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毕业找工作很迷茫,怎么办

问:”我大学毕业一年,因为没有规划过人生和职业,所以很不知所措。现在很迷茫,不清楚自己应该去做什么。目前觉得对这家公司或者这个行业兴趣不大。请问有没有什么建议或者指点。“

答:”没有谁的人生是规划好的,这样也太无聊了。迷茫是好事,说明在等待突破。“

认同感

这里的认同感指自我认同感,即关于: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答案。这个答案不是生下来就有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每个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得到的。

James Marcia 的自我认同感发展理论认为,在职业方向上的自我认同感,状态可以通过两个维度来描述:探索水平、认同水平。

认同感获得:充分探索,充分认同

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充分探索过一些可能的行业后,高度认同其中某一个。但事实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看法是会变化的,这个状态也只是阶段性的,不是一劳永逸的。

认同感早毕:尚未充分探索,却已充分认同

这个听起来有点像绝经,是指未经过充分探索就过早认定了某一个选项,于是停止了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但很多时候,我们很难说一个没怎么充分探索过但热爱当前职业的人就是早毕,这个判断还是要靠自己来下。

认同感扩散:尚未探索,尚未认同

从未探索过,也没想过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这是所有状态中最糟糕的一个,基本上处于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状态。

认同感延缓:正在充分探索,尚未充分认同

还在探索,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很迷茫。也就是你现在的状态。

毕业找工作很迷茫,怎么办

很多人说心理学都是废话,上面描述了半天的现象,然后呢?给不出解决的办法。

因为个体差异太大了,就算我们知道你处在认同感延缓的阶段,也未必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办。只有大方向上的建议,多尝试多探索,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点。

可是怎么找呢?说下我自己的办法,不一定对,供你参考。

毕业找工作很迷茫,怎么办

从无到有:一维兴趣“点”

也就是找出自己喜欢的。不是说最喜欢的,而是挑选出那些都比较喜欢的一类事 ,供下一步筛选。但一定要喜欢。工作后你每天至少有8小时,也就是一天生命的3/1是和这件事绑在一起,去掉睡觉的8小时,算上加班和路上的时间,你的生命几乎有2/3都和工作无关。如果这件事你不喜欢,必然会非常痛苦。

点动成面:二维优势“面”

从前一选项中找自己擅长的。不是说最擅长的,而是从所有喜欢的是事里,把最不擅长的去掉,剩下最擅长的。很多事谁都喜欢,但不是谁都能做好。比如一直想成为虎躯童颜的哪吒,可是自己的脸长得太老了,后天也无法弥补,只好放弃。

很多鸡汤让你拼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其实是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不过浪费也无所谓,所有杀不死你的苦难都会让你更强大。但是,所有杀不死你的苦难也会让你更衰老,人生苦短,自己权衡即可。

面动成体:三维金字“塔”

从前面剩下的选项里,找钱多的。我们都说,追求梦想,可以不计得失。可是康师傅泡面不会因为你有梦想,里面的牛肉就多一些,人总是要生活额。

强调梦想的意义在于,让你不要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不要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因为金钱而迷失了方向。可是我们经过前两轮的筛选之后,剩下的所有事情都是你真正喜欢并且真正擅长的,如果同时钱又多,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喜欢的的事,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或者喜欢的是都不擅长,又或者擅长的是根本不值钱。怎么办?

这个时候,其实你可以反过来。反正如果当喜欢的、擅长的、钱多的这三个条件一筛选,发现是个空集,那你还怕什么?直接去找钱多的就好了,什么钱都就做什么,从钱多的事里找自己不算笨的,从不算笨的事里找自己不讨厌的,一样的效果。慢慢的,你再重新选择。反正活着就是无限的选择,总会有一条路走的通。

可万一所有的路都走不通怎么办?

死路一条也是路啊,怕什么。

迷茫是好事,说明还有机会迷茫。

迷茫是年轻,而年轻是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