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从三大基本盘看千亿茅台全新品牌演化图景

从三大基本盘看千亿茅台全新品牌演化图景

夯基蓄能:千亿茅台的系统论

在一整套“茅台打法”中,全国经销商联谊会、供应商大会、集团年度工作会三大主题会议,无疑是茅台集团承上启下最重要的储能器和发动机,年度工作会信息量尤其丰富。

1月2日的2020年度工作会更是干货满溢。过去一年是茅台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时刻:一是市值超万亿,2019年3月29日,贵州茅台市值站稳万亿台阶;二是股价上千元,2019年6月26日,贵州茅台股价突破千元;三是营收过千亿,2019年12月31日,集团营业收入成功实现千亿目标。

会议透露,2019年茅台集团完成营业收入1003亿元,同比增长17%。

这组数字纯度极高,白酒收入占比95.2%。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保芳会议现场给出令人感慨的等式:“千亿=基础+努力”。“基础”是建厂以来数十年间全体茅台人的长期奋斗,“努力”是今天的坚持和拼搏。他说,千亿功劳不仅属于在座的茅台人,也要记在曾经为茅台做出重大贡献的退休员工身上。

茅台集团为自己归纳了2019年十件大事,一是茅台酒生产质量全面向好;二是专项整治与营销改革扎实推进;三是“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有序实施;四是部分子公司发展和环保、安全短板逐步补齐;五是“国酒茅台”商标迭代升级;六是“双十”到“双五”品牌瘦身;七是“文化茅台”建设起步探索;八是茅台研究院挂牌运行;九是明确提出“基础建设年”;十是启动了有机高粱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十件大事既有对诸多积存隐患的清理,更有管理创新的系统性顶层设计,新的治理体系逐步健全,治理效能逐步释放。

对于2020年,会议透露预期目标为营业收入1100亿元,同比增长10%。

李保芳强调这个指标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提前半年充分筹划,各项指标都反复推敲。他说:“客观上讲,2020年茅台是有能力延续高增长的,但根本上看,一个品牌能否行稳致远,不是看拔得多高,而是看做得多实。”

茅台注意力转向的战略诉求,是在千亿高位之上稳住身形,从系统论出发,发现问题、破除障碍,有效化解持续多年高速增长带来的潜在风险,消费迭代背景下重塑品牌气质,谋求卖方格局下的服务突破,直面茅台品牌演进带来的挑战。

2

三大基本盘:千亿茅台的演化逻辑

晋级千亿台阶,茅台的基本盘越发清晰。

首先是制度红利。国企身份和党建文化赋予了茅台极高的定力,在过去一年中,面对班子调整、专项整治、营销改革等重大挑战,茅台始终不乱不垮,稳步求进。

二是匠心红利。茅台的底牌,是“成千上万的工匠”,和数十年如一日的匠心坚守。实际上,2019年茅台取得了近五年来最好的产质量成绩,基酒产量高于近30年来的历史平均水平。

由匠心坚守推导而来的品牌外溢,不仅仅让茅台酒完成“国酒”商标迭代后,依然在全球市场呈现为“一瓶难求”的卖方格局,也让习酒窖藏、茅台王子酒等迅速成长为40亿级大单品,习酒省外市场占比达到65%,挥手作别“黔字号”,由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转化,持续丰满茅台家族大单品矩阵。

前两者经年累积,业已构建为茅台的第三种基本盘,即是规模红利。

过去百亿增量对于茅台是跨越式发展,而今则是常态化的理性演进。

在茅台集团的2020年工作规划中,即便是“留有余地”的1100亿预期目标,仍然意味着97亿的增长规划数,比茅台集团2008年的销售收入93亿元还多。

要看到整个白酒行业,年度营收超百亿的企业不足十家。

资产赛道上茅台同样在加速,2019年末12项基础建设项目同步开工,揭幕600亿基建宏规,2020年“十三五”中华片区茅台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则将迎来竣工,令资产超2000亿的“茅台航母”,在产能和储能两大环节上,形成熨平产业周期、持续获取优势的强大能力。

当日公布的“基础建设年”实施细则中,显示出茅台对持续夯实基本盘的强烈认知。一个关键词是“人”,一个关键词是“事”,通过这两个抓手,对团队建设、企业效率、环保机制、产业基建等5大问题形成突破,推动企业能力持续进化。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强调,要健全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战略引领工作体系、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市场管理工作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创新管理工作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等7大体系,同时切实增强“切实增强企业治理能力、统筹协调发展能力、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产品品牌塑造力、人才核心竞争能力、企业创新发展能力、重大风险防控能力”等7大能力。

三大基本盘进而凝聚为茅台的文化聚合力。始于2019年的“文化茅台”,已经迈进到定性和落地的关键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李保芳日前发表署名文章,再度深入诠释文化茅台内涵,力求引导团队从“文化茅台是什么”向“能为文化茅台做什么”转变。

3

多支点驱动,千亿茅台的新格局

市值过万、股价过千、营收千亿之后,茅台危机感强烈,降底盘、强动力,对于刚刚完成赛道转换的茅台,需要更加平衡和充分的驱动体系。

对于习酒,李保芳现场提出重大要求:2020年营收破百亿,实现省外市场占比70%,2024年和郎酒拉平。

李保芳表态说:“扶上马,送一程,集团要千方百计支持习酒做到这一点。”

当日会议上午的子公司汇报环节,李保芳的自由点评,意外将会场气氛带向高潮。

正是茅台“家庭会”的缘故,李保芳的点评很放松,也倍显真诚,句句入心,直指痛点,也不乏感人肺腑的关照。

这是茅台独特的“家庭”氛围。

实际上,从营销打法到公益建设,各种好的经验不断丰富“茅台家风”,既有一企一策的灵活性,也有“大茅台”的一盘棋思维,多支点推动茅台集团平衡充分良好发展,形成千亿格局的美好图景。

2019年整个茅台集团都获益良多。2019年习酒公司营收增长40%,酱香酒公司破百亿,葡萄酒公司营业收入增长38.7%,循环产投公司有效处置历史遗留问题,实现“酒、气、肥”三大项目全面投产,技开公司、保健酒业公司加大自主品牌培育,茅台醇、茅台不老酒双双过亿,生态农业公司步入正轨……在此基础上,茅台加速推进品牌瘦身,从“双十”向“双五”迈进,进一步提升集中度,力求实现子公司单元的高质量转化。

1月2日的年度工作会上,茅台高层提出,鉴于白酒生产链条越来越长,涉及多个环节,增加了质量品控风险,只有整个生产、储运、分发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均保证严格闭环思路,才有可能规避各种问题。对系列酒必须实现闭环,其他子公司必须做到严管。

合理处置“开放”与“闭合”的逻辑关系,成为茅台集团多支点战略的全新哲学内核。

茅台在相关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正是“闭环”思路的体现。

对于电商渠道利用,茅台当日再度重申,不会完全依赖于外部渠道,年内会成立新的电商公司。

实际上,包括金融公司、茅台学院等全新板块在内,茅台越来越构建为丰满的品牌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上,高位发展的茅台,对速度、基础和战略都有不同理解。

需要注意到的一个背景,是中国超大规模的供需能力,正在酝酿新的世界一流消费品牌,而站上千亿的茅台,比想象中更扎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