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封建時期的狀元,它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研究生都不一定能比過它

對於古代讀書人而言,高中狀元便是他們每個人渴望的事情。在歷朝歷代當中,能夠成為狀元的人,無一不是數萬考生當中脫穎而出的。狀元作為古代讀書人的榮耀之一,那麼這個稱號的含金量又是怎樣的呢?如果以現在的學歷來看的話,狀元是什麼水平的學歷?

封建時期的狀元,它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研究生都不一定能比過它

國家想要穩定下來,便要給百姓生活的希望,他們才能夠安穩的生活。科舉制便是當時朝廷穩定世人的一種手段,在古代社會當中,普通人想要成為官吏還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然而科舉制的推行,為大家提供一個相對公平的平臺,這也讓很多人擁有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封建時期的狀元,它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研究生都不一定能比過它

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當中,總共湧現出654名狀元,這些人的名字都是可以在史書當中查詢到的。中國第一位狀元便是出現在唐朝時期,最後一位狀元便是出現在清朝。可能有人會認為古代有狀元,現在我們也有自己的高考狀元,兩者應該是差不多的。其實如果就論狀元的含金量來說,還是古代的狀元更高一籌,雖然兩者都是通過數年的寒窗苦讀,最終在考場當中奪冠,但是高考之後狀元依舊需要進行讀書,封建時期的狀元便能夠擔任官吏。

封建時期的狀元,它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研究生都不一定能比過它

在古代封建社會當中,人們將光宗耀祖視為高狀元,可想而知狀元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在社會當中這些高中狀元的人,大部分都對國家的發展有這巨大的貢獻。比如說唐朝時期的賀知章、柳公權、宋朝時期的文天祥等人,都在史書當中留下濃厚的一筆。這些人不僅是狀元,更是名流千古的大人物!

古代狀元的含金量是非常的高,一個人想要通過鄉試、會試、殿試最終成為狀元,並不是什麼阿貓阿狗便能夠辦到的。不管任何朝代的狀元,都是擁有真才實學的人物,他們在做官之後在經過幾年的磨練之後,便能夠受到朝廷的重用,成為享譽一方的官吏。如果說在現如今的社會當中,什麼樣的學歷才能夠比肩古代的狀元?根據古代狀元的含金量和未來發展,想要媲美它的話至少是碩士學歷!

封建時期的狀元,它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研究生都不一定能比過它

不過兩者的未來發展,誰也說不清楚,畢竟這一切都要看自己的際遇!古代有很多人讀書都希望自己能夠高中扎狀元,這一點的話跟現代人還是沒有區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