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作为自诩对环境适应能力最强的一撮人,互联网人对线上办公的挑战一直是不屑的: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 平时就全天待命,也没少在家办公,线上办公怕个啥,干就完事了!”


没办法,互联网人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但这次全民开启“ 云办公 ”模式后,却一个个狼狈不堪,苟了起来。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毕竟大家平时线上办公也就一个人在家,现在可是全民在家办公,饭得做、娃得带、屎得铲,爹妈喂的也得吃,能跟平时一样么?


于是大家发现了:原来朴实无华换个词叫做灰头土脸,枯燥可能是对着摄像头无语凝噎。


大家不都一样嘛▼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比起我们经历的这一周鸡飞狗跳,国外一家科技公司 Gitlab 早在八九年前就开始了全员线上办公


Gitlab 和全球最大的同性交友网站 Github 一样都是代码托管平台,只是 Gitlab 更多是面向企业。到目前为止,他们一共有 1179 名成员,来自世界 67 个不同国家,公司市值高达 27.5 亿美元。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至于为什么 Gitlab 要实行全线上办公呢?毕竟这一周体验下来,大家可算清楚体会到了线上办公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这就不得不提他的两名创始人,来自乌克兰的程序员 Dmitriy Zaporozhets 和荷兰小哥 Sid Sijbrandij 了。


Gitlab 的两位创始人,左边是 Dmitriy ,右边是 Sid▼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2011 年时,在乌克兰一家咨询公司上班的 Dmitriy 因为公司不肯花钱买更好的代码共享平台,于是自己直接写了一个,并把这个平台 Gitlab 免费开源出去。


荷兰小哥 Sid 在一个叫 Hacker News 的网站上看到了介绍 Gitlab 的文章,觉得很有搞头,于是给 Dmitriy 发了一封邮件,希望能一起借助 Github 创办一家公司。


两人一拍即合。没过多久,Dmitriy 就辞掉了工作准备和 Sid 合伙干,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Dmitriy 提供给 Sid 小哥个人形象照,墨镜挡住了半个脸▼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公司都还没创,就要跑到 2200 公里外的另一个国家,心里还是有点小慌的,更何况 Gitlab 本身就是帮助程序员们远程协作的,为什么他们不能远程办公呢?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权衡再三,两人决定呆在各自的国家,远程办公


不过这导致了后续员工在入职后发现:欸?怎么大家都是宅家线上办公的?那我也宅一个为敬?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于是 Gitlab 就在线上办公的路上越走越远,走出了风格走出了水平


Sid小哥在 Gitlab 全球总部接受采访,常驻办公的只有他自己▼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虽说对人员素质有要求,但是 Gitlab 也发现了远程办公许多好处。


对个人来说,时间上很自由了,甚至你可以全年都在旅行,旅行到哪办公到哪。还省了大量通勤时间,员工有一定自制力的话,效率比去办公室还要高


Gitlab 日常办公就是这个画风▼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对企业来说,线上办公的成本更低。写字楼租金、员工安家费、高收入地区的用人成本,这些都是钱呐。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而且线上办公应对突发事件也更灵活。员工分属不同地区,哪怕今天什么地方出个什么事,也不会出现整个团队团灭的情况。


为了将线上办公进行到底,Sid 小哥还发布了《 全远程宣言 》▼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Gitlab 在 17 年时曾发生了一次重大事故:熬夜工作的运维工程师手滑删掉了 310GB 的数据库资料,Gitlab 果断在推特上发布声明,并让几名在线办公的员工在油管直播数据恢复过程


在恢复完数据之后,Gitlab 还做出了检讨总结,客观的分析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方案( 甚至都没开除手滑的那哥们 ),全程透明的像网友都是他家股东一样


Gitlab 工程师在油管上直播恢复数据▼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这种积极透明地处理方式也为 Gitlab 的这次失误挽回了不少用户,在油管和推特上也收获了大把点赞。


当然,为了以后不犯这种错误,也方便员工更好地线上办公,他们还直接“ 开源 ”了自己的员工手册

,并不断的在上面更新线上办公遇到的问题。


员工手册已经从最初的 90 万词迭代到了到现在 3705 页 166 万词▼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在员工手册上,他们明确了线上办公的规范,比如如何请假、办公时怎么交流,用什么线上办公软件,员工的奖惩制度等等。


比如说,如果一个问题如果超过三次文字对话没有解决,应立即发起视频通话。毕竟视频通话交流比文字更容易解决问题。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Gitlab 还在员工手册中明确了他们要什么样的员工,并且拒绝招聘外包公司和猎头公司。如果有外包公司或猎头发邮件给 Gitlab,

他们会直接回复下面这段和原文链接,并欢迎对方把 Gitlab 拉黑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团队合作培养默契也是必要的,所以 Gitlab 给员工每天 1.5 个小时的“ 虚拟咖啡时间 ”,用来互相沟通、交流感情。


甚至他们每年还会举行两次大型面基活动:把全球的员工召集到一个地方,连开一周的 party


2016 年 Gitlab 的“ 面基 ”峰会▼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估计差友们看到这心情和表弟是一样样的,为什么 Gitlab 线上办公就是风生水起,我们怎么就成了线上表情包呢


“爸 ,你哭啥 ? ” ▼

一千个在家办公的人,撑起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


为了体面地线上办公,表弟这几天也是在努力学习 Gitlab 的经验,最近大火的线上办公软件,也为了更好地让我们宅家工作,一个个加班加点的疯狂迭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