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深度評測Jeep大指揮官:叫板漢蘭達的真正底氣在哪裡?

深度評測Jeep大指揮官:叫板漢蘭達的真正底氣在哪裡?

在青睞SUV的中國市場,很多品牌都往大車衝擊,一來可以賣得不錯,二來可以提高品牌力。但標準中型SUV這個級別的車型還是少,很多車企更喜歡基於緊湊級SUV搞個第三排座椅,但這樣的第三排在各方面的表現肯定不如標準中型SUV來得舒服。7座SUV比較成功的車型,一開始就會考慮第二以及第三排乘客的舒適性問題,例如第三排的寬度、坐墊厚度,第二排的前後調節範圍等等,當然各類細節還是中型SUV照顧得更全面些。

但問題是這種車型在中國市場很少,要麼像奇駿和途觀L基於緊湊級SUV加進第三排,要麼就是像冠道和樓蘭那樣搞“大五座”概念。所以標準中型七座SUV顯得很稀少,而這個強者奇缺的舞臺在今年迎來了一位新的挑戰者——Jeep大指揮官。

深度評測Jeep大指揮官:叫板漢蘭達的真正底氣在哪裡?

這款中型SUV的規劃是從2013開始的,當時的背景是中國市場的中產階級不斷壯大,上一代漢蘭達在“大塊頭SUV”這個市場一家獨大,各個品牌也開始著手在中國市場投放各類大號SUV。而FCA集團卻沒有一款能說得上話的中型SUV——倒是有過一款道奇酷威/菲亞特菲躍,但FCA很明智的沒有延續這款車,而是重新利用Jeep的品牌和資源搞了一款標準中型七座SUV。

這是Jeep最早針對中國市場研發的車型,很明顯它是衝著漢蘭達來的,這一點我們在尺寸上就能看出來:兩者的體型都很大,車長都在4.9米左右,車寬都在1.9米左右,軸距都在2.8米左右,都是美國分類中的Mid-Size SUV,所以兩者的尺寸數據基本都只有毫釐之差。

深度評測Jeep大指揮官:叫板漢蘭達的真正底氣在哪裡?

有趣的是,在大指揮官立項之初的2013年還有個事兒:新一代漢蘭達在北美亮相了。這意味著,大指揮官在一開始研發的時候就有了一個參考基準,從結果來看,大指揮官也確實打了個時間差。只是在2013年,廣汽Jeep國產的事情還只是在日程表上,具體的車型開發方面主要是廣汽菲克和北美方面聯合負責,他們有好幾年的時間可以針對市場的風向進行適應或是調整,同時又可以打出自己的手牌,舉些例子:

● 漢蘭達的各種細節,比如扶手箱、杯架、各類按鍵的字體大小、按鍵質感、換擋質感,甚至連轉向燈的按動與回彈都像個大號的卡羅拉。而有很多中國消費者更喜歡精緻一點的車內環境,所以大指揮官在內飾做工上更精緻。

深度評測Jeep大指揮官:叫板漢蘭達的真正底氣在哪裡?

▲漢蘭達

深度評測Jeep大指揮官:叫板漢蘭達的真正底氣在哪裡?

● 作為一款2013年的車型,漢蘭達在智能化方面有點落後,例如手機互聯/映射在大指揮官上是全系標配,而漢蘭達連CarPlay都連不上。

● 大指揮官有更強大的動力總成,以及通過性強很多的四驅系統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漢蘭達剛剛進行了中期改款,整體素質和特點還是五年前的水平。另一方面中期改款也算是新車上市,優惠肯定沒有,甚至有可能要延續“優良傳統”——加價。這樣一對比的話,大指揮官的優勢就很突出了。更何況,大指揮官的基礎配置並不低,而漢蘭達的成交價基本在30萬左右,這恰好也是大指揮官中低配的價位所在。

筆者還特地問了一下大指揮官的產能問題,Jeep方面的業內人士給出了一個比較樂觀的回答。筆者主要擔心的是大指揮官有個問題跟漢蘭達是一樣的:兩者的2.0T發動機都是原裝進口的,漢蘭達曾經因為這個原因被限制了產能,導致市場供不應求從而加價。而大指揮官在這方面預留了充足的產能,未來這臺2.0T發動機也會在中國生產。就目前而言,大指揮官已經接到一萬多張訂單了,六月份開始就可以交車。

深度評測Jeep大指揮官:叫板漢蘭達的真正底氣在哪裡?

