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如釋重負的感覺,是種達觀,更是對名利看透後的淡泊

1、中年人的幸福,多半與孩子有關。如果長大的孩子在求學、工作、情感等方面自立自強,不讓父母費力費心,那麼半百的人生豈不卸去了九成的負擔。有人說,幸福源於驕傲。日漸老去的中年最可心的驕傲莫過於養育一個成材的孩子,不說歡喜,不去攀比,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就會化作無邊的驕傲。幸福,孩子給的!

2、如釋重負,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掉了下來。經歷了一場劫數,最感恩的結果莫過於沒有意外——這是厄運裡的好運,亦是不幸之中的萬幸;因為,壞無可壞,比好無更好,於人生來說更有積極和激勵意義:如果最壞的結果能夠接受,那麼還有什麼可以稱得上“壞”呢?可怕的人生,是意外,是不可測度、想不到的種種。

3、如釋重負的感覺很好,如同一個人甩開膀子,迎著春風疾走。沒有負擔,沒有壓力,無須思考,無須方向,只是一個人信步穿行在天地之間。逍遙,一定心有所依,情有所歸。放棄一切私心雜念,遠離所謂功名利祿,心自會感受生命的脈動,情自然而然發自內心,有我無我的世界全系身外,有爭無爭的人生皆是大美。

4、如釋重負的感覺很好,況且還是盡釋重負呢?世界是多維的,在不同的世界裡穿行、駐足,體驗、發現不同的故事,感受更多的喜怒哀樂,讓生命變得更加質感、更加厚重,這輩子大約算得上豐富多彩吧?置身苦難,品嚐越用心,人生越無味。後退一步,用欣賞的目光觀照苦難,如同上火之人吃苦瓜,倒也其樂融融!

5、如釋重負,終於把一本書寫完了。想象中的輕鬆沒有到來,相反肩頭上感到的卻是沉甸甸的責任,“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的詩道出了此時心中五味雜陳的滋味。說是一回事,能否做好是另一回事。路很長,還沒到歇息的時候,抖擻精神上路,前面風光無限。

6、塵埃落定,定格的結局沒有悲喜。所有的可能都成了過去,只有一種結局擺在面前的時候,如釋重負的感覺是輕鬆,還是踏實。人生的痛苦不是選擇太少,而是選擇太多,“亂花漸欲迷人眼”;沒有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經歷了種種世間的變故,不拘泥過去,坦然地理解並接受,絕非世故,那是成熟當之無愧的標誌。

7、奔波一生,勞累一生。當初想得到的,現在都實現了,按理說應當知足以享天年。可是,慾壑難填,當一種願望成為現實的時候,新的慾望又出現了。知足,對眾多成功人士而言,永遠是漂亮的說詞,你不能相信,也不可以相信。知足,不是不再作為,而是一種達觀,一種對名與利看透之後的淡泊、如釋重負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