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中途島海戰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向,日軍究竟是如何失去優勢的?

1942年4-6 月,盟軍和日軍在一系列海戰中發生激烈交鋒,其中在中途島進行的大海戰是一次決定性的較量。

日本在襲擊珍珠港和攻陷緬甸和菲律賓的戰役中,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幾乎毫無阻礙。日本至此已經建立了一個幅員遼闊的帝國,並幾乎實現了所有自然資源的自給。此外,圍繞日本本土周圍形成的防衛圈也似乎到了堅不可摧的程度。在戰爭勝利的鼓舞下,包括首相東條英機和珍珠港大捷後地位顯赫的山本五十六在內的日本軍國主義者得意揚揚、趾高氣揚,他們要求建立更加偉大的海戰軍事功勳。

現在的問題是,日本應當集中力量進攻什麼地方?軍部許多人認為日本下一步應當進攻蘇聯或印度,而更多傾向海軍的人士則認為日本應當進攻英國控制的錫蘭(今斯里蘭卡)和澳大利亞的莫爾茲比港,或者是攻佔美國的中途島。

正當日本在策劃下一步行動計劃時,太平洋上的盟軍部隊也正開始集結,準備對日軍發動進攻。


中途島海戰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向,日軍究竟是如何失去優勢的?

▲ 美軍維修人員正在檢修停在航母上的飛機。


相對於日軍來說,尼米茲和麥克阿瑟所率的美軍明顯處於劣勢。美軍航母艦隊被一分為二後,現在的太平洋艦隊只有4艘航母,力量還不及日本艦隊的一半。此外,不管從哪方面說,日軍的戰機和飛行員都比美軍有優勢。日軍的飛行員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兵,而美軍飛行員皆為新手。日軍的“零”式戰機既機動靈活,又有實施致命打擊的能力。另外,艦載魚雷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是日軍作戰的“撒手鐧”,而美國海軍普通的“野貓”式戰鬥機根本無法與“零”式戰機相抗衡。美國的“掠奪者”式魚雷轟炸機速度太慢,還常常投不準魚雷,幾乎沒有太大作用。美國最精良的武器當屬“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它能精確命中並致敵於死地。但是美國人對航母作戰的戰術技巧仍是初學,所以在打擊敵方海軍時,最初過分強調魚雷轟炸,而常把俯衝轟炸作為事後的戰術補充。


中途島海戰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向,日軍究竟是如何失去優勢的?

▲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野貓”飛機從太平洋上的基地起飛,勇敢地投入戰鬥。這張照片顯示的是1943年7月一架飛機被從炸塌的珊瑚礁掩體裡面拖出來。


由於美軍力量十分有限,遵照美軍海軍參謀長厄內斯特·金上將的指示,尼米茲命令美軍進攻日軍目標時採取“打了就跑”的戰術。3月10日,從“約克城”號和“列剋星敦”號航母上起飛的美軍飛機對駐守新幾內亞島的萊城和薩拉莫阿的日軍發動了一次空襲。這次空襲很成功,儘管美軍魚雷不夠,但還是擊沉了日軍4艘艦隻,並炸壞了9艘其他艦隻。


中途島海戰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向,日軍究竟是如何失去優勢的?

▲ “龍驤”號是日本海軍建造的最後一艘輕型航母。


井上大將對美軍的襲擊感到非常震驚,所以日軍決定推遲進攻新幾內亞的行動,篩選考慮他們的作戰計劃。最後,山本贊成先引出美國艦隊在中途島較量之後,再對新幾內亞島發動攻擊。

5月6日,美軍和日軍在珊瑚海打成了平手,日軍損失飛機77架,1074名士兵死亡,另外還損失了一艘輕型航母“祥鳳”號。美軍損失飛機66架,543名士兵死亡,另外損失了“列剋星敦”號航母。但這次戰鬥對美國來說不啻為一場勝利,因為美軍挫敗了日軍進攻莫爾茲比港的企圖,打破了日本不可戰勝的神話,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取得了心理上的勝利。更重要的是,日軍“瑞鶴”號和“祥鶴”號航母損失了許多架飛機,使它們無法再參加即將到來的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海戰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向,日軍究竟是如何失去優勢的?

▲ 在救生艇上的“列剋星敦”號航母的倖存者正在靠近旁邊的救援船。在這次海戰中,該艦上有216人死亡。


山本對珊瑚海戰鬥的結果很不滿意,但他仍然認為沒有必要為和美國太平洋艦隊在中途島海戰的結果擔心。“瑞鶴”號和“祥鶴”號航母雖然不能再參加這次海戰了,但日本人認為,他們在珊瑚海已擊沉了兩艘美軍航母,這樣就海空軍力量而言,勝利的砝碼仍在他們一邊。山本大將的作戰計劃非常周密,他要求幾乎每艘日本特混艦隊的艦隻都要參加這次海戰。這支日軍艦隊共有11艘戰列艦、8艘航母、22艘巡洋艦、65艘驅逐艦、21艘潛艇和200多架飛機。這支規模龐大的日本艦隊兵分16支,進行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佯攻行動,這些佯動行動到攻佔中途島時達到高潮。攻佔中途島將使日本的防衛警戒圈向外擴展到很遠的地方,並可阻止美軍任何新的對日本本土的空中轟炸行動。更重要的是,受到襲擊的美軍會對令人震驚的損失做出強烈反應,他們會立即從珍珠港趕到作戰海域。由於無法辨明日軍多次進攻的真實意圖,美軍艦隊勢必分散兵力,那樣的話,美國人的小命就落在了此刻正整裝待發的日軍航母編隊手中。奪取中途島將最終實現山本夢寐以求的海戰大捷。


中途島海戰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向,日軍究竟是如何失去優勢的?

