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武夷山市上梅鄉:巧用“雙聯雙評” 護航疫情防控

武夷山市上梅鄉:巧用“雙聯雙評” 護航疫情防控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梅鄉黨委迅速響應上級號召,強化黨建引領,巧用“雙聯雙評”機制,築牢疫情防控“堡壘”,凝聚全鄉11個行政村55名黨員村幹部、464名普通黨員和3675名村民戶代表的強大力量,全體黨員帶頭服務群眾履職盡責,群眾支援黨群合力共克時艱,做到全覆蓋、不遺漏。

紅色談心人,架起幹群“連心橋”

“張老,提前祝你生日快樂,兒女們想替長輩舉辦壽宴熱鬧熱鬧,實屬一片孝心,但是當前疫情嚴重,為避免人員交叉感染,換種方式慶祝也是可以的,您老身體健康,就是子女最大的孝心、最大的心願。”上梅鄉荷墩村黨支部書記張貴良正在聯繫戶張某家中走“親戚”、談心拉家常。

“謝謝你前來提醒,沒錯,我們要對親朋好友的身體健康負責,不舉辦酒席沒有遺憾,只要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就行了。”張某是上梅鄉荷墩村村民,今年正好70歲,按照鄉村的習俗,兒女們本打算給老人舉辦一場熱熱鬧鬧的壽宴,以表孝心,但村黨支部書記張貴良上門給他們宣傳了政府防控疫情舉措之後,張老積極響應黨委政府號召,主動提出取消壽宴,他的決定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武夷山市上梅鄉:巧用“雙聯雙評” 護航疫情防控

張貴良到群眾家中勸導取消舉辦宴席

武夷山市上梅鄉:巧用“雙聯雙評” 護航疫情防控

張貴良拿著喇叭繞村宣傳防疫知識

紅白事可能成為疫情傳播的“定時炸彈”,為更有效落實暫停舉辦紅白事等集體聚餐活動工作,上梅鄉黨委以“雙聯雙評”機制為抓手,倒逼領導幹部、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通過相互走訪、電話溝通、微信交流等方式與群眾充分談心談話,耐心解釋現在不能辦宴席的原因,並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解開群眾心結,號召大家摒棄傳統觀念,這種做法取得村民們的理解和支持,截止日前,共成功勸導紅白喜事簡辦或延辦36場,勸阻群眾聚眾打牌、聚會等集體性活動50餘場,取消圩日13場。

紅色排頭兵,織密病毒“防控網”

“年底我們剛回村,一開始登記的時候只上報了我和妻子的信息,但是村支部書記反覆、詳細地向我瞭解一家人的返程情況、耐心解釋相關防控知識後,我才意識到疫情的重要性,趕緊把兒子的回程軌跡也一併上報,並自覺做好居家隔離。”上梅鄉首陽村溫州返鄉人員丁某口中說的支部書記,就是首陽村黨支部書記左承基。

由於早年在溫州務工經商過,左承基對較多溫州等地務工返鄉人員情況比較熟悉,於是他主動承擔起聯繫這類人員的工作,帶領村“兩委”幹部放棄假期,每日逐家逐戶反覆進行信息確認和登記。“我們運用好‘雙聯雙評’機制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對重點人員進行掛鉤聯繫,落實健康管理,更能全面、準確掌握相關人員的信息,進一步提升防控力度。”左承基如是說。

武夷山市上梅鄉:巧用“雙聯雙評” 護航疫情防控

左承基與返鄉聯繫戶電話聯繫,並做好信息登記


武夷山市上梅鄉:巧用“雙聯雙評” 護航疫情防控

左承基為群眾宣傳防疫知識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上梅鄉黨委用“雙聯雙評”機制壓緊壓實摸排責任,吹響黨員戰“疫”集結號,一方面配合村裡一同對所有湖北及南平市外返鄉人員開展摸排、登記在冊,併發放《健康聯繫卡》,簽訂承諾書,將防疫工作融入網格、落到人頭。另一方面,在進村處全部設立卡口,由黨員志願者負責把守,落實專人值守,對過往車輛逢車必查、逢人必檢,認真做好登記,減少人員流動。

紅色傳播者,確保宣傳“零距離”

“勤洗手、不聚集、多通風,出門戴口罩……有什麼情況第一時間告訴我。”上梅鄉翁屯村黨員楊仁貴正在與聯繫戶袁某微信視頻通話,宣傳防疫知識,瞭解其每日身體狀況。春節前,患有胰腺炎的楊仁貴因病情發作第三次入院,在病房住了15天,其中3天是在ICU病房度過的。村幹部考慮到楊仁貴大病初癒,身體需要休養,當詢問是否需要其他人代其開展工作時,卻被他拒絕了。回到家中,楊仁貴也沒閒下來,通過手機微信、電話等方式,仍然堅持每天聯繫戶代表,為他們解讀本地化方言版防疫順口溜,並囑咐大家做好防疫保護措施。

武夷山市上梅鄉:巧用“雙聯雙評” 護航疫情防控

武夷山市上梅鄉:巧用“雙聯雙評” 護航疫情防控

▲楊仁貴與聯繫戶電話聯繫瞭解近況

這是上梅鄉依託“雙聯雙評”開展防疫宣傳工作的一個縮影,為打通疫情防控宣傳‘最後一公里’,將防疫知識送到每家每戶,上梅鄉黨委結合實際、創新形式,充分發揮黨員聯繫群眾的組織優勢,線上組織黨員召開視頻會議,部署、宣傳防控防疫內容,線下黨員主動召集村民、志願者利用“村村通喇叭”“方言廣播”“紅黑榜”等載體,把疫情資訊、防控科普等內容不斷送到村街巷尾、田間地頭,引導村民不信謠、不造謠、不恐慌,做到宣講方式上求“活”、宣講語言上求“土”,宣講內容上求“實”。

紅色服務員,爭做群眾“貼心人”

“周叔,這是你要的肉,改天還需要買啥,就跟我說,現在我們是‘親戚’了,我就是你‘兒子’了。”上梅鄉上梅村黨員吳仁剛打電話給聯繫戶周某說,隨即將買好的菜送到了家門口。

“王哥,我今天會從城裡進來,需要給您帶什麼嗎?”“吳叔家需要的2袋化肥買好了……”吳仁剛每天都在與自己的聯繫戶確認購買所需的生活物資,“村民都很配合工作,自己在家不出來,缺少了生活用品,我就幫他們購買,這些小事是我能做到也是應該做的。只要有群眾‘點單’,我們就會‘接單’。”像吳仁剛這樣變身“代購員”的村黨員,在上梅鄉還有很多很多。

武夷山市上梅鄉:巧用“雙聯雙評” 護航疫情防控

武夷山市上梅鄉:巧用“雙聯雙評” 護航疫情防控

武夷山市上梅鄉:巧用“雙聯雙評” 護航疫情防控

▲吳仁剛為村民群眾進行代購

自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為減少人員流動,上梅鄉黨委堅持“既要防控疫情,又要關注民生”,通過“雙聯”積極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各村黨支部均成立“代購志願服務隊”,黨員化身“代購員”,提升服務能力,積極幫村民解決生活困難,通過貼心服務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使管控工作得到了群眾的積極支持和配合。

本文源自老區上梅

更多武夷山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武夷山"(ID:zizaiwuy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