對良善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守神的誡命。”青年財主問:“什麼誡命?”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青年財主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什麼嗎?”耶穌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跟從我。”青年財主聽見這樣話,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財主進天國是難的。我又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參馬太福音19:16-24)。

這是為什麼呢?耶穌在他那著名的登山寶訓裡已經提前作了說明:“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馬太福音7:13-14);

一個人不能侍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瑪門(財利的意思)。(馬太福音6:24);

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優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6:25-34);

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馬太福音6:19-21)。

宗教的目的便是針對人類永無止境的貪慾,幫助人們掙脫物慾的奴役,求取性靈的自由。耶穌對青年財主開出的方子,接近於儒家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捐贈大部分財產從事慈善事業的動機和原因。老子強調聖人為腹不為目,去華取實;莊子認為“人世間的君子則自然的小人,自然的小人則人世間的君子”,強調萬物皆有天養。這和耶穌所說的不要為生命憂慮相比較,在性靈自由的追求上也是大致相同的。只是道家的超然物外容易導致放浪形骸鄙棄倫理,而基督耶穌則珍視倫理而超然物外。因此,道家的性靈解放是自私的,儒家的仁愛是親親之愛,只有基督之愛才是天下為公的大愛博愛,是為全人類的性靈自由而作的犧牲和奉獻。

本質的道家淡泊名利,以求寧靜致遠;本質的儒家輕利重名,以求聞達天下;本質的基督重名不輕利,以求太平盛世。

正因為此,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裡深刻指出,新教禁慾主義的一個重要遺產,便是節儉產生資本,資本在上帝的天職觀中催生歐美資本主義。而亞當·斯密的兩本世界名著《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恰恰是對現代資本主義名和利的根本闡釋。而這個闡釋的結果必然是:誡命與倫理是自由經濟的基石,它決定了財富的來源和如何使用。

如果墨子的節儉經濟觀能夠往前一步,近世國學大師們所言的西學源於墨學便有可能,否則便是尊天明鬼的鬼話,是典型的拾人之齒以為富。更何況,在內儒外法,左道右佛的文化氛圍裡,又何談兼愛非攻、天志明鬼、尚賢尚同?切記,尚同於利則天下大亂,尚同於上帝信仰則天下太平。

15、按才受託與天職觀

根據《新約.·馬太福音》的記述,耶穌給門徒佈道時說:“天國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人給了伍仟,一人給了兩仟,一人給了一仟,就往外國去了。過了很久,主人從外國回來時,那領伍仟的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伍仟,那領兩仟的也照樣另賺了兩仟,但那領一仟的卻把錢埋在地下,一分錢也沒賺,只是把一仟本錢帶了回來。主人大大褒賞了那兩個翻倍賺錢的僕人,把眾多事務交給他們管理,並讓他們進來享受主人的快樂。但對待那個一分錢都沒有賺的僕人,態度就截然不同了。主人一把奪過他這一仟來,給了那已有一萬的僕人,並說‘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儘管僕人解釋說他怕蝕本,但主人還是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的黑暗裡,讓他在那裡哀哭切齒。”(參馬太福音25:14-30)。

這便是世人傳頌千古的“馬太效應”。人們從這個故事中的“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延伸到“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競爭哲學範疇,和達爾文弱肉強食的自然進化論相契,更和世人從自然進化論延伸出來的社會進化論相契,以此說明條件不平等所造成的機會不平等,機會不平等又造成新的條件不平等的惡性循環。

然而所謂惡性循環的馬太效應,只是失敗者站在理想化的平等社會模型面前發出的感慨。正如霍姆斯說,追求平等的熱情只是理想化了的妒忌。而站在成功者的角度而言,馬太效應是對他辛勞智慧付出的自然回報,是天經地義的良性循環。

道德時常站在上帝的制高點,對所有人的行為結果作出審判,而漠視行為和事實。一個馬太效應,有人說是惡性循環,有人說是良性循環。那麼,耶穌所說的天國道理,究竟是指惡性循環,還是良性循環?回到上帝基督公義仁慈的本質,它必須且只能是良性循環。

上帝造人不可能人人一樣,人生而稟賦有異,有適合管理五千銀子的,有適合管理兩千銀子的,有隻適合管理一千銀子的,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根據各人的才具,接受上帝交託的與才具相稱的天職,勤勉盡責地完成上帝交託的任務,使管理的財富增值,無論是增值兩千,還是增值五千,在上帝眼裡都是出色地完成了天職,既增添了上帝的榮耀,又增添了自己的榮耀,這便是道德的天職觀,不完成天職便是不道德。