所以現在的局面是,大指揮官是用了一款領先了五年的新品,產品力起槓的是2013年開賣的漢蘭達,同時漢蘭達的中期改款剛剛在北京車展亮相,這意味著現款漢蘭達車系至少還要賣兩年時間,因此在這兩年時間裡,大指揮官會一直保持著領先一代的優勢。

在這個局裡大指揮官能不能搶掉漢蘭達一直以來霸佔的蛋糕?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搶掉多少的問題而已——這或許也是大指揮官的定價要比漢蘭達高一頭的底氣。

但反過來說,Jeep有這樣的野心,但是大指揮官在實際產品力方面有能力支撐得住嗎?這得先試一下才知道它功力如何。

剛拉開車門時會發現大指揮官這車的座椅很高,如果想要一個不錯的視野,那高聳的中控臺和A柱也不會建議駕駛員把座椅調得太低的。此外A柱盲區很小,往後看的視野也不錯,畢竟大指揮官的架構就是那種中規中矩的Mid-Size SUV。

深度評測Jeep大指揮官:叫板漢蘭達的真正底氣在哪裡?

同時整個內飾的造型很標準,用的也是Jeep的家族式設計語言。相比漢蘭達這種在各種細節強調“大”的內飾,大指揮官在各方面都顯得更精緻些,各類功能操作起來讓人感覺觸感很好。座椅的包裹性比漢蘭達那種沙發式座椅好不少,特別在試駕時更能體現這一點。大指揮官在細節上很講究,比方說筆者發現大指揮官的車門居然用了足足五種材料拼接而成(軟包/木紋/皮革/鍍鉻/塑料),觸感自不用說,高級感是營造得很足的。

在這類車的重點——第二排以及第三排,大指揮官的表現都還不錯,第二排座椅坐起來還算舒服,第三排也有足夠的空間。雖然坐起來還是“小板凳”,但第三排仍然值得說道一下:坐到第三排試乘的時候,才會發現Jeep真還在第三排下了功夫,當時外邊的溫度高達30℃以上,第三排的空調開著外循環,但也算涼快,C柱和D柱之間的小窗面積其實很大,這同時保證了第三排有涼爽的環境、清新的空氣、以及不錯的採光與視野。基本上滿員跑個小長途應該問題不大。

深度評測Jeep大指揮官:叫板漢蘭達的真正底氣在哪裡?

深度評測Jeep大指揮官:叫板漢蘭達的真正底氣在哪裡?

而當筆者坐到駕駛座操控它的時候,就發現大指揮官這車是有自己個性的。

首先是在加速的時候,無論是1/3的油門還是2/3的油門,擋位都是非常合適的,不得不說這臺ZF的9AT確實很聰明,即便大指揮官的車重差不多到了兩噸,9個擋位的配合都能讓2.0T發動機有合適的輸出狀態。

深度評測Jeep大指揮官:叫板漢蘭達的真正底氣在哪裡?

但這臺2.0T的峰值扭矩是在2000轉以後的,所以如果一直在這個轉速以下的話,就會發現動力還是不太充沛,在巡航的時候,9AT會一直將轉速維持在1500轉左右,這時駕駛員想要徐徐加速,這套動總首先會先利用2.0T自身的動力悠著上去,如果動力不足的話,再踩深點油門,那變速箱會立刻降擋,發動機升到2000轉以上,動力也隨之而來。

值得一提的是,大指揮官的油門踩下去是非常輕盈的,所以就加速而言,也對動總的響應性和平順性有了較高要求,但9AT將發動機這265馬力以及400牛·米的扭矩處理得很平順,響應性也足夠、極少延遲。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點是:9AT的6擋以後都是超比擋,可以鎖住的時候都會進行鎖止,但嚴格意義上我們是很難感受到9AT有在鎖止或是脫開鎖止的。

深度評測Jeep大指揮官:叫板漢蘭達的真正底氣在哪裡?

