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鎮平人的城

鎮平是個縣城,但人們似乎更希望在行政區劃上升格為一個市,哪怕是縣級市也好,聽起來似乎高大上很多,甚至連名字也想好了,就叫作涅陽市吧!

鎮平作為一個縣級區劃也不是從來就有的,在金代鎮壓了漁張二起義後,金哀宗於1226年在鎮平設置縣來管理,縣城位置就是現在的位置,之前是叫作陽館鎮的。

首任縣令就是大名鼎鼎的詩人元好問,元好問在鎮平沒幹多長時間就到其他地方任職了,鎮平雖然有了縣城,但規模小得可憐,建好一個縣城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絕非旦日之功。

縣城也罷,城市也好,首先得是一個城說開!就“城”字而言從“土”音從成,“土”的意思為土築成的阜堆,“成”的意思就是百分百、完全的意思。從字面來看:“城”就是全部用土堆築的城牆。

有了城牆的拱衛庇護,城裡的人才能安居樂業,商業才能繁榮,文化開始繁盛,在戰亂不斷的年代,住在城裡的人安全感和幸福感要更強一些。

要是問鎮平人誰見過城牆,估計是十問九不知!鎮平何時建城牆?年代已經無法考證。有人曾在縣城發現刻有“明鎮平城磚”的條磚,《鎮平縣誌》記載明成化六年(1470年)修建城牆。

鎮平的城牆現在已經看不到了,但護城河卻依然在,城河和城牆卻是並生的。鎮平縣政府西邊的河就是護城河,河裡有塊牌子“護城河河長責任公示牌”,這裡是護城河的西段。

護城河是為城牆而生的,其流向也是中規中矩的。現在護城河最典型的位置在縣直幼兒園的東北角,就是老花園亭子的位置,也是鎮平老縣城的最東北角。

從這裡向西過北大街橋頭,再往西一直到公園侯記燒雞樓後折向南流,流經園中園路口東50米的橋頭繼續南流,直到縣政府南邊50米處向東流,這段已看不到河流的跡象,大體位置在公療醫院北20米東西一線,在錦上花南50米有座橋,然後繼續東流直到曾家街的東南角,由此向北到東關村部東50米處的橋,繼續向北到縣直幼兒園的亭子處,形成東西長南北窄的格局。

鎮平的城牆也是依了這樣的走勢,鎮平的老縣城就被限定在這樣的矩形範圍內。

鎮平的城牆外用青磚鑲嵌,裡邊用黃土填充堆垛,城牆周長6華里,牆高6米,厚2.7米、城垛1396個、有城門四座、城河深5米寬5米,形成了完備防禦能力。

東門和西門是對稱的,東門的位置在東關村部50米橋頭處,西門位置在園中園口東50米橋頭處。北門在北大街與橋頭處,門外是柴火市,南門在老法院往南50米橋頭處。

城門是控制人們出入的,也就成了關,所謂四關就是依城門的位置劃分的。縣城的街道也是根據城門的位置修建的,東門到西門之間當時叫長春街(現中山街),南邊東西向是府前街和曾家街,這兩條街是主幹道。南北向的街道由東至西依次是花園街、南門大街(中央華府西邊老法院)、在往西是北門大街(北大街)、北大街往西就是察院街和察院下街、再往西就是城隍廟下街,再往西就是小的巷道了。

縣城內的主要建築就是察院、城隍廟、太極館、喬家祠堂、清真寺、簧學(老公安局大殿)、古縣衙(縣委武裝部處)、城東南角有座奎星樓、南城門的城樓也是標誌性建築。

1939年為防日軍飛機空襲,拆除了部分城牆供群眾疏散,1947年鎮平解放,魁星樓毀於炮火。解放後隨著社會的安定,城市規模的擴大,人口增多,城牆已經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加之文物保護意識缺乏,城牆徹底被拆毀,我小時候曾經在北大街橋頭見過清朝的火炮、也曾經站在老水泥廠南邊的土堆(城牆廢墟)上往下跳,這是城牆留給我的不多記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