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吉林紀事:從農家肥到化肥——肥料發展史

在中國東北廣袤無垠的平原上,深厚的黑土層結構好,肥力高,非常適宜作物生長,因而自古就以肥沃聞名於世。然而隨著自然因素的變化,特別是人為因素的影響,東北平原的土壤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特質已較幾十年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黑土層的退化情況愈演愈烈。這其中,人類對土壤的野蠻開發,以及化肥、農藥的大規模使用是導致土壤退化的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化肥的肆意使用,使得本為農作物提產的“精華”,逐漸淪為土壤結構、肥力惡化的“大惡”。

吉林紀事:從農家肥到化肥——肥料發展史

一、農家肥主導田野的時代

東北全面農業開發,始於清末旗田放墾、封禁政策取消等歷史事件的共振之後。當時大批關內移民蜂擁入東北地區,從遼寧渤海之濱,如波浪般向黑龍江邊湧動。在傳統農業中, 施肥技術很不完善,許多耕種行為都屬於掠奪式農業開發,廣大的新開墾土地上很少施肥,或乾脆不施肥。幸而黑土地本身具有一定的肥力,這些掠奪式開發的農田物產竟然也很可觀。

當時的肥料主要使用農家肥為原料自行生產的土肥(《滿洲開發四十年史》)。東北地區農家肥的原料為人、畜、禽的糞便,按比例參入泥土經攪拌發酵而成土肥。然而在東北開發伊始,在那些人煙不稠、經濟條件欠佳而缺乏飼養禽畜力量的地區,甚至最簡單的製造土肥,也不具備條件。即便是農田唯一形成自然肥料腐殖質的秸稈,也常常被當作冬季燒柴,而沒有成為肥料。經過數年持續耕種後,東北南部地區的土地,很早就出現了土地肥力下降,影響收成的情況。

據《永吉縣誌》記載,吉林地區在清代嘉慶年間,墾荒事例逐漸增多。

在開墾中放火燒荒,始知草木灰有肥田之效。光緒年間出現利用畜糞便堆積肥園的記載,並在實踐中總結出牛糞性冷,馬糞性熱,調和使用的經驗。到了民國以後,畜糞堆肥從園田推廣到大田作為基肥,並利用豆餅、炕洞灰做追肥。至九一八事變之後,吉林地區的農家肥應用已經被普及,畜糞、人糞尿、草炭等經過處理用作底肥,豆餅、燒土、黑豆、蘇子、豆油、豬血等則被用作追肥。“莊稼一枝花,全憑糞當家”的農諺也開始廣泛流傳。

吉林紀事:從農家肥到化肥——肥料發展史

偽拓殖株式會社吉林支店舊建築,今上海路李連貴燻肉美食酒樓位置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對東北的殖民侵略越發肆無忌憚。為了緩和日本國內剩餘勞動力壓力,以及鞏固其侵略成果,日本以臭名昭著的“開拓團”形式大規模向東北農村移民。當時成立的拓殖株式會社除了辦理移民手續,將從中國農民手裡掠奪的“熟地”分給日本開拓團外,還向日本開拓團提供資金、農具等幫助,並負責協調銷售開拓團所生產的各種物產。1936年,日本開拓團最先在吉林地區的水田裡使用了肥田粉(化肥)——硫酸銨,只不過使用得數量少,範圍也很小。

到上世紀三十年代,吉林地區的農業生產完成了從不施肥,到施農家肥,到化肥補充這一演進過程。但是由於經濟發展條件、農業技術水平和農民觀念等因素制約,“除富有之農戶稍用豆餅、麻餅外,其他都利用人糞、牲畜糞和腐草汙泥,肥田粉更少用到。”(《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甚至到解放後很長一段時間,農家肥都是主導吉林地區農田施肥的主力。

