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1793年,中國和英國兩大帝國的第一次“碰撞”

在我們學的歷史教科書中

“康乾盛世”是一個很熟悉的字眼

鼎盛時期的大清,究竟是怎樣一幅景象?

1793年,一個來自遙遠的英國使團

似乎得到了自己的答案


【今日由頭】

1793年9月14日

乾隆接見馬戛爾尼

1

1793年9月14日的清晨,天才矇矇亮,馬戛爾尼就被人叫醒了。

他其實也沒怎麼睡著,因為這一天對他來說太重要了。

在中國官員的帶領下,馬戛爾尼和他的隨行人員步行了很長的距離,終於進入了一座巨大的帳篷。

這座帳篷位於離北京200多公里外的熱河。

馬戛爾尼知道,這是一座行宮。

走進帳篷,馬戛爾尼就看到了一個精神看上去還不錯的老人,坐在一把看上去非常華貴的椅子上。

馬戛爾尼明白,眼前的這個人,就是中國的皇帝。

幾乎沒有什麼猶豫,他就單膝下跪,向坐在椅子上的那個老人行禮。

關於這個禮節,是馬戛爾尼之前反覆和一個叫和珅的中國政府代表激烈爭辯後得到的結果。和珅告訴馬戛爾尼,任何人見到中國的皇帝都必須行“三跪九叩”的禮節,但馬戛爾尼堅持自己來自另一個獨立的國家英國,絕對不會向不是自己國家的國王行此大禮。

好在,中國的皇帝對馬戛爾尼的這個單膝禮並沒有表示出什麼不滿——也可能是和珅之前和他打過了招呼。

行過禮後,和珅向皇帝呈上了之前馬戛爾尼遞交的國書。皇帝翻閱了下譯成中文的國書之後,輕輕“咦”了一聲。

馬戛爾尼臉上也露出了奇怪的神色,不知道中國的皇帝為何奇怪。

那位被後人稱為“乾隆帝”的中國皇帝隨後喃喃說了一句話:

“原來他們不是來賀壽的?”


1793年,中國和英國兩大帝國的第一次“碰撞”


乾隆帝


2

馬戛爾尼當然不是來賀壽的。

喬治·馬戛爾尼,作為堂堂的英國伯爵,在出發來中國之前可能連乾隆皇帝究竟幾歲都不知道,更別提知道皇帝的生日是哪天了。

那麼,他是來幹嘛的呢?

他是正兒八經帶領一個由600人組成的英國代表團,到中國來進行通商談判的。


1793年,中國和英國兩大帝國的第一次“碰撞”


喬治·馬戛爾尼出生於蘇格蘭貴族家庭,曾擔任過印度總督,受當時英王喬治三世之託,出使中國。他回國後的表述和感受,很大程度決定了英國人對當時清朝的印象。

彼時的英國,已經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初具“日不落帝國”的雛形,開始尋求全球貿易。而作為出產瓷器和茶葉的神秘中國,自然是首要的貿易對象。對於這個處在東方的神秘帝國而言,英國多少是帶著點敬畏之情的,他們所能想到的最好事情,也就是能夠建立起貿易關係——至於侵略和吞併,他們是想都不敢想的,光一個印度就已經讓他們疲於應付了。

作為使團代表,馬戛爾尼自認自己國家的“通商請求”並不過分,歸納起來一共是六點:

一、請中國允許英國商船在珠山(今舟山)、寧波、天津等處登岸經營商業。

二、請中國按照從前俄國商人在中國通商之例子,允許英國商人在北京設一洋行買賣貨物。

三、請於珠山附近劃一未經設防之小島歸英國商人使用,以便英國商船即行收歇,存放一切貨物且可居住商人。

四、請於廣州附近得一同樣之權利,且聽英國商人自由往來不加禁止。

五、凡英國商貨自澳門運往廣州者,請特別優待賜予免稅。如不能盡免,請依一千七百八十二年之稅率從寬減稅。

六、請允許英國商船按照中國所定之稅率切實上稅,不在稅率之外另外徵收。

1793年8月5日,馬戛爾尼代表團乘坐一艘擁有64門大炮的“獅子號”和兩艘隨行船抵達天津白河口。

在這個代表團中,有英國的天文學家、數學家、醫生等英國各行各業的翹楚,希望能和中國展開廣泛的溝通和交流。而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馬戛爾尼的使團花費了巨資,精心選購了600箱禮物,其中包括天文和地理儀器、圖書、毯氈、軍用品、車輛、模型、連發手槍、油畫等等各種展現大英帝國科技與文明的禮品。