人的稟賦才幹雖然不同,但要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份量雖然不同,但堯舜萬金千金,成色卻是一致。守誡蒙福,既可得到越來越多的世俗利益,又可得到上帝天堂共樂的永恆獎賞;違命遭罰,不但僅有的世俗利益會被奪去,而且會失去上帝的信任和痛愛,被丟在黑暗的地獄裡衷哭切齒。這便是耶穌按才受託的正解,也是西方文明中專業化社會分工、中產階級工程師文化、人人樂業的道德信仰來源,也是發達的西文國家貧富差異遠小於貧困的發展中國家的其中一個原因。

基於耶穌按才受託的比喻,我們可以得出三個對俗世俗人有用的結論:一是無論你是什麼稟賦才幹,從事什麼職業崗位,都要勤勉盡責,恪盡天職,才能承蒙上帝眷顧有所成就;二是社會競爭的結果必然出現階級分化,不平等是絕對的,平等只是相對的,無論條件平等還是機會平等,機會條件和結果都會循環強化,從而強化馬太效應;三是在組織和個人參與的一切競爭中,謀求勝出的最終方法都是揚長避短,善用上帝恩賜的稟賦條件,以己之長擊人之短,也是上帝恩准的天職觀。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暴殄天物,罪莫大焉。謹以此共勉。

16、約伯的命運

根據《舊約·約伯記》的記述,烏斯地有一個叫約伯的人,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他生了七個兒子,三個女兒,家裡有七千頭羊,三千個駱駝,五百對牛,五百母驢,並有許多僕婢,在東方人中是最富有的老闆。

有一天,神的兒子們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撒旦也來在其中,耶和華問撒旦:“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嗎?地上再沒有比他更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的了。”撒旦回答說:“他敬畏你是有原因的,你賜福保佑他,使他成為東方首富,妻妾成群,兒孫滿堂,他當然敬畏你,供奉膜拜你。不信,你毀掉他所有的一切,他肯定會背棄你。”耶和華說:“行,就按你說的毀掉他所有的一切試試,只要不傷害他本人。”於是,耶和華一會叫人擄掠燒殺他的牲畜和僕人,一會又刮狂風砸死他的兒女。約伯在接二連三的打擊中失去了一切財富、兒女和奴僕,非常痛苦,撕裂外袍,剃了光頭,伏在地上叩拜耶和華,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神,收回去的也是神,神的名是應該稱頌的。”對神的信靠仍然痴心不改。耶和華對撒旦說:“看到了嗎?你雖然激動我攻擊他,無故的毀滅他,但他仍然持守他的純正,仍然一樣的敬畏神。”撒旦說:“人以皮代皮,情願捨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不信,你且伸手,傷他的骨頭他的肉,他必當面背棄你。”耶和華說:“行,你去試試,只要留他的命。”於是撒旦出去擊打約伯,使他從腳底到頭頂長滿毒瘡。約伯就坐在爐灰中,用瓦片刮身上的毒瘡。他的妻子對他說:“你仍然持守你的純正嗎?你棄掉神,去死吧,免得受這般苦楚。”約伯說:“你這蠢貨,難道我們只從神那裡得福,而不受禍嗎?”約伯並不因此褻瀆背棄耶和華。

約伯的三個朋友聽說他遭遇了這一切災禍,就一同來看他,遠遠地舉目觀看,認不出他來,就放聲大哭,各人撕裂外袍,把塵土向天揚起來,落在自己的頭上。他們就同約伯七天七夜坐在地上,一個人也不向他說一句話,因為約伯滿身毒瘡極其痛苦。

約伯的朋友勸慰約伯,說耶和華對他的試練是有福的,但約伯作為一個義人,無端經歷了這一切的磨難,難免對公義仁慈的耶和華產生埋怨,儘管他對耶和華的信心並未動搖。

耶和華聽見約伯和他的朋友們的對話,就在旋風裡斥責約伯的朋友站著說話不腰疼,虛偽不實,又以造物主的身份對約伯強調,恩典可以賜與也可以收回,但卻嘉許約伯的誠實和守戒蒙福的信心,對約伯合理的埋怨表示寬恕,並加倍賜福給約伯,賜他一萬四千羊,六千駱駝,一千對牛,一千母驢。他也有七個兒子,三個女兒,而且他的女兒個個美若天仙。此後,約伯又活了一百四十歲,得見他的兒孫,直到四代。這樣,約伯年紀老邁,日子滿足而死。

這便是約伯失而復得的命運,是《聖經》中著名的三大試練之一(另兩個是亞伯拉罕獻以撒、耶穌受試探)。通過這個試練,上帝在與撒旦打賭中獲得了完勝,彰顯了持守真道必然戰勝邪惡的真理,也彰顯了上帝作為造物主和宇宙主宰的絕對權能。守戒雖然可以蒙福,但恩典既可以賜與又可以收回,唯有矢志不移地持守上帝的正道,在上帝面前謙卑敬畏和信實,才能承受上帝永恆的恩典和榮耀。