吉林紀事:從農家肥到化肥——肥料發展史

二、化肥在吉林地區農業生產中的發展脈絡

為實現長久霸佔中國東北的侵略目的,日本對如何在中國東北提高農業效益,進行了很多實驗和研究。其中成立於1913年的公主嶺農事試驗場就對東北地區土壤類型、土壤生產力、土壤改良等項目進行過專題研究。試驗場的農藝化學科曾選用大豆等作物,從東北各地採集60餘種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樣品,分為無肥、無氮磷鉀等條件,測試了硫酸銨、硫酸鉀、過磷酸鈣等化肥在不同土壤條件下的效用 。同時,這個部門還對東北資源最豐富、使用最廣泛的農家肥(有機肥)進行專題研究,經過反覆觀察試驗,最終總結出土肥與化肥配合,“

對不同類型土壤應當施用不同肥料”的科研結論,作為最終推廣的科學依據。

由於當時東北土地多年耕種後,局部地區已經出現農作物單位產量下降的情況,在農業生產中使用化肥已經勢在必行。而日本侵略者對此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盤,1933年,由滿鐵總裁山本條太郎發起,日偽當局在遼寧大連甘井子,組建了“滿洲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後來大連化學廠的前身)。“滿洲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以中國東北資源為依託,不僅生產硫酸銨、硝酸銨、合成銨等化肥產品,也生產為戰爭服務的軍火原料。1935年正式投產後,硫酸銨(氮肥,俗稱肥田粉)年產18萬噸,主要銷往日本,只有少量少量供給中國東北(《日本侵華圖志-第四卷》)。1939 年又在葫蘆島設立“滿洲硫銨株式會社”,以阜新煤為原料生產化肥。

不過在偽滿時期東北大部分地區的土地天然肥力尚存,在生產習慣的慣性作用下,化肥在中國農民眼中只不過是被戲稱為“糞精”(《永吉縣誌》)的稀罕物,其對農業生產的效用並沒有被引起重視,特別是在日偽當局的殘酷盤剝下,中國農民只能維持簡單的傳統農業生產,根本不具備經濟實力購買和使用化肥。所以直到偽滿結束,整個東北地區,只有土地肥力消耗最大的東北南部地區,

在果樹、蔬菜、棉花、菸草等特殊作物上,化肥才逐步得到了普及(《滿洲開發四十年史》)。

吉林紀事:從農家肥到化肥——肥料發展史

吉林市重慶街書城原來的二層舊營業室即日滿商事舊址,圖片取自百度

此外,日本侵略者在東北掠奪海鹽和煤炭資源所生產出的化肥,大部分是銷往日本,在中國農資市場上的銷售量極小也制約了化肥在農業生產中的普及。當時的化肥生產銷售由

偽滿政府……施行統制,經銷主要由滿鐵下屬負責進出口貿易的日滿商事株式會社負責。在農村則由興農合作社統一配售,重點配給給水稻、旱稻等糧食作物(《近代東北農業歷史的變遷》)。吉林地區化肥的使用也主要“施用於水稻”(《永吉縣誌》)。在偽滿時期,稻米是專供日本人享用的糧食,中國人食用稻米會被當作“經濟犯”受到“法辦”,在這種侵略政策下,水稻及其增產所用的化肥,更是極難激發中國農民的使用熱情。

吉林紀事:從農家肥到化肥——肥料發展史

1959年吉化化肥廠廠貌

新中國成立後,農業生產熱情空前高漲,對化肥的需求也與日俱增。1954年,作為第一個五年計劃156個重點工程之一,吉林化學工業公司化肥廠隨其它六個大項目一起落戶在塞外江城吉林市的江北地區。作為新中國第一個最大的化肥基地,吉化化肥廠利用日偽時期人造石油株式會社殘留的工業設施,依託吉林地區營城、蛟河和富國煤礦豐富的生產原料,以及豐滿發電廠和擬建的吉林熱電廠提供的充足動力和蒸汽,生產硝酸銨等化肥產品。1957年建成投產後,產品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到日本、香港、臺灣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吉林市文史資料第十四輯》)。隨著新中國化肥工業的發展,吉林地區農田施肥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吉林紀事:從農家肥到化肥——肥料發展史