這無疑是一個具有紀念性意義的時刻——這是有史以來,歐洲第一次有國家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但留給馬戛爾尼感慨的時間並不多,因為他很快發現自己的船都被插上了一面寫著五個中國字的旗幟。懂中文的隨行告訴馬戛爾尼,那五個字是:

“英吉利貢使。”

“英吉利”,是馬戛爾尼的國家,而“貢使”,就是朝貢的使者——來迎接馬戛爾尼一行的大清帝國官員告訴他,嗯,你們是來慶賀我們皇帝80歲大壽的。

那一年,是1793年,而乾隆的80歲大壽,早已過去兩年多了。

1793年,中國和英國兩大帝國的第一次“碰撞”

1793年7月,馬戛爾尼使團的“獅子”號軍艦駛入中國舟山港區的情景。

也有資料顯示,當時英國遣使說要派團來拜訪,所用的藉口確實是給乾隆“祝壽”。

3

但是,懷著滿心希望的馬戛爾尼,並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果。

乾隆皇帝在看了他遞交的國書之後沒多久,就給他了一封回信,讓他帶回給自己的“英吉利國王”。

那就是著名的《乾隆帝致英吉利國王書》:

奉天承運皇帝敕諭英咭利國王知悉,諮爾國王遠在重洋,傾心向化,特遣使恭齎表章,航海來廷,叩祝萬壽,並備進方物,用將忱悃。

朕披閱表文,詞意肫懇,具見爾國王恭順之誠,深為嘉許。所有齎到表貢之正副使臣,念其奉使遠涉,推恩加禮。已令大臣帶領瞻覲,賜予筵宴,疊加賞賚,用示懷柔。其已回珠山之管船官役人等六百餘名,雖未來京,朕亦優加賞賜,俾得普霑恩惠,一視同仁。

……

若雲仰慕天朝,欲其觀習教化,則天朝自有天朝禮法,與爾國各不相同。爾國所留之人即能習學,爾國自有風俗制度,亦斷不能效法中國,即學會亦屬無用。

天朝撫有四海,惟勵精圖治,辦理政務,奇珍異寶,並不貴重。爾國王此次齎進各物,念其誠心遠獻,特諭該管衙門收納。其實天朝德威遠被,萬國來王,種種貴重之物,梯航畢集,無所不有。爾之正使等所親見。然從不貴奇巧,並無更需爾國制辦物件。

……

爾國王惟當善體朕意,益勵款誠。永矢恭順,以保義爾有邦,共享太平之福。除正副使臣以下各官及通事兵役人等正貫加賞各物件另單賞給外,茲因爾國使臣歸國,特頒敕諭,並賜齎爾國王文綺珍物,具如常儀。加賜綵緞羅綺,文玩器具諸珍,另有清單,王其祗受,悉朕眷懷。

特此敕諭。


1793年,中國和英國兩大帝國的第一次“碰撞”


18世紀,中國廣州的“十三行”

整封信大致意思就是說:

“英吉利的國王啊,這次你派人不遠萬里來祝賀我的壽辰,可見你的恭順和誠意,我表示認可。你的人,我都會大加賞賜,這點請你放心,不會虧待他們。

你們如果仰慕我天朝的制度和文化,想來學習,我理解。但每個國家都不一樣,我們有我們特殊的國情,你們就算派人來學習了,回去也不可能效法我們,學了也是沒用的。

我大天朝疆域遼闊,要什麼有什麼,你們來的人這次也都看見了吧?而你們這次送來的東西,我看也沒什麼稀奇,看在你們那麼遠拿過來,我就給面子收下吧。你只要好好體會我的意思,好好幹,永遠對我們順從,我就能保證你們能夠一起共享太平之福。”

