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蛤蟆街原是吃蛤蟆、買蛤蟆的地方;繫馬樁是綁馬的,相當於現在的停車場;筷子巷可不是賣筷子的地方,而是與人丁興旺有關.......作為“老南昌”,你也許熟知這些地名,但你也許不知道這些地名的由來,那些讓我們思考良久都不明其意的地名背後,還有著一段段有趣的故事。

讓小編帶著你一同瞭解老南昌的大街小巷。你對著外地同學、朋友說南昌時,再也不用編故事了!


繫馬樁街


外地朋友第一次去繫馬樁街吃東西,總對這個樸實到泥土裡的街名錶示疑惑。其實繫馬樁和老貢院距離不遠,古代時候,外地考生都是騎著馬自進賢門進貢院趕考的,考生進貢院去考試了,馬得拴在外面吧,於是栓的多了,就成了有名的繫馬樁街了~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洗馬池


上面講了繫馬樁,洗馬池該怎麼解釋?如果你以為是考生去考試把馬洗完之後,拴在樁子上的話,小翼仔就要笑了。其實洗馬池確實是洗馬的池子,但卻絕非是考生專用洗馬的地方。那可是漢朝開國功臣灌嬰當年洗馬的地方,灌嬰在南昌築城,常於此處飲馬、洗馬,因而得名。順便科普下灌嬰路,真的是用來紀念灌嬰的。江西的名人還真是不少,漲姿勢了沒有?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1927年拍攝的南昌城洗馬池


羊子巷


問及羊子巷為什麼不叫羔羊巷,山羊巷的問題,小翼仔表示,無能為力。其實說起南昌的羊子巷,其實原來是回民集居地,回民在此地設有羊交易市場。在清乾隆五十九年的《南昌縣誌》裡稱這條巷子為羊叉巷,直到光緒三十三年《南昌縣誌》才開始叫羊子巷。所以羊子巷不是羊腸小道的意思。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筷子巷


筷子巷這個名字一聽就讓人忘不了,那麼,筷子巷是賣筷子的麼?還是因為筷子巷形似筷子,又細又長?都不對!小翼仔給你講段故事(這個不是編的)。相傳明太祖朱元璋來南昌時曾帶來一朱姓同宗,在此廣置地產,形成街巷後稱快子巷,寓意有二:快子快孫,人丁興旺;快著紫袍,光耀門庭。清道光六年《南昌縣誌》改稱筷子巷,沿用至今。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賜福巷


聽著名字就覺得吉祥,看到來源,你才會知道,這真是一塊風水寶地啊!1905年收藏的南昌地圖標稱賜福巷。相傳很早以前住在此巷的人多數是做官的,視此為“天官賜福”之地。1966年更名為幸福巷。1973年複名賜福巷。你是住在這裡嗎?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棕帽巷


巷子像帽子?不是!當然也不是賣帽子出名的。棕帽巷的來源更神奇。相傳晉朝許真君頭戴棕帽,路過時風將其帽吹落在此,後人稱此巷為棕帽巷。1966年改名創業巷,1973年複稱棕帽巷。小翼仔很好奇,當時人取名為何這麼任性?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東萬宜巷


東萬宜巷,讀其名不解其意。要是外地的小夥伴問起來,你該咋回答?小編來告訴你,因位於原德勝門內城牆腳下,每逢下雨一片泥濘,俗稱爛泥巷。清道二十九年(1848)翻修一新,取諧音雅化為萬宜巷。後分隔為東西兩端。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京山老街


以前,京山老街每逢下雨就漲水,大家老是喊著水漫“京山”,那麼,這跟水漫金山有關嗎?嘿嘿,白娘子可不在咱這兒哦,科普一下!建國前此處的自然村因靠近京家山,得名京山村。1976年修築稱路後沿用村民委街名。1986年更名為京山老街。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金盤路


金盤路,又是一條熟悉的路名,但又不知其意。其實,這裡的金盤路也是取諧音演變而來。

據清光緒三十三年《南昌縣誌》載:“相傳昔有茶肆名金盤露,今街乃稱之。”後將“露”改為“路”。1966年將玉字街、甘家祠、南嶽廟、南嶽廟背等併入統稱工農街。1973年複稱金盤路。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孺子路


一外地朋友來到孺子路,搖頭晃腦的背出魯迅先生的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孺子路跟孺子牛有關係麼?答案是:NO!!!科普一下,孺子路是以東漢隱士,時稱“南州高士”的南昌人徐稚(公元97—168),字孺子而命名的。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淵明路


