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三國裡的十大戰將是怎麼死的?

哀默能住E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人們津津樂道的三國武將,排名怎樣,有很多的“版本”,這也正常,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三國》,起碼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關於三國十大武將的排名,就是民間對《三國演義》的再演義,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許八夏九姜維!”這是最流行的一種排行榜,也是我最初知道的一種排名。現在排一下我心上中的三國十大武將。

一、呂布。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心目之中。這個比較一致,各種版本大都排把溫候排第一,應該沒的疑義。呂布雖貴為單挑之王,三國戰神,但其為人不咱地,感覺就是匹夫之勇,頭腦簡單,為人處事有些差火,說的不好聽些,不過一個逞匹夫之勇、高傲自大的人。 建安三年十二月(199年2月)呂布於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二、張飛。演義中唯一記載和呂布單挑且不佔下風的武將就是張飛,且張飛單挑從沒輸過曾,與呂布酣戰50合、100合不分勝負,與馬超打220合不分勝負,10合殺紀靈,10合生擒嚴顏,10合敗馬岱。關羽曾說:“張飛在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級如探囊取物。”以關羽驕傲的性格,說出這樣的話,可見張飛其勇,連關羽也是拜服的了。史書記載張飛是貴族,有智有謀,三國演義中,張飛以其勇猛、嫉惡如仇而著稱。缺點就是脾氣暴躁,略顯魯莽,為了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伐吳,張飛酒後鞭打部下,被部將範疆、張達刺殺。

三、關羽。演義中的關羽武藝卓越絕綸,死於其手下勇者之多堪稱三國之最。溫酒斬華雄,誅顏良文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水掩七軍,威震華夏。但觀正史,華雄是孫堅所殺,千里走單騎或有可能,但五關六將也是吹牛的,但是,縱然如此,關羽仍是三國裡最勇武的武將之一。排第三,是我覺得論單挑,估計搞不過張飛的,只不過張飛讓著二哥而已。關羽是忠義仁勇的神一般的人物存在的,缺點感覺有些拖大,清高,孤傲。219年關羽攻魏,孫權攻打關羽後方,關羽大意失荊州後,敗走麥城,被潘璋部獎馬忠所殺。

四、典韋。典韋是曹操的早期護衛,頗負勇力。正史與演義皆有載,多被認為是曹操麾下第一勇士。典韋的單挑紀錄中最為激烈的就是與許禇從辰時打到黃昏不分勝負了。還有典韋曾一人獨自一人挫敗呂布手下大將郝、曹、成、宋等四人。作為曹魏武將代表,把他排第四。典韋有大志氣節,性格任俠,忠心護主,缺點不好說,太直線條吧。張繡因曹操納其嬸,突然造反襲曹,典韋護主斷後被亂軍殺死。

五、馬超。馬超參與了演義中最為持久的三場單挑中的兩場,分別與許禇鬥220合,與張飛鬥230合不分勝負。三國有種說法:“前表呂布,後表馬超。”曹操在渭水曾言:“馬超不減呂布當年之勇。”馬超性格剛烈,有自己心目中的宏圖大志,所以比起別人他更容易背叛,遭到劉備猜忌與防範,終不得志,可惜了蓋世武功和一世英名。公元222年病卒於任上。

六、許褚。許褚是典韋死後曹操的近衛軍統領,力大如牛《三國志》說:“褚力如虎而痴,故號曰虎痴。”許褚作為曹操的禁軍首領,多次救操於危急之中,一生單挑與殺將紀錄不計其數,戰平徐晃、龐德等。許褚 性格智勇雙全 ,粗獷,不善用計。曹操死後不久許褚亦病逝。

七、孫策。演義中與太史慈交戰百合不分勝負,最為著名的就是陣前喝死一將,挾死一將,人稱小霸王。作為江東的代表,排第七。孫策禮賢下士,善於用人,以誠待人、不計前嫌,待人豁達,性格大度,但因為戒備心不夠最後導致被人暗殺成了英年早逝。

八、太史慈。個人單挑戰績上,除了惡戰孫策100合,還有就是和張遼打八十合了。正史中描述的過程是孫策刺傷了太史慈的馬而奪其戟。故將太史慈位於孫策之後,排名第八。太史慈滿身英氣,沒有絲毫偽態的大丈夫形象。太史慈在合肥之戰一被張遼用計中箭身亡。

九、甘寧。“汝有張文遠,孤有甘興霸”這是早期孫權與曹操在一場小戰役時碰面孫對曹說的話,三國志記載,甘寧與太史慈校場比武100合不分勝負,依據他和太史慈等名將的比據來看,所以把他排到第九位。甘寧性格勇猛剛強,忠心耿耿,勇往無前 ,智勇雙全。劉備伐吳,甘寧帶病出戰,中箭而亡。

十、趙雲。趙雲與文丑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二十合與許禇不分勝負,三十合敗張郃,一合殺高覽,長板坡於百萬曹軍中砍將50多員,簡直就是砍冬瓜。史實中的趙雲並沒有象在三國演義裡那樣名震天下,由於陳壽在《三國志》中將趙雲和關、張、馬、黃四將放在一起作為一傳,想來也算是當代超一流的高手了。故將趙雲置於第十位。 趙雲智勇雙全,英勇善戰,忠心耿耿 ,但總感覺不能獨自為將,率兵作戰,病卒於229年,享壽70多。