舉個例子,一般的6AT車型在加速之前,會脫開鎖止再降擋、動力結合,這期間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反觀大指揮官的2.0T+9AT,降擋時是毫不猶豫的,幾乎沒有延遲,這一點在高速上尤為明顯,超車或加速的時候可以說得心應手。

但在城市路段,這個場景就處理得稍顯猶豫了。前文提到大指揮官的2.0T在2000轉時可以輸出高達400N·M的扭矩,但在巡航時1500轉動力是不夠的。在城市走走停停的時候,前車如果跑快了一點,大指揮官加速到2000轉以上確實能跟得上,但前車減速的時候,自己也要減速並剎車了,這時由於加速後車輛本身的時速較高,因此最後自己還是要踩深一點剎車,這個過程中乘客的感受是不太順暢的。

深度評測Jeep大指揮官:叫板漢蘭達的真正底氣在哪裡?

更重要的是,這也會把另一個缺點暴露出來:剎車。大指揮官的剎車腳感很重,特別是與輕盈的油門相比。同時剎車踏板剛開始有一小段行程是空的,雖然注意點的話車輛剎車時不會很突兀,但在市區擁堵路段這種需要頻繁踩剎車的路況,省力且反饋均勻的剎車是很有必要的。

當大指揮官壓過一些路面接縫以及減速帶的時候,小震動一般會化解掉,但大震動還是能傳進車廂裡,然後由座椅化解大半,這說明大指揮官的懸掛反饋還是偏硬實的。另外轉個大彎還會發現大指揮官的側傾確實小,也難怪會有不錯的座椅包裹性。壓過一些凹凸的時候也能感受到車輛的整體剛性很高,壓到什麼之後也會立刻處理好,絕不拖泥帶水。同時傳遞到車廂內的聲音處理得很好,營造出一種厚重感。

深度評測Jeep大指揮官:叫板漢蘭達的真正底氣在哪裡?

而且大指揮官的轉向頗為靈敏,方向盤圈數不多,只有不到3.5圈,不說指哪打哪,循跡性還是令人滿意的。結合響應性和動力性都很好的動力總成輸出,駕駛者會有一種“我在開著這個車”的感受,行駛表現更偏重於車輛與駕駛者的聯動感,這種印象主要是來源於動力總成與底盤的回應,而這兩者的響應相比漢蘭達確實更具體一點。

深度評測Jeep大指揮官:叫板漢蘭達的真正底氣在哪裡?

駕仕結語:

相對於一成不變的漢蘭達,Jeep大指揮官是一個有“新鮮感”的產品,至少從一款車的週期來說,2018年上市的大指揮官肯定比五年前的漢蘭達更先進一些——這幾年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一定會影響到汽車這種各類配置集成度極高的大物件。

從產能充足這一點來看,Jeep大指揮官更是有相當的野心奪取豐田漢蘭達陣地的,但從先期價格來看,大指揮官這個開局打得有點勉強——其實從配置以及成交價來看,漢蘭達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便宜,大指揮官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貴,只不過兩者暫時都不想放下身段而已。

深度評測Jeep大指揮官:叫板漢蘭達的真正底氣在哪裡?

但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Jeep大指揮官的表現並非是完全碾壓同級別車的,只不過走的是和漢蘭達完全不同的一個路子。畢竟這個級別裡能說得上話的對手並不多,筆者在這次試駕會上甚至見到了途昂這種更大一號的SUV被拉來對比,可見大指揮官的對手是何等缺乏。總的來講,大指揮官更精緻,更強調駕駛感;而漢蘭達是一個很北美的大號家用車,各方面都營造出很大、很直接的感覺,乘坐舒適,但幾乎沒有細節或是反饋之類的東西。所以兩者特點迥異,結論就很明顯了。

文|坂道

圖|坂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