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33万井陉人民的“母亲河”!她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吗

绵蔓河综合整治项目北起陉山大道绵蔓河大桥,南至绵河、甘陶河交汇处,全长约3.8公里,途经2镇5村。

工程按照50年一遇的行洪标准规划设计,在保证行洪安全的同时,以“山水园林都市”为设计理念,突出“水清岸绿的栖息乐园、悠然自得的生活港湾、文化璀璨的都市展廊”定位,打造地方资源加工公园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全新生态共同体,促进城市与河流的连绵互动。

绵蔓河,井陉的母亲河。她源出山西寿阳,经平定娘子关入井陉后称绵蔓河,流至北横口与甘陶河会合北折仍称绵蔓河。之后,有金良河、鹅毛泉、小作河分别汇入,一直北流入平山县境;从平山县西冶村易名为冶河,直至注入滹沱河。


33万井陉人民的“母亲河”!她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吗


图为位于南峪镇南峪村的绵河老水磨

绵蔓河因何而名?一说“绵蔓河发源山西平定州绵山”,而“蔓”读“man”也读“wan”,字同音不同。蔓“wan”:指爬蔓的草,其茎细长而不能直立。这条河弯弯曲曲而又长,故而取名“绵蔓”。另一说西汉时,在真定国建设有绵曼县(位于今获鹿镇北),河从境内穿过,故名绵蔓(同曼)河。

公元前964年,周穆王出巡曾沿河来到井陉狩猎。

33万井陉人民的“母亲河”!她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吗

公元前204年井陉之战中,韩信反其道而行在绵蔓河边背水列阵大破赵军20万人,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绩。《史记·淮阴侯列传》

33万井陉人民的“母亲河”!她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吗

《汉书·地理志》(东汉/班固 撰)常山郡篇载:“太白渠首受绵蔓水,东南至下曲阳入斯洨”。(笔者注:太白渠,古时对绵蔓河和冶河的统称。斯洨(xiao),人工河,已湮灭。)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浊漳篇载:“首受太白渠,太白渠首受绵蔓水。”(《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太白渠“古代引绵蔓水的灌溉渠道。《水经·浊漳水注》记太白渠首仍为绵蔓水……)

《清史稿·地理志》卷二十三/直隶正定府载:“井陉,府西南百三十里。井陉东北有关。北:绵蔓河自山西平定州入,合甘陶河,一曰微水。折北,左得金珠泉,至东冶村曰冶河。

《井陉县志》(清﹒雍正八年修)卷之一/地理志/山川载:“绵蔓河 发源山西平定州绵山,历娘子关五里,入县界南峪村,屡折而东至县治,又经数十村,北抵平山,合河口会于滹沱,在县境共计一百里……”。


33万井陉人民的“母亲河”!她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吗


位于南峪镇南峪村的绵河水磨,至今仍在使用

《井陉县志料》(民国二十年修)第二编﹒地理/河流载:绵蔓河源出山西寿阳县东,有两泉……泽发水、绵水、太谷水以次注入,经石峡,至娘子关东五里,入县境之南峪村,乃更名绵蔓河(见《地名大辞典》及《畿辅通志》),又东流,经北峪村南与北峪泉会。沿山麓至乏驴岭村西,转而北向,过山峡,复转而南下,经乏驴岭口,折而东,历蔡庄、荆蒲兰、校场。又南下,折东,至县城南门外,土人名之曰护城河。东流,经城壕(一名小南门)、河东,又折而北流,出北关大石桥下,流经石桥头、庄旺、三西河、南张村、北张村,而至南横口与甘陶河会。甘陶河、割髭河、金良河、鹅毛泉注入绵蔓河,温泉(威州)与绵蔓河合流,小作河经洪河槽、辛庄……高家庄、南北防口,入绵蔓河。合而北流,历洛阳、北王庄、西焦、七亩、刘家会,过东冶乡之西,与平山县西冶乡之东,遂更名为冶河。又东流,经孟堡乡西,折而北,历平山城西贾壁乡,至城北合河口,入滹沱河。


33万井陉人民的“母亲河”!她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