掌心讀歷史


第10名

呂布

號稱戰神,打遍天下無敵手,劉關張一起上也只能跟我打個平手.武力高別的方面卻是一塌糊塗.論人品為了金珠名馬殺丁原,為了美女殺董卓,難怪老張喊之三姓家奴.本來在丁原帳下混得挺好的,當董卓的乾兒子也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至少18路諸侯聯合討伐都扳不倒

笨就笨在不知道自己是創天下的料,上天安排好的人生陽光大道不走,非要自立山頭.董卓死後過起流浪江湖的日子.更笨的是自己又是亂結仇家.趁曹操遠出端了他老家,在袁紹處又是一副天下第一的作風,本來

劉備

收留了他,卻狠心搶了他的徐州.弄得曹劉聯手反撲,最後白門樓下活活困死,手下倒戈一大半.本來曹操想留他一條活路,結果被劉備一句"丞相可聞丁原董卓呼"給要了命.這笨蛋死得不冤,從殺丁原起就一路走錯棋.

為名將者,一不能過於貪財色,二不能剛愎自用,三不能亂結仇,四不能狂妄自大,不然即使單挑天下無敵也是遺臭萬年.畢竟戰神大人之死不能算冤枉

第9名 龐統

鳳雛先生也算當世與

諸葛亮

齊名的曠世奇才,跟劉備打西川,寸功未立就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成刺蝟.本來死的是劉備,結果自己騎了的盧馬當了替死鬼.本來星象,出發前兆和諸葛亮留言都預示危機,可惜老龐雖然自己也有預知,只因立功心切而慘死.

為名將者,凡事必須謹慎而行,不要抱僥倖心理,另外不要過分貪功.老龐畢竟算是死於西川名將張任箭下,總比後面幾位好點

第8名 夏侯淵

妙才將軍算曹董的半個親戚,自從曹董自立山頭起就跟著混,名副其實的開國元老.南征北戰多年,曹董自然虧待不了他.雖然在三國里名氣沒5虎將那麼響亮,但好歹也是個有名的人物.

跟黃忠對戰天蕩山,卻昏著頻出,最致命的錯誤就是輕敵,中了對方以逸待勞之計.連衣甲沒穿武器都沒拿就被個老頭一刀劈成2斷.曹營名將大都是病死,他成了被敵人斬殺的第一人,不光彩啊.

為名將者,最忌輕視敵人,就算對手是個老頭也要認真對待.

第7名 張頜

本是袁紹麾下的猛將,投靠了曹操後可謂找對了主子,大小數百戰,雖然贏得少,功勞不大,但比起張遼等猛人算是活得長的了.本來人生劃個句號,病死在床上也不枉戎馬一生,卻還不知足地想立次大功.逆司馬大人成功的堅守不出的戰略方針而行,結果中計而亡.今日圍獵,本想擒馬卻誤中一獐.諸葛大人對他之死的評價...張頜跟龐統一樣,都是當了上級的替死鬼

為名將者,必須堅決服從上級的正確領導方針.

第6名 張飛

張三爺勇猛無比,光一聲吼都能嚇退百萬雄兵.可惜並非智商低,而是那永遠也改不了的火暴脾氣.自從跟著劉備起,鞭督郵,丟徐州等等都是這壞毛病亂的事.可惜人老了,脾氣依然沒變喝了點酒就打部下,結果自己卻被兩個無名小將趁著爛醉給做了

為將者,有點酗酒的壞毛病免不了的話,至少要做到體恤部下,不然就算你是一代名將,到頭來也會冤死在自己人手裡.

第5名 劉備

劉大爺一生多災多難而有驚無險,東混西闖卻是每次都必逢凶化吉.在曹操,袁紹麾下混飯,東吳抱得美人全身而退,躍馬潭溪,與龐統換馬逃過一劫...本來西川打下1/3江山又稱帝,好日子開始來了,卻為了報義弟之仇舉傾國之兵伐吳.意氣用事遲早誤事,這話說得沒錯.要是他像曹操一樣*猾一點,說不定東吳就給滅了.還是被仇恨衝昏了頭,火計自己的軍師已經不止一次讓曹操吃苦頭了,沒想到居然自己也不提防.最後大敗白帝城鬱悶而死,怪誰呢?

為將者,小不忍則亂大謀.行事要從大局著想.另常言道君子報仇10年不晚.劉大爺確實急了點,要不是有諸葛亮這樣的治國良才在,不然蜀國早就一蹶不振了..

第4名 周瑜

本來公謹大人文武雙全,人又長得帥,婚姻生活也美滿,24拜中郎將,事業也是紅紅火火,赤壁一戰後成了救國英雄,男人做到這份上還有啥追求?但他千不該萬不該跟諸葛亮卯上勁.人家臥龍先生就是比你棋高一著.學學司馬咦,你比我能是吧,我承認,我打不過你還躲不過你嗎?老子就是關門不出,就算穿女人衣服也不跟你打.最後你比我先病死了就是我贏了.公謹大人說白了就是嫉妒心重,心胸狹窄,與諸葛亮3次鬥智3次大敗.最後被活活氣死,怪誰?臨死前還要埋怨上天"既生瑜,何生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