至於馬戛爾尼遞交的英國的通商請求,乾隆一條也沒有答應。

在乾隆看來——應該說自乾隆的列祖列宗乃至上一代明朝開始——“貿易”只是中國對其他國家的一種體恤和憐憫。對於一切自給自足的中國來說,並沒有“貿易”的動力和需求,除非你是藩屬國或進貢國,那麼我天朝作為宗主國,有允許你貿易的責任。而如果你對我們有所冒犯,那麼“貿易”就立刻會成為一種懲罰手段:停止和你們貿易。

乾隆之所以對馬戛爾尼的代表團還算客氣,那是因為他們是來自萬里之外的英吉利,肯面見你們並接納你們的禮物,那已經屬於開恩了。

而乾隆皇帝對待一些禮物的態度,也讓馬戛爾尼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4

對於自己帶的一部分禮物,馬戛爾尼還是有些信心的。

當然,馬戛爾尼知道自己帶的一些類似鐘錶、玻璃器皿之類的禮物,中國皇帝的宮廷裡肯定有很多,而且論工藝之精巧,完全不輸乃至更勝一籌。但他覺得,大英帝國的一些科技和軍事上的禮物,應該能夠讓中國人大開眼界。


1793年,中國和英國兩大帝國的第一次“碰撞”


法國教士錢德明神父(Joseph-Marie Amiot),深得乾隆寵幸。事實上,當時乾隆身邊確實已經有一批來自法國、葡萄牙等國的傳教士,所以對一些西洋的物件乃至科技也有所耳聞,倒也不是一味孤陋寡聞。而馬戛爾尼也一度懷疑,這些對英國充滿敵意的傳教士,在他整個出訪期間起了挑撥離間的作用。

比如,馬戛爾尼的代表團曾專門帶來過一個熱氣球。當時熱氣球在歐洲也只有剛剛發明了十年,馬戛爾尼希望能在乾隆皇帝面前演示一次熱氣球載人升空,讓中國皇帝知道歐洲的科技水平發展程度,進而認識到與本國通商的好處。

但是,這個想法在和珅那道關就被否決了,很可能是和大人覺得,絕不允許有任何人凌駕於萬歲爺的頭上。


1793年,中國和英國兩大帝國的第一次“碰撞”


1794年,英國畫家吉爾雷創作的《馬戛爾尼覲見乾隆》。畫面的背景中出現了一具小型熱氣球。

在馬戛爾尼的禮物中,還有一批模型。其中有3件英國馬車的模型,還有一件英國皇家海軍“皇家君主”號風帆戰艦的模型。

英國馬車的模型是四輪馬車,帶有減震裝置,並且可以採用前軸獨立偏擺來解決轉向問題,當時在西歐已廣泛運用,大大提高了陸路運輸能力。

而“皇家君主”號擁有110門火炮,是當時“海上霸王”英國的武力象徵。馬戛爾尼來中國乘坐的“獅子號”其實已經擁有64門火炮,但當時的喬治三世怕大清帝國可能會低估大英帝國的實力,所以還是特地讓帶了個主力艦模型過來。

可惜,這兩件禮物都沒有引起乾隆的注意——儘管那時候中國依舊沿用的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兩輪畜力車,以及擁有的是自明朝“海禁”政策以來,已經大大退化的落後海軍。


1793年,中國和英國兩大帝國的第一次“碰撞”


英國人已經習以為常的四輪馬車


1793年,中國和英國兩大帝國的第一次“碰撞”


在西方人到來之前,中國始終是兩輪馬車。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無法解決轉向。

馬戛爾尼帶來的進貢禮物中,還有一批當時歐洲最先進的前膛燧發火槍。馬戛爾尼曾提議由他帶來的隨行人員進行一場操練,並展示下武器的威力。但得到的清朝官員回答是:“看也可,不看也可,這種火器操法,沒有什麼稀罕。”

事實上,當時清朝軍隊普遍裝備的,除了長槍大刀弓箭這些冷兵器外,最多也就是歐洲人早就淘汰的火繩槍。

5

1793年10月7日,馬戛爾尼的使團被“勸離”了北京城。

之所以說是“勸離”,是因為由於乾隆皇帝沒有同意通商,馬戛爾尼自感使命沒有達成,一直想再“拖延”下去,採用一個“磨”字訣。但磨到後面,中國官員不樂意了,和珅親自來勸說,說北京城馬上就要入冬了,一旦天冷起來,水土不服的英國人是要“出人命”的。

