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莱芜名村镇——凤城街道

凤城街道位于牟汶河畔,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9′,北纬36°12′,东与鹏泉街道、钢城区辛庄镇接壤,西与方下镇相连,南与高庄街道隔河相望,北与张家洼街道、苗山镇为邻。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泰莱、博莱、莱马、莱新等干线公路从境内穿过,西接京福,南接京沪,济青高速南线穿境而过,磁莱、新泰两条铁路在此交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快速。现辖20个村居,面积28平方公里。早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其中1980年3月在凤城街道办事处汶阳村发现的汶阳遗址是大汶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秦至隋,或属嬴县或属牟县。唐初属博平县。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起属莱芜县。金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莱芜县治迁至今凤城街道办事处境内,此后,元、明、清都是县治所在地。民国时期又是莱芜县驻地。1941年春,莱芜划为三县,属莱东(博莱)县;为矿山、白龙、鹏山区所辖。

1945年10月恢复莱芜县建制,大部分称矿山区,一部分称汶阳区。1955年3月称第一区,后又称矿山区。1958年3月划为城关镇、孝义乡、王善乡。同年10月,组建为城关、孝义人民公社。翌年2月合并为矿山公社。1982年1月改称城关镇。1984年4月改称莱城办事处。1985年10月,分设为城区办事处、北孝义乡。1992年11月,县级莱芜市升格为地级市,更名为城市街道办事处。因古莱芜城的形制有凤凰的雏形,莱芜城有“凤凰城”的美名。2000年12月,乡镇区划建制调整,原城市街道办事处与北孝义乡合并,取“凤凰城”之意,名为凤城街道办事处。自地级莱芜市建立以来,该处一直是莱芜市委、市政府和莱城区委、区政府两级领导机关驻地。

莱芜名村镇——凤城街道

淄博市淄川区城子庄

莱芜初置于汉代,县城始建于淄博市淄川区城子庄,《水经注》载:“城在莱芜谷,当路阻绝,两山夹道,有南北门,汉末有范史云为莱芜令。言莱芜在齐,非鲁所得”。民国《续修莱芜县志》载:“昔之莱芜治原山之阴,a今之莱芜治原山之阳矣”。公元704年,莱芜县治迁至旧嬴城。1172年迁至今莱城区政府驻地附近。莱芜县城的规模据嘉靖《莱芜县志》载:“莱芜旧土城周围十里,元至正间崩坏”。按地形来看,城墙东起东鸭子沟,西到西鸭子沟,南起汶水北岸,北至鹏泉街,长约3里,宽约2里,周长正好10里,土城墙尺寸不详,但土城墙易被雨水破坏,特别是元末农民起义,迫使元朝统治者北走,城墙失修,所以到了1353-1368年间崩塌。古时,城外建有池,南为汶河,是自然的城池,城北墙外有白天鹅水池等自然泉水和矿山季节雨水,水源充足,北水自然流进北城池和东西鸭子沟,成为很好的防御用的城外水壕。

莱芜名村镇——凤城街道

明嘉靖莱芜县城主要建筑布置示意图

金代城内的建筑布局不详,主要沿用宋代的莱芜监城建筑,元代时县署建筑不详。明代的莱芜城,据嘉靖《莱芜县志》载:迨国朝正德八年,知县卢秉彝甃以石,周围四里,高一丈五尺,东曰通齐门,西曰望岳门,俱临通衢,南曰临津门,当汶水之冲,池阔一丈八尺,深丈余。莱城规模此时基本定型,周长方4里(古时建城有定制,周长4里的城是县级城)。当时,城墙东至今胜利路,西至凤凰路,南至汶河,北至凤城西大街,墙较高,有东、西和南三门,分别叫通齐门、望岳门、临津门。城外有池。民国《续修莱芜县志》载:“知县傅国璧改建南门,直文庙正南,易名曰文明”。新建东、西、南各瓮城炮楼一座,北城上北极庙三间,垛口记七百六堵,人名之曰:铁城。民国八年,城西北隅墙圮数丈,北墙上亦裂缝,水灌循墙,铺砖及垣堞缺七八,西门望敌楼已久墟,南、东两门均颓塌过半,适土匪四起,境内受患络绎。邑人推举县总团总李增裕、县农会副会长何居安整饬一切,并拆建东、西、南三门各瓦房三间,备驻守。城上四角各添筑炮台一座。民国十五年,北城上北极庙改驻队所,墙外突筑炮楼焉,东门外曰东关,迤东、迤南皆居民,南门外迤东池,迤西曰南关,西门外曰西关,迤南居民,迤北池,北城外俱池,池丈八尺,深丈余,今平覆,均民居田耕矣。”此期的城上有炮台、炮楼,又称铁城。