淵明路,顧名思義陶淵明,作為江西的代表名人,他曾經在九江彭澤做縣令,因不滿當時士族地主把持政權的黑暗現實,辭職歸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南山被後來學者認為是江西的廬山。散文《桃花源記》為他傳世之作。不知道桃花源記是不是也是我們江西的某一塊美麗的土地。此外,淵明路曾一度改名為“國貨路”,抗戰勝利後恢復“淵明路”。八十年代為服裝市場,俗稱“小香港”,南昌人常去逛鞋子,買東西記得還價。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陽明路


陽明路始建於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以明朝哲學家、教育家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別名陽明為路名。王陽明雖不是江西人,卻在江西為官,先後成功鎮壓了福建、江西等地農民的起義,平定“宸濠之亂”有功,封新建伯。舊時,這裡是一片沙丘,俗稱“沙窩”、“沙壩”。又是民國北洋軍閥和國民黨政府殺人的屠場。先驅趙醒儂、方誌敏和不少先烈均在這裡被殺害。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榕門路


談及榕門路,南昌寧都曉得在哪裡,但是對於榕門路的來源,大部分人都疑惑了,小編還一直以為榕門路上種了不少大榕樹。其實這是錯誤滴!正解是:1934年南昌市馬路接到詳圖標稱黃梨洲路(黃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學家,學者稱梨洲先生)1946年改稱榕門路(陳宏謀,號榕門,清東閣大學士)。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中山路


中山路和孫中山有關麼?當然有關係了!1912年10月間,孫中山在南昌有過4天短暫的停留。在南昌,孫中山受到當時江西都督李烈鈞和全城市民的熱烈歡迎。還抽空瀏覽了滕王閣。在李烈鈞的陪同下,進行了一場閱兵式。這是南昌歷史上第一次正式的閱兵式。1928年,南昌將孫中山下榻的百花洲旁邊的東大街,改名為中山大道。難怪每次都百花洲旁走過都覺得威風凜凜~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解放前的中山路


勝利路


勝利路顧名思義就是勝利的意思啦,其實勝利路始建於1928年。在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國民黨當局曾將此路改名為“中正路”。但在1949年5月南昌解放的時候,一支勝利的隊伍踏著雄壯的步伐,雄糾糾氣昂昂的從這條街走過,從而有了一個豪邁的名字“勝利路”。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後牆路


看到後牆路這三個字,你能想到後牆就僅僅只是誰家後牆的意思麼?還真的猜對了,後牆路其實就是清撫臺衙門後牆緊靠的路。1905年南昌地圖上稱為藩後牆。1926年,巡撫部院改為省政府駐地,路亦改為省後牆路,1945年擴修後改稱厚強路,1950年更名為後牆路。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射步亭巷


第一次告訴外地朋友,地址在射步亭巷的時候,朋友拿筆鄭重的記下三個字“射不停”,瞬間覺得這個朋友太有創意了,其實射步亭巷是清雍正年間是巡撫部院武將習武射箭之地。當時名為“射圃”。圃中有一亭,稱射圃亭。巷以亭名,到清末才改為射步亭。這下明白了吧?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蛤蟆街


第一次來南昌,很多南昌本地人會推薦,要去蛤蟆街吃小吃的,一般都會跟著問一句,為什麼會叫蛤蟆街?然後答案往往眾說紛紜,為什麼叫蛤蟆街?蛤蟆街現名叫豫章后街,曾經的“蛤蟆街”,最大的特色就是吃蛤蟆。南昌人所說的蛤蟆並非蟾蜍,而是青蛙,在當時,有了買賣就一定有“殺害”。於是在“蛤蟆街”上,就有一路蹲著賣蛤蟆的農民。久而久之,就成了我們嘴裡的蛤蟆街了。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嫁妝街


從前啊,有個土財主,將一條街都送給女兒做嫁妝了,這就是嫁妝街的由來......好吧,上面那個故事是小編現編的,還挺像真的不?實際情況呢,嫁妝街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在過去這條街上擺滿了用作嫁妝的樟木箱,所以我們也稱它為“樟箱街”。小編猜珠寶街一定是賣珠寶的。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東上諭亭街


光聽名字就高大上,老實說,南昌和皇朝掛鉤的東西還蠻多。“奉上諭......”這詞這麼熟,真的跟此街有關。據清光緒33年《南昌縣誌》:“上諭亭在瓦子角地段,為張掛皇朝上諭的地方。”清光緒年間沿用亭名為街名。1935年被分隔成東西兩段。

盤點南昌老街老巷的故事,快看看你住的那條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