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这家超市牛了!独立出金融业务,闯入金融科技战场

这家超市牛了!独立出金融业务,闯入金融科技战场

来源 | 瞭望消金(lwxj001)

作者 | 咖喱


这个年头金融“真香”,连超市也来“掺和”。


近日,零售巨头永辉超市独立出金融业务,新设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永辉云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永辉云金),闯入金融科技战场。


瞭望消金发现,在外资商超巨头纷纷减码中国市场之际,永辉超市却逆流而上,“疆土”扩展迅猛,平均1.78天新增一家门店。


相比之下,其金融业务基于自身体系发展缓慢,目前仅拥有保理、小贷

银行牌照


去年,永辉风格突变,推出多款信贷服务,用户数增至23.1万。如今,又将金融业务拎出来单打独斗,大有爆发趋势。


这家超市牛了!独立出金融业务,闯入金融科技战场


01

永辉金融布局


永辉的金融野心,可以追溯到2015年。


当时在互联网的浪潮下,传统零售遭受巨大冲击,永辉超市顺势走向多元化。正恰逢消费金融崛起,2015年8月,永辉成立了金融服务事业部。


之后,永辉信心满满,曾同意与重庆西部物流园、亮卡公司,以及亮卡公司实际控制人黄勇合资人民币1亿元,在重庆设立了丝路通支付有限公司


据瞭望消金所知,丝路通支付并未拿到支付牌照。企查查上其股东信息显示,

永辉的参股份额仅10%,当前公司状态为“注销”。


这家超市牛了!独立出金融业务,闯入金融科技战场


支付业务碰壁后,永辉转向商业保理。


2016年3月,永辉超市斥资5000万元成立永辉青禾商业保理(重庆)有限公司(下称,永辉保理),顺利获得商业保理牌照,这也是永辉第一块金融牌照。企查查披露,2018年1月,永辉保理注册资本提升至2亿元。


瞭望消金了解到,永辉保理推出的“惠商超”,是行业首家全零售体系供应商融资产品,也是永辉金融的核心产品。不仅打通了整个零售体系(支持永辉超市、天猫、京东体系的供应商),还整合了经销商零售渠道的经营数据。


永辉云金公众号显示,“惠商超”为无抵押、无担保融资服务。额度最高为500万,可循环使用,授信有效期为1年,日利率最低为0.033%。


这家超市牛了!独立出金融业务,闯入金融科技战场


为了形成金融产业链闭环,永辉还大手笔开启了银行与小贷并驱的双向资金端。


银行端是,2017年1月,永辉超市与阳光控股、福建永荣控股等10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福建华通银行。


作为福建省第一家民营银行,福建华通银行2019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赚得370万元。按照持股比例,其给永辉超市贡献了101.86万元的收益。


小贷端是,2017年3月,永辉超市独资筹建的重庆永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永辉小贷),注册资本为3亿元。


有专家曾指出,永辉“双管齐下”主要是因为,银行与小贷公司在放贷的难易程度和流程上有很大的区别。小贷公司具有快捷、小额等特征,灵活性更强,能够覆盖银行的短板。


官网显示,目前永辉金融服务了线上线下在流通和零售行业中的几十万家中小微企业客户、农户以及个人客户,累计放款超过200亿。


02

金融野心初现


永辉超市手握保理、小贷、银行三块金融牌照,虽未在金融行业掀起风浪,但在生鲜超市领域已是领先一步。


在瞭望消金看来,各行业巨头涉足金融的目的无非两种,一是拓展获客渠道,二是深度挖掘现有客群的价值。


永辉超市多年来深耕零售行业,对接无数中小企业的线下连锁商超,掌握着零售合作伙伴的业绩命脉,具有较高的议价权,风控优势显著。


2018年10月,永辉金融超市实体店试运行,被视为永辉金融从供应链延伸到个人服务的“里程碑”。


从当时整个消费金融行业都往线上挤的趋势来看,永辉金融的举动显得“反常”,很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


但从当前消费金融被倒逼线下挖掘的势头来看,永辉金融是“歪打正着”,同时集齐了场景、获客两大优势。


去年上半年,永辉金融一改保守风格,开始低调涉水信用消费服务,推出类似于“花呗”的"小辉付",以及现金贷“小辉贷”。


这家超市牛了!独立出金融业务,闯入金融科技战场

(图片来源:2019年10月,永辉金融APP界面)


瞭望消金了解到,小辉付最高额度5万元,拥有30天免息期,最低还款额为账单金额的10%,未还款本金从还款日结算的次日进行循环利息,日利率0.05%。


据客服反馈,用户开通小辉付后,只可在永辉超市,包括绿灯标点和MINI店,体验“先消费,后付款”,永辉生活和超级物种暂不支持该服务。


这家超市牛了!独立出金融业务,闯入金融科技战场


据永辉金融用户隐私协议披露,永辉金融APP由旗下永辉小贷负责运营。但此前有报道称,用户在开通小辉付时,需要同步开通微众银行二类账户账户。永辉小贷会通过该账户来让用户支取其中的额度。


听着有没有点熟悉?腾讯最近上线的小鹅花钱与小辉付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或许是腾讯入股永辉后的另一块“试验田”。


然而,瞭望消金尝试通过永辉金融APP开通小辉付,显示的却是“系统正在升级中,此功能暂时无法使用”。


这家超市牛了!独立出金融业务,闯入金融科技战场

(图片来源:2020年1月,永辉金融APP界面)


03

金融科技超车?


此前,永辉分为云超、云创、云商、云金四个板块。“云超”板块涉及红标店、绿标店,覆盖二十一个省市;“云创”包含永辉生活店、超级物种、永辉生活app等业务;“云商”重组原有总部职能部门及事业部,主要负责供应链和管理工作;“云金”包括永辉金融业务。


在先后得到今日资本、腾讯等投资方加持后,永辉云创并没有太抢眼的成绩,反而因亏损较大(3年累计亏损近10亿元),被剥离出上市公司体系。


去年8月,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将设立永辉云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永辉金融板块引入战略投资的主体,未来逐步吸收合并永辉金融板块现有的商业保理和小额贷款公司。


类似阿里独立出蚂蚁金服、京东独立出京东数科、百度独立出度小满。时至今日,永辉云金也被剥离出去,开始自立门户。永辉的金融野心,昭然若揭。


有业内人士分析,永辉超市将旗下金融业务剥离到永辉云金主体,将建立起有利于独立融资的治理结构、监管体系、法律框架和财务制度,便于日后的资本运作。


去年以来,永辉金融动作频频,除了风格突变,推出消费信贷、独立永辉云金外,永辉保理的供应链应收账款ABS产品也成功获上交所批复,募集金额不超过20亿元。


然而,面对早前入场的互联网企业与电商平台,动辄活跃用户就是上亿的体量,永辉金融手握23.1万的用户量,可谓以卵击石。


此外,永辉超市当前的场景具有一定局限性。永辉金融想要爆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