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許世友死後埋在母親身邊,其實是受了這位開國中將的啟發

關於許世友,大家應該都知道一個故事,就是他在生前曾向中央申請,生前盡忠,死後盡孝,希望自己死後能埋在母親身邊,陪伴母親。

這個故事非常有名,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許世友這個想法,是受到了開國中將吳克華的啟發。

許世友死後埋在母親身邊,其實是受了這位開國中將的啟發

吳克華是江西弋陽人,家境本來還不錯,但後來父親病逝,家道中落,吳克華只能跟著母親相依為命,受盡了地主老財和家族勢力的欺負。

1928年,他的家鄉鬧革命,吳克華也想參加,但有人說,你母親就你一個兒子,她怎麼捨得你去打仗?沒想到,吳克華的母親卻對他說:“你去參加革命吧,娘支持你,為咱窮人爭口氣。”

就這樣,年僅15歲的吳克華就參加了革命,漸漸在紅軍的隊伍打出了名氣。

後來,國民黨反動派聽說吳克華的母親還在弋陽,就把她抓起來,給她兩個選擇:“一、寫信給吳克華,讓他投降,你要什麼有什麼;二、人頭落地。”

母親冷笑道:“克華參加紅軍就是為了殺你們這樣的壞人,讓我寫信,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反動派惱羞成怒,最終將吳母殺害,還把她的頭懸掛示眾。

幾天後,紅軍攻克了吳克華的家鄉,吳克華髮現母親已身首異處,跪在地上號啕大哭。

許世友死後埋在母親身邊,其實是受了這位開國中將的啟發

因戰事緊急,吳克華把母親簡單下葬後,就離開了家鄉。臨行前,吳克華在母親的墳前磕了三個頭,說:“兒子去為窮人打天下,等成功之後,兒子就回來陪伴您。”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吳克華跟著周公去了上海做抗日宣傳工作。

許世友擔任膠東軍區司令後,缺少一名副司令,上級就給了許世友一個名單,讓他挑。許世友看了一眼,推開說:“除了吳克華,我誰也不要。”

消息傳到上海後,周公經過考慮,說:“吳克華和許世友是生死戰友,一起合作有利於開展山東抗日局面。”於是,吳克華就去了山東,成為許世友的副司令。

1942年初,膠東軍區司令部需要轉移,離開前,司令部所在的村子有16位母親把自己的兒子領到司令部,想讓他們跟著走,許世友和吳克華也欣然同意。

在開會時,吳克華講述了自己母親的故事,最後動情地說:“我已經決定了,如果我哪天犧牲了,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把我葬在母親的身邊,好好陪伴母親。”

許世友死後埋在母親身邊,其實是受了這位開國中將的啟發

這句話,也深深打動了許世友,這才有了死後葬在母親身邊的想法。

大家都知道,後來許世友實現了自己的願望,遺體被送回河南老家安葬,那麼,吳克華有沒有實現呢?

答案是沒有。

至於原因,就要說到遼瀋戰役時期的塔山阻擊戰了。

1948年10月10日,著名的塔山阻擊戰打響了,擔任主力的,就是吳克華的東北野戰軍四縱。戰前,吳克華下了鐵令:“不惜一切代價,阻敵於塔山之外!”最終在四縱將士們的拼死力戰下,我軍取得了塔山阻擊戰的勝利,斃敵7000多人。

但是,四縱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共犧牲了3000多人,長眠在塔山。

許世友死後埋在母親身邊,其實是受了這位開國中將的啟發

吳克華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這麼多兄弟們長眠在塔山,也讓吳克華時刻惦記著,因此,在吳克華將軍病危時,特地對家人說:“每當想起塔山阻擊戰犧牲的戰友們,我心裡就非常難過。我死後,就把骨灰撒往塔山,跟戰士們做個伴吧。”

1987年2月13日,吳克華在廣州病逝,家人按照他的遺願,將他的骨灰千里北上,安葬在遼寧塔山,陪伴當年犧牲的戰友們。

當然,家鄉的人也不會忘了他,特地在吳克華母親的墓地旁邊,建了一座吳克華將軍紀念亭,樹立著吳克華的塑像,也算實現了吳將軍陪伴母親的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