無奈之下,馬戛爾尼只能帶著自己的使團踏上歸程。不過,乾隆皇帝倒是希望他們的歸程走得慢一些,因為經他囑咐,中國官員要帶英國使團“遊歷一下中國的大好河山,感受一下天朝的地大物博”。所以,馬戛爾尼使團經京杭大運河一路向南,在12月9日才抵達廣州。

而這一路的遊歷,卻起到了反作用。

1793年,中國和英國兩大帝國的第一次“碰撞”

清朝官員接待英使的場面

首先,馬戛爾尼發現清朝政府的“貪汙”之風,已經深入每一層的政府層級。乾隆當時還是很看重英國使團的,批准的招待費用是每天5000兩白銀,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但這筆費用經過層層剋扣,大多數都到了各級官員的手裡。馬戛爾尼從一位招待他的趙姓官員處得知,有一年廣州附近的郊縣發大水,中央發救濟金五萬兩白銀,但沒出北京就被中央官員貪汙了3.5萬兩,剩下的1.5萬兩到了廣州後,又被省級和縣級官員層層剋扣,最終難民們只得到了一個象徵性數字。

其次,馬戛爾尼發現中國根本就不是馬克·波羅時代描繪的“遍地都是黃金”——而這個觀念在歐洲幾乎早已成為一種共識。從北到南,馬戛爾尼看到大量的乞丐、窮人、小偷,以及各種破陋的房屋,這與他在皇宮中看到的金碧輝煌的景象有天壤之別。


1793年,中國和英國兩大帝國的第一次“碰撞”


隨馬戛爾尼同行的,有一位叫威廉·亞歷山大的畫家,當時他對中國的山水、人物、建築、禮俗、軍隊、交通等做了大量的素描和繪圖。後來英國著名插畫設計家、水彩畫家托馬斯·阿羅姆,借用威廉的素描稿和畫作,重新畫了大清國的風景風俗。圖為他畫的清朝當時被押解的犯人。


第三,馬戛爾尼發現,作為擁有“四大發明”的神奇國家,如今的科技發展水平遠比他想象得要落後很多。和馬戛爾尼同行的有位趙大人,他吸菸的時候,馬戛爾尼掏出一包火柴給他點上,結果趙大人大為驚奇:居然有人能把火藏到身上而自己不被點燃!最後馬戛爾尼送了他一盒在歐洲早已司空見慣的火柴。

最後是最致命的一個問題。乾隆為了向馬戛爾尼展現“國威”,沿途給他們安排了很多軍隊的檢閱儀式,希望以八旗兵和綠營兵的聲勢,能夠震懾到來自英吉利的“蠻夷”。而恰恰就是這樣的檢閱,讓馬戛爾尼深刻感受到了中國軍隊武器的落後和作戰素質的低下。在馬戛爾尼看來,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大清帝國的軍隊:不堪一擊。

馬戛爾尼最終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負有關,它很想凌駕各國,但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進步。”

6

1794年3月17日,馬戛爾尼代表團終於帶著遺憾,離開了中國。

46年之後,英國的炮艦出現在了廣州的海面上。

在這場讓中國從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戰爭開戰前,英國的下議院也進行過激烈的爭辯:國家到底要不要為本國不法商人的鴉片販賣征戰?