▲ 隨著戰事的推進,日本人發現可供飛機起落的航空母艦數量越來越少,“零”式飛機更多地要從陸上基地起飛。


日本動用了一支擁有兩艘航空母艦力量的艦隊,首先向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中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發動攻擊。日本人希望這次進攻會把此地的美國空軍拴在那裡,並給日軍進攻中途島製造佯攻的假象。然後第二天,在南雲大將指揮下的擁有4艘航母的主力艦隊就可對中途島發動空襲。在削弱了美軍的抵抗力和士氣之後,再由另一支攻擊艦隊從西南海域靠近該島。由山本大將本人親自指揮主力部隊,帶領3艘戰列艦和1艘航母,向西航行480多千米,停泊在中途島和駐有美軍的阿留申群島之間,等待機會和美國艦隊的普通船隻進行一場傳統的海戰。雖然山本的部隊被分成了幾支,處境危險,但他仍然堅信可以憑藉突襲而出奇制勝。日本艦隊雖離夏威夷很遠,但特遣艦隊極有可能暴露。在攻陷阿留申群島和中途島以後,這支龐大的日本艦隊才可能集中兵力殲滅美軍。天上有海上飛機偵察巡邏,水下有夏威夷周圍的潛艇掩護,山本確信,此刻這支美軍艦隊已起錨出海,這樣日軍就能為即將到來的大海戰作充分的準備。


中途島海戰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向,日軍究竟是如何失去優勢的?

▲ 1939年4月,剛竣工不久的“飛龍”號航空母艦正在進行海上試航。


然而,奇襲中途島對日本方面並不利。因為新的密碼本遲遲不能送到日軍各支部隊手裡,所以美軍解碼人員仍有時間破譯日本海軍的許多電報。不過他們並不能確定日軍的攻擊目標是不是中途島。這時解碼小組的主要成員、指揮官羅徹福特少校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揭開“AF”島面紗的惑敵之策。中途島的美軍司令部為給日軍設一個陷阱,向外發報說:島上的蒸餾水廠機器壞了,此刻島上缺乏淡水供應。第二天,日軍情報部門截獲了這份電文,立即向大本營發出密碼電報,報告“AF”島缺乏淡水的消息。尼米茲和金將軍現在確信,日本準備進攻的目標就是中途島。到5月24日,羅徹福特少校已憑直覺推斷出,日軍將於6月3日進攻阿留申群島,另外他還準確地預測出日本進攻中途島的確切時間,以及日軍進攻部隊的組成情況。

金上將和尼米茲認識到,現在突襲對自己一方有利,他們決定動用部署在該地區的大部分美軍守衛中途島。美軍“大黃蜂”號和“企業”號航空母艦此刻已經重新加滿了油,準備出發。這兩艘航母的指揮官哈爾西上將因患了嚴重的皮炎已離開該艦隊,雷蒙德·斯普魯恩斯上將——這位航母大戰的新手被派來指揮這支美軍艦隊。另外,尼米茲還派弗萊徹將軍在斯普魯恩斯將軍的全權指揮下擔任這支艦隊的司令。除了“大黃蜂”號和“企業”號這兩艘航母,美軍另外還有一艘航母——“約克城”號。該艦在珊瑚海戰鬥中曾遭到損壞,於5月22日駛進港口,停泊在幹船塢內,現已修復。這3艘航母將停泊在距離中途島480多千米的東北海面上等待日軍艦隊的到來,加上中途島上的陸基飛機,美軍現在與南雲忠一所率的日本進攻部隊力量已經大抵相當了。最終,如我們所知的,勝利的天平將倒向了美國一邊。


中途島海戰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向,日軍究竟是如何失去優勢的?

▲ 1941年,新建成的航空母艦“大黃蜂”號進行海上試航。該艦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前幾周加入現役,1942年3月離母港赴太平洋地區執勤。


在中途島海戰中,日本共損失了4艘航母和1艘巡洋艦,這些是他們稱霸海上的核心力量。更糟糕的是,日本損失了322架飛機和富有經驗的飛行員。這些經過嚴格訓練的飛行員能力超群,曾一度使日本佔據了空中優勢。但在這以後,日本飛行員的訓練就很差了,日本的空中優勢逐漸地讓位給美國人。美國開始讓他們有戰鬥經驗的飛行員做教練,培養了一大批新飛行員。

而更重要的是,中途島海戰結束了日本長久以來的優勢局面,恢復了太平洋上美日海軍力量平衡的態勢。至此,太平洋戰爭進入新的階段。


中途島海戰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向,日軍究竟是如何失去優勢的?

▲ 中途島海戰中,“約克城”號上的船員與水兵。當時,該艦已開始傾覆。這艘龐大的航母實際上沒必要棄船。它的沉沒使美軍在中途島取得的勝利多少打了折扣,但這次海戰的確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

(全文改編、摘錄自《落日:日本帝國的覆滅 》一書)

中途島海戰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向,日軍究竟是如何失去優勢的?

中途島海戰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向,日軍究竟是如何失去優勢的?

《落日:日本帝國的覆滅》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力急劇上升,內閣掌握了實權,軍部把持了內閣。在爭奪亞洲殖民地過程中日俄戰爭爆發,日本打敗了俄國,奠定了日本在國際的地位。一戰後日本作為戰勝國獲得了德國在亞洲的諸多權利。上世紀30年代,趁西方經濟大蕭條無力顧及亞洲,日本軍界打破了國際條約限制,開疆擴土,把目標對準了中國……本書涵蓋了二戰中偷襲珍珠港、杜立特空襲、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瓜島爭奪戰、萊特灣海戰等眾多經典海戰,用獨具特色的全綵插畫、歷史檔案、特寫照片展示更加真實的戰爭歷史,揭示了日本帝國的覆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