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此人十幾年如一日服務態度感動了奇人,最終獲得神醫之術

此人十幾年如一日服務態度感動了奇人,最終獲得神醫之術

扁鵲

(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緩,字越人,尊稱扁鵲,號盧醫。扁鵲是戰國時著名醫學家,居中國古代五大醫學家之首。

扁鵲年輕時為人舍長。按照現在的說法,舍長就是賓館的總經理。扁鵲從小就幹賓館,當舍長,並且一干就是十幾年。在這期間,有位名叫長桑君的老者,經常下榻該賓館。別人都拿他不當一回事,只有扁鵲看出他不是尋常的客人,十幾年如一日,一直恭恭敬敬地接待他,熱情周到地服侍他。扁鵲恭謹的服務態度感動了長桑君,

長桑君就給了他一貼藥,收集早上沒有落地的露水和著藥粉吃下去。就會洞察一切的人。30天后你會成為一代名醫。

此人十幾年如一日服務態度感動了奇人,最終獲得神醫之術

打那,扁鵲就離開賓館,懸壺行醫,奔波在齊趙大地,為百姓診脈治病。

公元前361年之後,秦越人到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原屬陝西,今河北邯鄲市)當地人民很重視婦女,所以他便做帶下醫(婦科醫生)。因此,他的威望就更高了。

後來他又取道湯陰(今河南湯陰縣)之伏道社,渡黃河經長清(今山東長清縣),於公元前357年到了齊國的都城臨淄(今山東臨淄縣)。齊桓侯田午派人招待他,桓侯接見時,他望著桓侯的顏色,便說:“君有疾在胰理,不治將深。”桓侯答道:“寡人無疾”。他離開後,桓侯就對左右的人說:“醫之好利,欲以不疾為功。”過了五天,他見到桓侯又說:“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桓侯仍答道:“寡人無疾。”他辭出後,桓侯感到很不高興。過了幾天,再看見桓侯時,他又鄭重地說:“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將深。”桓侯很不愉快,沒有理睬。又過了幾天,扁鵲復見桓侯。看見桓侯的臉色,吃驚的溜走了。桓侯便派人追問原因,他說:“疾之居腠理,湯熨之所及;在血脈,針石之所及,在腸胃,酒醪之所及;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不久桓侯病發,派人去請他治療,可是他已取道魏國,跑到秦國去了。桓侯終因病深,醫治無效而死去。

秦越人等離開臨淄後,於公元前354年到了魏國的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市)。在大梁時,他曾見過魏國的國王魏惠王。公元前350年,他們一行到達秦國的都城咸陽。以後又回大梁。

在公元前355年前後的一段時間裡,他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都逗留在那裡行醫。大約於公元前317年,他們又取道周都洛陽( 河南洛陽),聽說當地的人民很敬重老人,因此,曾為“耳目痺醫” (五官科、瘋科醫生)。後來他們又向咸陽而去。

公元前310年,扁鵲再度來到咸陽,因咸陽的人民很愛小兒,所以他就做了“小兒醫”。扁鵲及其弟子不辭艱辛,行程四千餘里,周遊列國,濟世救人;他們“隨俗為變”,成為醫、藥、技非常全面的“全科醫生”。

扁鵲名聲傳揚天下。他到邯鄲時,聞知當地人尊重婦女,就做治婦女病的醫生;到洛陽時,聞知周人敬愛老人,就做專治耳聾眼花四肢痺痛的醫生;到了咸陽,聞知秦人喜愛孩子,就做治小孩疾病的醫生;他隨著各地的習俗來變化自己的醫治範圍。秦國的太醫令李醯自知醫術不如扁鵲,派人刺殺了扁鵲。天下談論診脈法的人,都遵從扁鵲的理論和實踐。

此人十幾年如一日服務態度感動了奇人,最終獲得神醫之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