萬昌水稻收割,取自《永吉縣誌》

三、從多元化施肥到化肥一家獨大

看似守著吉化化肥廠擁有近水樓臺的優勢,然而在改革開放前,由於國內供給和需求仍存在巨大缺口,化肥的銷售一直由國家進行調劑和統籌,吉林地區農耕肥田,還不可能完全由化肥來實現。傳統的農家肥在農業生產中不僅依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甚至與其有關的局部經驗還被不斷總結和推廣。比如“三有三勤”即是牲畜有棚、豬有圈、戶戶有灰倉,勤起、勤墊、勤打掃;“三起三掏”就是起(打掃的意思)馬圈、起豬圈、起廁所,掏雞窩、掏煙筒、掏炕洞子;“三積三漚”則是積糞、尿、髒水,漚綠肥、人糞、格蕘(草葉子等物)。不僅普及和強調前述經驗,上世紀六十年代後,吉林地區城鄉還建設了大批公共廁所,農村還建有很多屬於人民公社的豬圈和糞坑,各生產隊還設有專門的積肥組。一切努力都是力求最大限度收集、製造糞肥、泥土肥、綠肥、草炭肥等農家肥,以補充化肥的不足,確保農業穩產。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吉林地區開始規模化使用硫酸銨等化肥,從水田追肥逐步擴展到旱田。五十年代後期,伴隨著吉化化肥廠這一國家級大項目的投產,化肥的肥效逐漸被人們認識,施用數量逐漸增多(《永吉縣誌》),化肥的種類也從硫酸銨這個單一品種逐漸豐富起來。如上世紀五十年代引入的磷肥;如六十年代大力推廣的氨水;如八十年代大規模引進推廣的鉀肥,以及後來從芬蘭、美國、羅馬尼亞等國進口的複合化肥(氮磷鉀不同比例配比)。

隨著農業科學的普及,上世紀五十年代末開始,在農家肥和化肥之外,吉林地區還一度掀起製造“土化肥”的高潮。所謂土化肥是介於農家肥與化肥之間的一種肥料,它比傳統農家肥要多些技術含量,而製造原料又與農家肥原料接近。如土製骨粉、草灰骨粉肥、草炭氮鉀肥、菸灰精肥等。以菸灰精肥為例:把收集的菸灰和水以1:5的比例混合攪拌,過濾出的液體用鍋熬至出現黑灰色結晶,即是肥效不錯的土化肥。

吉林紀事:從農家肥到化肥——肥料發展史

八十年代末的吉林市農資公司舊影

隨著時代發展和技術進步,在吉林地區農業生產中還出現了菌肥、微肥、植物激素等肥料。因地制宜,多種肥料配合使用,施肥方法上採取底肥、口肥、追肥相結合,分層施肥,以確保作物增產,成為吉林地區農業施肥的一個實踐特點。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在農村,由於收入水平的提升和勞力的日漸缺乏,原來農田積肥等又髒又累的農業生產方式逐漸被弱化,甚至被操作簡單的施用化肥替代。儘管有秸稈還田等技術的推廣和普及,但肥效更明顯的化肥還是超越了農家肥,成為農業生產中施肥環節的真正主角。

吉林紀事:從農家肥到化肥——肥料發展史

吉林地區的水田,取自《永吉縣誌》

結語

追求數量還是質量,一直是困擾人類生產發展的一個難題。人類也在不斷嘗試,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實現數量與質量的合理平衡。在新世紀,綠色無公害意識空前高漲,土壤退化的實際情況也不容樂觀,有遠見的現代農民也在努力在農家肥為核心的綠色肥料與高效的化肥之間進行取捨。不過,在使用化肥成為主流農業生產方式的當下,過分強調相對落後的農家肥施肥傳統,似乎有些不合時宜。破題的關鍵應該是新時代的農技科研人員,如何從老傳統中獲得啟迪,不斷加快成本更低,使用更“綠色”的新型肥料的研發——而這或許才是真正的與時俱進。

注:黑體字為引用文獻原文。

本文引文出自《滿洲開發四十年史》、1991版《永吉縣誌》、《船營區志》等史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