通過上述的正解,我們還可以演繹出很多心靈雞湯式的結論,諸如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身處順境要知足、惜福、謙卑和感恩,身處逆境要持定信念、堅持隱忍、相信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沒柴燒、甚至頑強到確信沒了青山還可以燒煤氣。這從事上磨練、修身養性的品格教育來說,無疑是積極向上的,但若以這種縴夫的精神掩蓋了磨難的另一面,就不單是虛偽的,而且是不負責任的。任何打不死你的磨難,並不必然會使你更強壯,有時卻會使你更虛弱,這既視乎人的年齡、身體、性格、才能、本錢,又視乎打擊的時點和程度。一根稻草會壓死一頭駱駝,一場疾病會要了老年人的命,一場風波會使人傾家蕩產無緣東山再起,這一切無不說明,覆巢式的磨難打擊難有完卵。對於這個鐵的事實,上帝和眾先知賢聖們,或許不該回避。

如果要我承認失敗是成功的母親,我就必須把幸運認定為成功的父親。因為這個緣故,我們需要上帝並信靠上帝,並知道為什麼需要敬畏和感恩。也是因為上述緣故,我們積極承受各種無法避免的試煉磨難,但也時刻警惕各種覆巢式的打擊,以保留還能夠孵出天鵝的卵,以及生命成長的溫度能量。

17、十童女等新郎

為了警戒世人時刻守誡,隨時等候天國的降臨,耶穌在猶太人中傳道時說了一個十童女等新郎的比喻。耶穌說:“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燈,出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個是愚拙的,五個是聰明的。愚拙的拿著燈,卻不預備油;聰明的既拿著燈,又預備油在器皿裡,新郎遲延的時候,她們都打盹、睡著了。半夜有人喊著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他!’那些童女就都起來收拾燈。愚拙的對聰明的說:‘請分點油給我們,因為我們的燈要滅了。’聰明的回答說:‘恐怕不夠你我用的,不如你們自己到賣油的那裡買吧!’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準備好了的,同他進去坐席,門就關了。其餘的童女隨後也來了,說:‘主啊,主啊,給我們開門!’他卻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馬太福音25:1—13)。

除此以外,關於天國的降臨,耶穌還說了“仿似竊賊的到來不可預測”的比喻,還說看到無花果樹發芽,就應該知道夏天近了。這是一個非常淺顯的比喻,無非是警醒門徒和世人時刻守誡,隨時迎候天國的降臨,啟示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和中國人所說的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未雨綢繆,晴天不打傘、直待雨淋頭,平時不拜佛、臨時抱佛腳,閒時不備梯、急時亂跳牆等等諺語成語一樣,都是強調有備無患、時刻準備,才能幸福安泰。

麻木的狀態和僥倖的心態是妨礙人們成功的兩大障礙。前者是愚拙的不明就裡,失敗尚情有可原;後者是雖明就裡卻抱僥倖心態,失敗則非常惋惜。不管是何種原因,一旦上帝的大門關上了,再怎麼叫喚,他也不認識你。

所有成功的人物,不管是按照明規則,還是潛規則,都是善於觀察、時刻準備、善於抓住機會的人。毛澤東抓住小日本侵華的生存間隙,領導共產黨和人民積蓄力量,並利用國民黨政府腐敗內耗的機會,通過三大戰役鼎定乾坤;上世紀中國人的致富潮中,有人利用雙軌制倒批條,有人利用房改政策開發房地產,有人利用改革開放搞三來一補外加工,有人看清資本市場動向收購股權或上市,他們都是看清了潮流動向的人精,或明或暗地分享了制度性紅利;而進入21世紀的今天,制度性的紅利依然存在,它們有實打實幹的新興產業,有實現中國夢必須的支撐國防產業,有城鎮化過程必然需要的居住房地產和商業地產,有支線航空和高鐵完善縮短相對距離的二、三、四線城市地產和旅遊,有提高農民財產性收入的農地產權、經營權改革,有人民幣國際化必然需要的資本自由流動和國際資本市場,有破除國企壟斷的國企私有化和市場自由化,有落實憲政所必然導致的文化產業大繁榮……每一個時代、每一天都存在巨大的眾多的成功機會。作為正在持續改革、實現中國夢路上邁進的中國,機會更是層出不窮。只要你預備好了燈油,不管新郎什麼時侯到來,他都是你的懷中之君。

以我45年的人生經驗看來,人一生的成敗取決於重大機會、重大事件的扶擇和把握,其他的日子不是渾渾沌沌的,就是默默準備的。只要正確把握了重大機會和重大事件,馬太效應的良性循環便會把你推進上帝的天堂,否則,它的惡性循環便會將你捲入地獄。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聖人又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郎就快來了,你預備好燈油了嗎?若說你預備了,我則要負責任地提醒你,這個燈油是用能力和德性調合的。因為上帝新郎只喜歡那種特別的味道。

