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是關口”,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是關口”,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句詩句深刻的描繪了農民的生活!但是很多城市中的小朋友不解,“為啥不在涼快的早上與傍晚去田間除草呢?”對於這個問題,只能說他們不瞭解農村,不懂農事!正午時分也是最熱的時候,這時除草更能有效的防止其“死灰復燃”!在農村生活,對於村裡的長輩來說,都是種田的好手,也能說出一些與農事有關的俗語,比如說“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其實,在農村俗語不僅包含農事,也有很多富有哲理,以下的三則俗語,您知道是什麼含義嗎?

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是關口”,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一、月落七月七,陰雨連綿十月一

這句俗語,的含義是說,如果農曆的七月初七有雨,那麼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雨水會經常的光顧。其實,對於這句俗語,在我看來也未必就十分的準確,畢竟如今現代科學如此發達,造成一個地方降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說,颱風,它的偶然性就很大,再比如說,夏季副熱帶高壓的位置,也影響了一個地方降雨的頻次!

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是關口”,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二、谷黃谷黃,姑娘下床

在過去的農村,沒有機械化的收割,全憑兩手手,因此在效率上也會很慢,但是俗話說“八分熟,十分收;十分熟,二分丟”,因此,對農民來說適合收割的日子也就那麼兩天,但是,人手不夠,只能讓閨中的女子下地忙收!在農村,過去人們常說“男主外,女主內”,而未出閣的姑娘,更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因此,也是迫不得已讓其下地忙收!

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是關口”,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三、明七暗九,暗九是關口

在農村,對於年齡有很多的說法,俗語“明七暗九”的意思是說,年齡帶七不可怕毛,如果年紀是“暗九”,就要注意了!這裡的暗九,比如說“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四十五歲等等”,其實,在我們農村對於,前三個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注意,畢竟身強體壯,也很少出現疾病!但是,對於“四十五”歲來說,卻十分注意。首先,在農,四十五歲又稱為“腌臢年”,也就是不好的意思,這一年人們都很在意,常穿紅色的衣服,鞋襪等!其次,人過四十後,也就是“不惑之年”人們的心裡容易出現問題,也就是到了我們常說的“更年期”,因此需要心情穩定!再者,在農村“九”這個數字也不好,有“九九歸一”的說法!

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是關口”,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總之,以上的三則俗語,在農村廣為的流傳,對於以上的解釋,你們認可嗎?有不同的理解嗎?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