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那些錯過了曾國藩、陶澍和蔡鍔的女人們

陶澍、曾國藩和蔡鍔,都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令人高山仰止、震古爍今式的人物,追慕他們的人不知幾何。不過,他們功成名就之前,都有過一段貧窮潦倒的日子,他們處於“潛龍勿用”的時候,甚至都有過“洞房花燭夜”被人悔婚這種令人刻骨銘心的羞辱與尷尬,這在當時傳統保守的湖南,可是一件非常丟面子的大事。

那些錯過了曾國藩、陶澍和蔡鍔的女人們

在南京,陶澍是與林則徐一起被立碑對的人物。

1779年出生的陶澍,是清道光時期的重臣,24歲就中了進士,算是少年得志、官運亨通的了,因為中國古代很多人為了取得“封官拜爵”的護身符一輩子都在參加科考。不過21歲那年,陶澍還是湖南安化一位不名一文的貧窮小子,這一年家裡給他定了一門婚事,女方是村上一個黃姓家的女孩,家境比陶家略好一些,這黃姓女孩就看不上陶澍,結婚當日拒絕拜堂成親,這可急壞了黃家和陶家兩家人。無奈之下,黃姓女子的丫頭---跟著主家叫黃德芬的不得不“代嫁出徵”,成了陶澍的原配夫人。3年後,24歲的陶澍考中進士;1830年,41歲的陶澍被道光皇帝任命兩江總督,這也是近代中國史上,湖南第一個做到兩江總督一級的官員。值得一提的是,當年被人悔婚的陶澍自己卻是個巨眼英雄、曠世“紅娘”:他讓自己唯一的兒子陶桄與左宗棠結為兒女親家,當時陶澍已經貴為兩江總督,但左宗棠還只是醴陵淥江書院的山長;當胡林翼還只有七歲時,就把自己的第七個女兒陶靜娟許給了他,並高興地說:“我已經得到一位乘龍快婿!”。左宗棠和胡林翼日後的輝煌騰達和個人威望,筆者就不在此贅敘了。

那些錯過了曾國藩、陶澍和蔡鍔的女人們

兩江總督、太子太保曾國藩。

1811年出生於湖南湘鄉的曾國藩,19歲時在衡陽唐氏宗祠讀書,在那裡碰到了自己的恩師歐陽凝址,歐陽老師已經預見曾國藩未來終成大業的氣象,親自為他張羅婚事,女方是衡山縣一位王姓大戶人家,王家見當時已經小有名聲的曾國藩日後定能學有所成,封妻廕子的,也就答應了這門婚事。但曾國藩22歲結婚那年還只考了秀才,離進取功名之路還遠著呢,於是有些悔婚之意。結婚那天,酒席都擺上了,各方親友都來祝賀,可新娘子卻遲遲不肯入堂成親,這可急傻了歐陽老師和曾氏父子。無賴之下,歐陽老師把曾氏父子拉進內屋說道:“只怪老朽沒把事情辦好,今日嘉賓滿座,總不能虛鬧一場,吾家長女,年方十八,相貌差點,沒有大缺點。只要小曾不嫌棄,就娶吾家閨女如何?”曾家也是熟悉歐陽小姐的,知書達理,勤儉質樸,門也當,戶也對,就同意了。於是,歐陽先生“移花接木”,曾國藩閃電得賢妻,歐陽小姐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成了曾家媳婦。五年後,曾國藩考中進士,從此官運亨通、青雲直上。夫貴妻榮,歐陽夫人32歲那年被清廷赦封為誥命“一品夫人”,這在湖南歷史上可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1882年出生於湖南邵陽的著名軍事家蔡鍔,他短暫一生中最大的功績是在雲南組織“護國軍”討伐逆天行事的袁世凱。不過“護國起義”前,他被袁世凱以共同參加國家建設的名義誆騙到了北京,連同他一起來京的,還有他的大夫人劉俠貞和二夫人是潘惠英,這是關係極其和睦的一家人。不過一家人趕到北京後就被袁世凱看守起來,幾乎過著軟禁的生活。為了儘快逃離虎口,蔡鍔很快與北京“八大胡同”的小妓女鳳仙上演了過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為了麻痺了袁世凱,彷彿生怕世人不知道自己留連煙柳繁華之地似地,蔡鍔對這段戀情恣意渲染,終於讓大夫人、二夫人從從容容地離開了京城,自己也在梁啟超等人的幫助下轉道日本最終回到雲南,組織著名的“護國起義”。這裡提到的大夫人劉俠貞,就是“移花接木”替她姐姐與蔡鍔圓房的。這段姻緣的過程是,小時候蔡鍔很窮,但聰敏早慧頗被同鄉長輩劉輝閣看重,不僅供他讀書,而且張羅著將自己的大侄女劉長姑嫁給她,可是劉長姑不樂意這門婚事,說什麼也不肯上花轎,弄得蔡家與劉家都騎虎難下。得知姐姐死活不願意出嫁時,劉長姑的親妹妹劉俠貞便主動提議由自己頂替,劉俠貞雖小,但同鄉讀書時已經對蔡鍔有所瞭解。無奈之下兩家長輩也只好勉強採納小女兒的提議,由妹妹代替姐姐嫁給了窮小子蔡鍔。七年後,蔡鍔在雲南領導新軍起義,成為中國歷史上風雲人物。世人都對蔡鍔與小鳳仙的愛情津津樂道,其實這段風流故事卻是蔡鍔為保全大夫人劉俠貞和二夫人是潘惠英性命作掩護的,孰輕孰重、孰真孰假,事後大家看的十分明白。

那些錯過了曾國藩、陶澍和蔡鍔的女人們

蔡鍔與小鳳仙的風流故事,掩蓋了他與原配的奇緣。

黃德芬、歐陽小姐和劉俠貞最終都夫貴妻榮,都是命運的安排,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是因為三位錯失美滿婚姻的女人,才有她們三人的“上位”。但另外一方面,她們又具有相同的品德:不嫌貧愛富,關鍵時刻為解父母尊長燃眉之急,敢於陪上自己婚姻幸福,她們是至純至孝的女兒。也許正因為如此,命運之神才如此鍾愛和眷顧她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