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囧媽》:“為你好”和“尊重個體”的界限到底在哪?

本以為《囧媽》是部喜劇,沒曾想讓人不禁反思一個問題,父母的“為你好”為什麼常常被成年子女嫌棄,子女口中的“尊重個體”難道就是不聞不問嗎?

而在父母年邁之後,常常角色又會互相顛倒,子女苦口婆心,“為父母好”,父母卻覺得子女干涉了自己大半生的人生習慣。

不管是哪種情況,這之間的界限到底在哪?

從這部電影裡,也許可以得到一點啟發。

01 對關愛的誤讀

片中徐崢飾演的兒子被鎖在火車外面,凍了一整夜。等到火車靠站,他頂著冰霜進了車廂,母親自然而然問起,“你昨晚去哪了”“你要不要喝點熱粥?”

《囧媽》:“為你好”和“尊重個體”的界限到底在哪?

因為一晚上的不爽與寒冷,徐崢回答的語氣也是很衝。

當徐崢拒絕喝粥,而母親又再次邀他喝口熱粥,徐崢爆發了,也說出了不少子女的心裡話,

“我剛才跟你說的我不喝,你聽到了嗎,如果你每次問我喝不喝的時候,我回答你不喝,然而你的心裡又認定了我一定要喝的話,你又何必問我喝不喝呢?”


《囧媽》:“為你好”和“尊重個體”的界限到底在哪?

簡而言之,你問了,我拒絕了,你就別問了。如果我拒絕了,你還堅持,那又何必要多此一舉。

這是一個母親的無能為力,我知道你可能在外面受了委屈,我也明白你不想告訴我,我只是想盡我所能,給你一些關心和愛。

而同樣的,兒子付出的關愛,母親也存在誤解。

徐崢給母親請了保姆,是希望母親過的舒服點,不用再為日常瑣事勞累。而母親的解讀呢,就是覺得兒子不想陪自己,只是想要花錢買份心安。

這也是中年子女的尷尬,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上有老下有小,樣樣需要時間,樣樣都無法割捨,出點錢讓父母過的舒適點,不也是知道自己的侷限,想要儘自己所能,給父母一份孝心嗎?

這和母親勸喝熱粥的關心,又有什麼區別呢?


《囧媽》:“為你好”和“尊重個體”的界限到底在哪?

我說出來的和你聽到的,明明是同一句話,為什麼兩個人的感受完全不同?無非是日積月累的不滿和沒被滿足的需求罷了。

熱粥背後的不滿,是長久以來母親對兒子需求的預先設定和要求兒子按自己的期望行事。

熱粥之後的需求,也許只是兒子想要安靜自處的空間。

請保姆背後的不滿和需求,可能只是希望兒子有空來看看自己。

02 對個體的漠視

對關愛的誤讀,不止是忽略了彼此的感受,而且彼此間也缺乏瞭解。

當兒子看到宣傳單時,流露出“老年人花錢上當”的不屑。

《囧媽》:“為你好”和“尊重個體”的界限到底在哪?


不屑的背後,是他從未了解過母親心中藏著的巨大遺憾,也因此對母親執意去莫斯科表演節目充滿了不解和煩躁。

同樣,兒子的世界中,也容不下母親一句關心或者好奇,統統用“不用你管”堵了回去。

《囧媽》:“為你好”和“尊重個體”的界限到底在哪?


母親也很有現實特點,母親的催生未必是急於抱孫子,而是她隱隱覺察到兒子婚姻可能出現了問題,她覺得孩子或許可以挽救一場婚姻。

其實縱觀全片可以發現,母親的婚姻也並不幸福,她回憶起來,一切的堅強與繼續,都是因為兒子。

孩子不瞭解自己之於母親的意義,隨著孩子日漸成長,母親也很難再瞭解孩子的世界。

這是親子之間的一個殘酷真相。

瞭解的空白,和對關愛的誤讀,兩種偏差之下,是親子之間無法平和溝通的真相,都覺得是在關心對方,可是對方卻覺得你在瞎操心,因為根本沒有踩在對方需求的點上。

這同樣也會造成親子溝通的惡性循環,越是不瞭解,越是會誤解,誤會越深越難以用三言兩語解開,久而久之,會更加覺得彼此難以理解。

03 這不是“放手”就能解決的難題

每每談到“尊重孩子”,必然會提及“放手”。可是,知易行難,這道理很正確,卻並不容易。

片中,徐崢為了護照跟著火車跑,媽媽隔窗大喊,“你別跑了,危險。”