明代城里的建筑据民国《续修莱芜县志》载:“东西门和南门形成丁形的街,以南门对街北琴堂为中轴线,建筑从南至北依次有南门、真武庙、宣化门、鼓楼门、仪门、戌石亭、大厅、改弦堂、正衙等,大厅三楹,原名琴堂,知县冯盛明改曰亲民。清康熙三年,知县钟国义重修,改曰如保亭,厅前有东西卷房,即吏、户、礼、兵、刑、工房,是办理公务的机构。琴堂东为主簿宅,西为典史宅,琴堂后,明代知县陈甘雨建改弦堂,后为知县宅,改弦堂后的正衙西建有西衙,东为东衙,在城西北角有申明亭、总铺、城隍庙、范公祠等,城东北角有儒学、布政司、按察司、预备仓,城西南角有旌善亭,知县傅国壁将城西北隅的演武亭改建在此,还有医学、阴阳学、府馆。在东西大街等处有较多的坊表和庙、祠等建筑,从以上建筑来看,县属机构设置较齐全,并以县大堂为南北中轴线,组成一个较大的古建筑群。

莱芜名村镇——凤城街道

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衙署(赵正堂据史料绘制)

莱芜古代矿冶业发达,矿冶管理机构也多次设于凤城街道办事处境内。后周太祖元年(公元951年),于境内置莱芜监,主管采矿冶炼,监址在今莱城区政府西侧。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在后周监址又置莱芜监,下置铜务冶、铁务冶,管理“三坑、十八冶”。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在县治西设铁冶都提举司。《寰宇记》载:莱芜监在莱芜县界,古铁冶之务也。管一十八冶,县监不相统。《泰安府志》载:“莱芜至道三年,增置莱芜监。”莱芜监是北宋时期的重要冶铁区,元丰年间(公元1083年前后),采冶者达数千人,与江苏利国监同为京东路两大冶铁中心。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并济南商山提举司,更名为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管辖宝成、通利、锟铻、元固、富国五监。仙人山《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管辖碑》还记载了宝成监、通利监、锟铻监的内部职务及任职人员,机构设置合理,分工明确。提举司衙署规模较大,据《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管辖碑》记载:有正殿三楹,后置寝殿三楹,东西廊房各五楹,有戏楼大门。正殿东为禹王祠,正殿西有官厅一座。厅之南为楼,以藏钱币。

莱芜名村镇——凤城街道

莱芜羊汤

凤城街道办事处羊汤馆颇多,以金家和马家羊汤最为有名。其中金家羊汤历史已逾百年,号称“中华第一汤”,属纯正绿色食品。金家羊汤加工制作考究,系选用莱芜山区放养的上等山羊,采用祖传特制秘方,全羊煮制而成。其特点:汤色乳白,肉质细腻,味道纯正,不腥不膻,鲜味爽口,营养丰富。它不仅是一道适口的美食,而且还有许多药膳功能,具有温中散寒、强筋壮骨、健脾养胃、滋阴壮阳、养颜美容、助消化、延缓衰老、增加抗病能力等作用。羊肉性温,是一年四季进补的最佳食品。2002年,金家羊汤被山东省旅游系统评为“山东省风味名吃”,并先后得到全国各项特色食品评奖活动奖项20余种,得到了省内外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现已陆续推出真空包装的全羊汤、羊蹄、羊鞭、全羊宴等系列产品,方便携带,可供游客选购,馈赠亲友。

莱芜名村镇——凤城街道

莱芜锡雕

此外,凤城街道办事处是莱芜锡雕的发源地及主产地,还是著名作家吴伯箫的故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