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不要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

不要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

18.05.31

關係好的人,才敢毫無顧忌地向對方釋放負面情緒,因為彼此感到安全。

我有一個獨特的技能:可以分辨出一個人是否在跟父母打電話。因為跟父母通話的特徵是很明顯的:和朋友聊得熱火朝天,轉身一接起爸媽的電話,立馬變成冷漠臉:“嗯”“啊”“知道了”沒事兒我掛了啊”,一句話蹦不出幾個字。

我們可能也會有類似的體驗:對不熟的人,即使完全不同意對方的觀點,也會禮貌地表示“您說得很有道理”,對好朋友,卻會直接懟道“你懂個毛線”!

“不要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類似的道理聽了一萬遍,為什麼實踐起來總是那麼困難?也許是因為,那些最壞的脾氣,就應該留給最親的人。

不要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

同事平時脾氣很好,對著父母發的那一大串長達 59 秒的關心語音,心裡卻騰起濃重的煩躁和怒火:“嘮叨什麼啊!煩死了!”同事也反省過為什麼自己總是忍不住跟父母發火,感覺是:白天裝了一整天的人,太累了。每天的好脾氣和壞脾氣是有份額限制的,今日的好脾氣份額都在工作中用完了,到家就裝不下去了。

壓抑或是偽裝自己的情緒是一件很消耗能量的事,在公開場合,我們常常要花力氣維持友善甚至熱情的專業形象,但對著最親的家人,我們可以不用顧慮那麼多,自由,甚至肆無忌憚地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感受。這並不是故意對父母怠慢,只是更願意給自己的情緒一個喘息的機會。

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難,我們一般的反應是趕快找解決方案,而不會去抱怨。但跟戀人在一起時,對方說了一句不好聽的,我們都有可能感覺特別受傷,或是氣得想要掀桌子。這是因為,和親近的人相處時,我們更多的訴求是情感上的相互支持溝通。而工作場所中,大家的第一目的是把活兒幹好。

其實,無論是冷靜地思考處理方案,還是情緒化地表達自己的不滿,都是我們在積極地應對所感受到的負面情緒。

在親密關係中,比起把事件梳理清楚,道理講得通透,我們更希望自己的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能得到對方的關懷和接納。衝親人發的脾氣並不是針對他們本身,而是更希望在情緒上得到理解。

有時候我們和父母發脾氣,正是因為相信,對他們發點小脾氣,不會有什麼無法挽回的後果。但對外人發脾氣,我們無法預料,也無法承擔未知的後果。這聽起來很不公平,但有人恰恰羨慕這種不公平。

不要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

我朋友從小就是個乖孩子,從不敢跟父母發脾氣。有一次我們出去玩時,我媽打來電話問用不用等我吃飯,沒說幾句我就像往常一樣,不耐煩地說:“行了行了知道了,沒事兒掛了啊!”

掛了電話之後,她對我說:“好幸福啊,真羨慕你能這麼跟父母說話。在我家,我從來都不敢對父母有一點點不尊重的語氣,更別說吵架了。”

我能夠理解她對於“幸福家庭”的定義,在不安全的家庭中,每個家庭成員是不被允許發脾氣的,尤其是小孩子。而當一個家庭不允許任何負面情緒的存在時,它也不是個健康的環境。所以,如果你在親密關係中經常是承擔糟糕情緒的一方,也不用太過難過。其實當對方發脾氣時,並不是真的對你有什麼不滿,而是把你視為安全可靠的人。

有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想對親友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的態度,也並不是一件十惡不赦的事情。但我們也必須時時提醒自己,沒有人天生就應該是別人惡劣情緒的垃圾桶,親近的關係並不能成為我們肆意發火的理由。假如我們仗著對方的包容一味宣洩自己的負面情感,儘管對方可能不會因此離開你,但也會受傷。

當我們說:“我今天不開心,可能沒辦法跟你一起愉快地玩耍。”這是在一段安全的親密關係中處理自己的情緒;但要是我們大吼:“我這麼不開心了你怎麼還來惹我?快給我滾!”就變成了恃愛行兇。

所以,如果你面對父母小心翼翼的關心語音,或是不合時宜的來電,也許可以試著脫去憤怒的外衣,向最親的人,露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情感。

不要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不要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