18、最大的隱喻

通過上述列舉的第一個隱喻,我們明白圍繞生命樹和智慧樹發生的故事,是上帝展開人類救贖計劃的起點,通過上述十七個隱喻的串連,我們明白上帝為什麼要展開救贖、如何救贖、為什麼能救贖人類。類似的隱喻多如海沙,不同的隱喻在《聖經》中也是汗牛充棟,但它們都無一不共同指向前述救贖的主題。因此,我們可以說,上帝對人類的救贖是《聖經》的主題。

前面我們已經肯定了歸納性推理的重要性,也批評了它的侷限性。因此我們不能滿足於《聖經》中上帝對人類靈魂救贖的主題,而是應該從它的道德說教中拓展到人類的本性、社會現實和行動,以期實現道義與效率的均衡,達致神人合一的玄妙境界。

為此目的,根據前述十七個隱喻歸吶出的結論前提,往前追溯到上帝是誰、人是什麼、宗教的本質、人與上帝的分岐,我們可以有把握地演繹出《聖經》中的最大隱喻是:上帝不是人,人不是上帝。

上帝是造物主,人是上帝的造物;上帝是審判者,人是被審判者;上帝是救贖主,人是被救贖者;上帝是宇宙的主宰,人是上帝主宰的其中一物。上帝是自在永在的,人是暫時存在的;上帝是萬能的,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上帝是絕對智慧的,人永遠是學步小兒;上帝是絕對公義的,人是難免偏私的;上帝是絕對聖潔的,人總有汙穢的一面;上帝是絕對仁慈的,人的自私常常導致冷酷無情。歸根結底,上帝是品格、能力完全自足的自在永在的神靈,人是品格、能力明顯缺陷的暫時存在的俗物;上帝是無限的,人是有限的;上帝是絕對真理和真理化身,人只能把握相對真理和相對正確。

通過以上舉證,我們可以莊嚴下棰結案:上帝不是人,人不是上帝。但無神論者必然嚷嚷說,世間沒有神靈,也沒有上帝!好,我等你這句話已經很久了。上帝既然不是人,那他就不是一個客觀能摸能見的存在物,正如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自然主義、門羅主義、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自由主義、專制主義、人本主義、神本主義等等一切主義一樣,它們都不是夢露,也不是希特勤,它們只是一種意識形態,一個概念,一種觀念。上帝觀念、概念的意識形態,便是一個能力與品格全都完善的標準。即便依此結論可以推導出上帝和上帝觀念是人造的,上帝的目的也已經達到,那就是:人不是上帝,只有確立上帝觀念的完美標準,人類才能完成救贖,逐步接近完美。

因此,如果要進一步簡化有利於指導人類行為的《聖經》隱喻,那麼,其最大的隱喻便只能是:人不是上帝。

因為人不是上帝,所以人在能力和道德上都有明顯侷限,人人都是某種意義上的笨蛋,人人都是某種意義上的壞蛋。因為確立了這個前提,所以組織和個人都要儘量專業化、合作化、分工化,制度設計上需要相互制衡,社會治理和組織運作需要民主、平等和自由,態度行為上需要敬畏、謙卑、謹慎、勤勉盡責、互利妥協退讓;道德倫理上需要寬恕、容忍、平等、博愛、關懷、體恤、憐憫、感恩、知罪、悔改、誠信,信仰觀念上需要推倒一切自比上帝專制獨裁的偶像和威權…….這些演繹結論都是絕對真理,因為它是以上帝的絕對完美無限和人的絕對缺陷有限為前提的。

如果有人反對這個結論,便是以有限之解、缺陷之德自立上帝式的標準,以相對代替絕對,用有限代表無限,以獨夫代表萬民,那他和他統領的組織,便是撒旦和地獄聯盟,所有無辜的人民必然遭殃。

因此,組織和人們可以反對有神論,但卻不能反對上帝觀念和意識。正如人本主義所主張的各種主義一樣,其能永久者,無不把上帝觀念意識植入靈魂,以人民和人民的利益作為上帝。

神靈的有無誰也無法證偽和證實,但上帝意識是救贖人類罪惡的極致良藥。作為目前的人本主義者,這是目前我對無神論的極端人本主義者的最後讓步。這個結論便是上帝的最大隱喻,上帝的最大隱喻便是人不是上帝,人不是上帝的最大證據便是:無神論者推倒眾神的目的,都是為自己騰出神位;有史以來及現在將來的一切造神運動,其結果無一不是造孽。

正如萬事萬物從鼓譟到平靜一樣,人們一旦迴歸自己的內心,那些個詩酒田園的夢想,便帶我們回到生命和生活的本質,世界從此充盈著溫柔的心跳和甜蜜的呼吸。

站在這個立場上,我們可以進一步考察上帝主宰宇宙的法則。

阿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