在辯論到最激烈的時候,一個叫斯當東·托馬斯的58歲議員的話起到了關鍵作用:

“我很瞭解這民族的性格,很瞭解對這民族進行專制統治的階級的性格,我肯定:如果我們想獲得某種結果,談判的同時還要使用武力炫耀。”

由於這位斯當東議員是鼎鼎大名的“漢學家”,所以當時很多沒去過中國的議員,最終為戰爭投了贊成票。

271票對262票,僅僅9票的微弱優勢,第一次鴉片戰爭就此拉開帷幕。

斯當東為什麼會成為漢學家?因為他去過中國,而且12歲的時候就去過。當時他是跟隨他的父親老斯當東去的中國,而老斯當東,就是當年馬戛爾尼代表團的副團長。


1793年,中國和英國兩大帝國的第一次“碰撞”


畫中那個跪拜的少年,即是當年只有12歲的斯當東·托馬斯,當時他就會說簡單的中文

1842年,英國的“皋華麗”號戰艦耀武揚威地停在了南京的江面。

就在這艘船上,清朝被迫和英國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

“皋華麗”號戰艦一共裝備了74門火炮。

比當年馬戛爾尼帶給乾隆皇帝的“皇家君主”號,還少了36門火炮。


【饅頭說】

說兩份看到的材料。

一份材料是為乾隆“鳴冤”的。

根據牛津大學當代中國研究學者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教授的研究,乾隆皇帝當時並不是完全自大無知的。

她認為,當時83歲的乾隆給喬治三世的回信,只是一種外交策略,事實上他已經感受到了英國的威脅。在英國人走後,乾隆再三要求沿海加強防範,防止英國人來報復。

這種說法可能有她的依據,但至少從後來的歷史發展來看,即便乾隆感受到了威脅,這種威脅也僅僅是侷限於表面的,他沒有也不可能做出哪怕一點點的改革,因為他肯定沒有意識到,已經領先世界多達千年的中國,其實被彎道超車了。

而第二份材料,似乎可以提供佐證。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開始被允許自由劫掠。在圓明園,一名英軍士兵看到了調裝完成,擦拭一新並裝好子彈的英國雙筒槍和兩架十二磅榴彈炮,整整齊齊被當做展覽品那樣供奉著——那就是馬戛爾尼使團當年送來的禮物之一。

一名叫瑞尼(D.F.Rennie)的英軍軍醫表示疑問:“奇怪的是,他們據有這些槍支,卻從沒有設法改善他們野戰所用的炮車。”

在一個激盪的時代,有時候不是你做錯了什麼會被淘汰,而是你不去做什麼,轉眼就被淘汰了。

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英國完成“光榮革命”。

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美國發布《獨立宣言》。

1785年,乾隆五十年,瓦特改良蒸汽機投入使用,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法國爆發大革命。

1830年,道光十年,世界上第一臺蒸汽火車出現。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世界上第一封電報被髮出。

1876年,光緒二年,電話被髮明,同年,愛迪生髮明持久電燈泡。

1901年,光緒二十一年,人類進入無線電時代。

1903年,光緒二十三年,萊特兄弟發明飛機。

……

當我們回首這段歷史的時候,我們該記住的,恐怕不只是那些爭寵、投毒、廢立的宮鬥戲,更多的是我們在“盛世”的美好感覺中,失去了什麼,又被超越了什麼。

如今,曾經在泥濘中掙扎前行的我們在無數前輩和先烈的努力下,終於能夠昂首前行,更應該吸取這段教訓,千萬不能再開歷史的倒車。

千萬!千萬!

1、《中國人史綱》(柏楊,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2、《天朝1793-1901:中西文明交鋒下的烏合之眾》(聶作平,中國友誼出版社,2012年)

3、《馬戛爾尼到底給乾隆跪了沒有?跪了》(“文史宴",2017年11月20日)

4、《9月14日,中國歷史是否有另一種可能》(關軍,騰訊“大家”,2017年9月14日)

5、《乾隆與“高科技”失之交臂:錯過熱氣球升空》(金羊網,2016年5月23日)

6、《牛津教授:乾隆已經意識到英國可能侵華》(崔瑩,“騰訊文化”,2015年1月19日)

7、《不願下跪的先祖:馬戛爾尼家族往事》(李遠江,“國家歷史”(轉自網易),2009年2月11日)

8、《鴉片戰爭的正面與側面》(馬謐挺,團結出版社,2011年1月)

9、《托馬斯·斯當東——一個英國小男孩兒推動的鴉片戰爭》(新浪博客“假如愛有天意2046”,2018年9月11日)

10、《驚豔!英國畫家筆下200多年前的舟山》(“定海山”微信公號,2016年7月19日)

11、維基百科、百度百科“馬戛爾尼”詞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