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太平洋戰爭轉折點:日軍新添數萬孤魂野鬼,再無戰勝美海軍之可能

波瀾壯闊的太平洋戰爭

1941年12月7日清晨,晨霧未退,在發動機的轟鳴聲與螺旋槳高速轉動的破空聲中,舊日本帝國海軍(Imperial Japanese Navy,以下簡稱IJN)下轄的赤城號、加賀號、翔鶴號、瑞鶴號、蒼龍號、飛龍號六艘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飛離甲板,朝著美國海軍(United States Navy,以下簡稱USN)太平洋艦隊的一處基地珍珠港飛去。

90分鐘內,IJN共派出了350餘艘艦載機,炸沉了珍珠港內USN的四艘戰列艦、兩艘驅逐艦,炸燬USN飛機188架,炸死2400名美國海軍官兵。

太平洋戰爭轉折點:日軍新添數萬孤魂野鬼,再無戰勝美海軍之可能

IJN偷襲珍珠港

12月8日,美國總統羅斯福正式簽署了對日宣戰文件,太平洋戰爭爆發。在其後的三年半時間內,當時全球最強的兩支海軍在太平洋上展開了激烈的交鋒,雙方你來我往,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潛艇、航空母艦、戰鬥機、魚雷機、轟炸機、偵察機……各種軍艦、飛機、炸彈,把太平洋變成了一座硝煙瀰漫的地獄。

儘管,在廣闊無垠的太平洋上,人類的軍隊是那樣的渺小,但這場戰爭,卻影響了整個人類社會未來的格局。太平洋的海浪遠不如大西洋那樣猛烈,USN與IJN之間的交戰也不如大西洋上英國皇家海軍與德國海軍之間那樣纏綿,但其峰迴路轉、曲折離奇的過程,卻又遠勝。

在這場跌宕起伏的戰爭中,IJN一開始來勢洶洶,勢必要把USN打趴下,打了一半,眼看取勝無望,又生出了打一場勝仗,逼USN何談的想法,到最後窮途末路,派出神風特攻隊垂死掙扎,最終一敗塗地。

有人說,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是中途島海戰。誠然,中途島一役,IJN損失慘重,USN轉守為攻,但彼時IJN實力仍在,仍有取勝之希望。真正的轉折點,還得說是瓜島戰役,經此一戰,IJN才徹底失去了戰勝USN的希望。

瓜島海戰前夕——IJN實力受損,元氣未失

珍珠港事件爆發以後,美國政府迅速對日宣戰,雖然損失了不少軍艦,但USN仍有不少主力軍艦在服役之中。那之後,USN與IJN曾爆發過多次大大小小的戰爭,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有珊瑚海海戰與中途島海戰。

1942年5月,USN與IJN在珊瑚海意外遭遇並交火,這是世界海戰史上第一次通過航空母艦遠距離起降艦載機進行交戰,此役USN損失了一艘主力航母列剋星敦號,IJN則僅付出了一艘輕型航空母艦祥鳳號的代價。此戰可以算IJN方獲勝,但也無法進一步擴大戰果。

太平洋戰爭轉折點:日軍新添數萬孤魂野鬼,再無戰勝美海軍之可能

列剋星敦號被IJN飛機擊中

但是緊接著,雙方又爆發了中途島海戰。而這一戰,IJN足足損失了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四艘航空母艦,USN則只付出了約克城號一艘航空母艦的代價。此戰,USN大獲全勝,並由被動防守轉為戰略反攻。

然而,此戰IJN雖然大敗虧輸,但其元氣仍在,翔鶴號、瑞鶴號兩艘主力航空母艦尚存,大鳳號航空母艦也在積極建造中,大和號、武藏號等戰列艦也已經服役,可以說,經過中途島的慘敗,IJN仍有保留著一戰之力。

IJN希望之破滅——瓜達爾卡納爾海戰

有句話叫戰爭拼的就是後勤,此話不假,但再強大的後勤與武備,終歸還是要靠人來操作。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空母艦正式取代戰列艦成為海戰王牌之後,衡量一個國家海軍力量是否強大,一要看他們的後勤武備,二就要看他們的戰鬥人員素養,特別是飛行員的素養。

中途島海戰IJN的失敗,就敗在USN企業號航空母艦上那幾個精英航空編隊上。如果說航空母艦是海軍最強大的武器,那麼精英飛行員就是能把這個武器威力發揮出來的必要條件。而我們之所以說中途島海戰之後IJN尚有一戰之力,就在於此時IJN仍然有一大批作戰經驗豐富的飛行員。

中途島受挫之後,日本決定在海上修建一個機場,從而彌補遠距離作戰的不足,機場的地址最終被選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簡稱瓜島)上。但眼看機場就要完工了,不曾想被美國人撿了個便宜,搶先派兵佔領了瓜島,日本人當然不可能忍下這口氣,發誓要搶回瓜島,於是拉開了瓜島海戰的帷幕。

太平洋戰爭轉折點:日軍新添數萬孤魂野鬼,再無戰勝美海軍之可能

瓜島海戰油畫

在長達幾個月的拉鋸戰中,USN和IJN你來我往,都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同時,在瓜島海戰外圍,雙方在南太平洋也展開了一系列的較量。這期間,為了搶佔瓜島,IJN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葬送勝機的操作:他們竟然把許多艦載機飛行員派去開陸基飛機。

要知道,艦載機飛行員與陸基飛機飛行員本是不同的兵種,這麼一安排,使得IJN原本就有些損失慘重的艦載機飛行員隊伍再次大幅度減員。在南太平洋戰場上的多次交鋒,IJN又填進去了數百名經驗豐富的艦載機飛行員的性命。

結語

海戰中,要培養一名合格的艦載機飛行員,需要數年時間。而那些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更是最寶貴的人才,沒個十年八年,根本沒法形成戰鬥力。瓜島海戰以後,IJN精英飛行員幾乎損失殆盡,在之後的戰爭中,不得不大量啟用經驗不足、素養不高的飛行員。

也難怪,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瓜島戰爭勝利以後會說:

這次戰爭的轉折點終於到來了!

基於這樣先天不足的劣勢,再加上美國開始發揮其製造業的優勢,建造了大量的航空母艦,IJN在與USN的交戰中只能節節敗退,後面的戰爭,無論是萊特灣海戰還是沖繩戰役,都呈一邊倒的局勢。

在瓜島海戰打完的那一刻,IJN就已經在死亡通知書上簽字畫押了。


參考書籍:

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