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究竟有什麼講究?

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究竟有什麼講究?

相比於城市,農村鄰里相互走動比較頻繁,關係也更親密一些,如果您身在農村,家裡遇到什麼麻煩,許多村民都會自發來幫你。家裡缺什麼東西了,向鄰居借,一般也都會很慷慨地借給你。

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究竟有什麼講究?

只不過,過去農村人在許多方面非常講究,有許多的習俗禁忌,約定俗成的觀念規矩。表現在借東西方面便是:有些東西借了不用還,比如藥罐子,柺杖等。而有些東西卻是不能外借的,比如接下來要說的這句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究竟有什麼講究?

所謂“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其實字面意思很簡單,就是說可以鄰居家裡借米,卻不可以去借柴;可以把自己的衣服借給別人穿,卻不能借鞋子。為什麼米和衣服可以外借,卻唯獨不能借柴和鞋子?到底有什麼講究呢?

借米不借柴

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究竟有什麼講究?

一方面,這句話內在含義和“救急不救窮,幫勤不幫懶”所表達的意思相同,一時或者一世的不順或許可以歸咎為命運不公,但如果世世代代都未脫貧,恐怕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和懶惰有關了。貧窮可以救,懶惰卻救不了。若鄰居家中斷糧,到了應急階段伸手幫一把是應該的,因為糧食要經過春耕播種,耗費許久才能長成。

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究竟有什麼講究?

而柴火根本需要向別人借,漫山都是。如果連柴火都要向別人去借,那麼說明這個人已經懶到一定境界了,古時候,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如果連第一件事情都處理不好,那麼這個人的生活也一定糟糕透頂。

令一方面,古人是非常講究甚至有些迷信的,“柴”字“財”發音相似,向鄰居借“柴”意味著把別人家裡的“財”借走,所以柴輕易不借

借衣不借鞋

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究竟有什麼講究?

其實這裡有很多種解釋,在有的地方的發音中“鞋”和“孩”同音,借鞋子就是借孩子,寓意不好,還有人覺得“鞋”和“邪”字同音。當然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古人不願借鞋是為了防止感染腳氣,不過個人傾向於另一種解釋,古時候衣服是必需品,老百姓可能有無布做衣的窘迫,而鞋子可以用草編織而成,勤勞一點是可以有自己的一雙鞋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