媽媽讓列車員快開車門放兒子進來,進來後聽聞兒子又要跳車回去,大罵他瘋了,當列車員附和她時,她又開始護犢,指責列車員開門太慢,差點害了兒子性命。

列車員說不能補票時,她一臉委屈,“憑什麼要拆散我們母子”

徐崢發工作語音,她一口一個小番茄喂兒子,還用紙巾替他抹抹嘴。

《囧媽》:“為你好”和“尊重個體”的界限到底在哪?

兒子吃了幾乎一整碗紅燒肉,她又勸說別吃了,吃多了胖,又醜又不健康。

母愛是矛盾的。

片中母親的這些舉動,無一不是母愛的印記,家有一歲小孩的媽媽最懂這種感覺,我要放手你學走路,又怕你摔倒危險,你顧不上吃東西,我怕你餓著,你吃多了長身體我高興,吃撐了吃壞肚子,我也操心。

所有母親最樸實的願望,就是希望孩子平安快樂,吃飽穿暖。這種本能的愛是無法放手的。

只是當孩子成長,當他有了自己的世界和煩惱,兒時無微不至的母愛在此時此刻顯得有些膚淺。

就好像孩子的世界裡早已掀起了狂風巨浪,而母親卻一如往常,彷彿在平靜的泳池中,拿著小號的灑水壺,逗他說好好玩。

《囧媽》:“為你好”和“尊重個體”的界限到底在哪?

這就是偏差。母愛沒有變,變得是孩子的世界。

但是,令人動容的,恰恰是這一成不變的母愛。

當兒子一句話刺痛了母親,母親下了火車不再回頭,兒子一路追著母親來到有熊出沒的森林公園。

當熊撲奔而來的那一刻,母親毅然決然擋在兒子身前。

《囧媽》:“為你好”和“尊重個體”的界限到底在哪?

這就是無法走進孩子內心的母愛。風平浪靜時,顯得多餘瞎操心,可一旦遭遇風險,以身護子就是不二本能。

04 答案到底是什麼?

母親傷心下車,是因為兒子的誤解,在兒子眼裡,父親常常喝很多酒,是因為母親管控太多。

母親只說了一句話,你不知道他發起酒瘋來是什麼樣。母親望著車窗外,眼角的淚水悄然滑落,她一定是想起來曾經為了兒子隱忍的那些日子。

《囧媽》:“為你好”和“尊重個體”的界限到底在哪?


那年兒子7歲,拿著試卷回到家裡,家中凌亂,母親受傷,母親只說進了賊。回憶到此,母親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小孩子看不到那麼多。”

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只是又何止小孩子。

父母和子女,也許很難做彼此的開解者,無論是父母的婚姻,還是子女的生活,出現問題的時候,其實都愛莫能助,因為每個人都不會看到對方難題的全部真相。

也許,這就是我們的答案。

承認自己做不到,承認我無法全部放手,無法完全放心,無法走進你全部的內心。

承認我們之間存在的誤讀,承認我們無法瞭解對方的全部。

片中結尾徐崢給妻子的信,也適用於親子關係:

“一直以來,我們總是在爭吵,可我們的出發點是對於彼此的愛,只不過,這份愛是希望對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囧媽》:“為你好”和“尊重個體”的界限到底在哪?

只是,在接納對方之前,先接納自己的侷限。

在談尊重之前,先尊重彼此愛的初心。

看到了侷限,也就明白了界限。

《囧媽》:“為你好”和“尊重個體”的界限到底在哪?

當看清了侷限和初心,也許我們會在母親遞上熱粥時,輕輕說句,“謝謝,我暫時不想喝,現在我只想靜一靜。”

也許我們會在孩子給我們買了時興禮物時,不是指責,而是回應一句,“謝謝,你來看看我,我就很開心了。”

學會感謝對方的愛,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用簡單粗暴的“你不用管”和“我是你媽”去代替所有的溝通。

在感謝與表達中,尋找到親子關係的平衡點,看清愛的無限和界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