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固原連續三年降雨大增,和“十年九旱”徹底告別

毛澤東名作《清平樂·六盤山》,一句“不到長城非好漢”,讓古老的長城更添風采。詞作中的長城,是紅軍長征途徑的固原戰國秦長城。固原境內的戰國秦長城,與目前我國地理學上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重合,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分界線,把我國大致分為東南與西北兩大半壁。

固原連續三年降雨大增,和“十年九旱”徹底告別

固原連續三年降雨大增,和“十年九旱”徹底告別

當然,因為氣候的變遷,400毫米等降雨量線在歷史各個時期並不相同,會北移或者南移。而作為這條重要分界線上節點城市固原,對於400毫米等降雨量線的移動甚為敏感。秦漢唐以固原為基地反擊北方遊牧民族、宋設鎮戎軍與西夏對峙、明設陝西鎮(固原鎮)總督三邊,背後的各種背景均和400毫米等降雨量線的移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固原連續三年降雨大增,和“十年九旱”徹底告別

現在,降雨量400毫米等降雨量線又在變化。根據固原氣象局提供的數據,截止11月5日,2019年全市降水量為

561.7—986.7毫米,與歷史同期值相比,偏多45.4%—69.9%。

固原連續三年降雨大增,和“十年九旱”徹底告別

原州區695.2毫米,同比與歷史同期值相比偏多65.3%

西吉縣561.7毫米,同比與歷史同期值相比偏多

46.0%

隆德縣697.9毫米,同比與歷史同期值相比偏多45.4%

涇源縣986.7毫米,同比與歷史同期值相比偏多61.7%

彭陽縣743.5毫米,同比與歷史同期值相比偏多69.9%

固原連續三年降雨大增,和“十年九旱”徹底告別

固原連續三年降雨大增,和“十年九旱”徹底告別

按照數據,截止11月5日,全市各縣區年降雨量已經全部達到500毫米以上,降雨量最多的涇源縣今年有望突破1000毫米。目前,400毫米等降雨量線已經越過固原長城一線,往西北移動,800毫米等降雨量線翻越秦嶺到達六盤山東部,1000毫米線由大巴山和淮河一線已經到達六盤山地區,要知道在以往北方僅長白山局部地區可達到1000毫米左右。降雨量的變化和氣溫有很大關係,據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竺可楨研究表明,中國歷史上氣溫曾有著起伏變化,而唐代是最後一個溫暖季,降雨量也較高,固原所在的六盤山地區降雨量可能達到或超越1000毫米,後來逐漸呈變冷變乾的趨勢,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所以六盤山地區降雨量達到1000毫米,上次出現已是千年前的唐朝。

固原連續三年降雨大增,和“十年九旱”徹底告別

按照近三年降雨量數據來對比,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來,降雨量都在增加,均在500—1000毫米之間,六盤山地區連續三年接近1000毫米。降雨量的增加對於固原來說,意義非常重大,對於生態恢復、植樹造林、河道治理、環境改善、都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最近幾年,固原甚至出現了只有南方才能出現的“桑拿”天,表明固原溫、溼度都在增加。

固原連續三年降雨大增,和“十年九旱”徹底告別

歷史上的固原和六盤山地區,河道縱橫、森林密佈、水草豐美,據史料和出土化石而知,清水河等河流甚至可以行使小舟。漢班彪寫《北征賦》的時候,曾登固原城眺望四周,從文中記載可見,當時還是一派山勢嵯峨、草木深邃的景象。成吉思汗也避暑六盤山,後來的安西王府又大建避暑樓。可見在700多年前的元代,六盤山木材產量之豐盛,森林之繁茂依然引起王族們的流連。唐宰相元載曾言“原州當西塞之口,接隴山之固,草肥水甘”,固原所在的六盤山也曾“人民熾盛,牛馬布野”,成吉思汗也避暑六盤山,後來的安西王府又大建避暑樓。之後因為氣候的變化、環境的破壞,戰爭的頻發讓六盤山失去了往日的風采,縱觀明清兩代,遍翻史書也難覓帝王登臨巡遊的隻言片語。1842年林則徐發配伊犁,途經六盤山,看到的情景則是“其沙土皆紫色,一木不生,但有細草”,那時的六盤山已面目全非。

固原連續三年降雨大增,和“十年九旱”徹底告別

固原連續三年降雨大增,和“十年九旱”徹底告別

降雨量和環境保護相輔相成,多年來,固原市堅持“生態立市”戰略不動搖,大力推進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在大力保護資源的基礎上,通過實施封山禁牧、退耕還林、小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移民等一系列生態建設工程,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林草植被大面積恢復,草原植被覆蓋度和森林覆蓋率大幅度提升,生態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固原森林覆蓋率平均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如今已達22.8%,草原植被覆蓋率由35%提高到現在的73%,固原市的降雨量近年來也在穩定變化,由退耕還林前的年均200毫米左右,達到前幾年的600毫米左右,近幾年穩定在600毫米到1000毫米之間。

固原連續三年降雨大增,和“十年九旱”徹底告別

目前固原將繼續實施天然草原與溼地保護、荒山造林、綠色廊道、移民遷出區生態修復、“四個一”等重點生態工程,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上的宜林荒山荒地將全部造林綠化,到2021年,新增營造林260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突破30%,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達到95%以上。

固原連續三年降雨大增,和“十年九旱”徹底告別

固原市區域氣候變化的趨勢對林草生長、植被恢復等十分有利,生態環境進入良性循環期。相信在六盤山兒女共同建設與呵護下,把握氣候變化帶來的奇蹟,把固原建設的更加山明水秀、層巒聳翠,固原人民會把六盤山帶來的更多潔淨的空氣、清澈的水資源、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貢獻出來與全國人民同分享。讓六盤山重現林海浩淼,牧野千里的風姿,重現史書上所記載的青山綠水將指日可待!

固原連續三年降雨大增,和“十年九旱”徹底告別

數據資料來自固原氣象局

參考資料:《漢書》《舊唐書》《宣統固原州志》《中國國家地理》、固原政府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