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寶寶入睡難、頻繁夜醒?避開這5大睡眠誤區,“睡渣”變“睡神”

自從有了娃,好好睡個整覺就成了奢望。

抱睡、奶睡、夜醒頻繁、睡前哭鬧……哪一個不是讓新手父母頭疼的問題?

“寶寶還小,長大自然就好了,再熬一熬吧。”嬰幼兒睡眠真的只能靠熬嗎?當然不是。事實上,如果父母對嬰幼兒睡眠沒能引起足夠重視,讓他們養成了不良的睡眠習慣的話,對孩子的成長是會有影響的。


寶寶入睡難、頻繁夜醒?避開這5大睡眠誤區,“睡渣”變“睡神”

一、為什麼要重視嬰幼兒睡眠?

睡眠科學家馬特·沃克在TED演講中曾提到:睡眠實際上是對大腦的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它是大腦滿足身體高需求的一種獨特的方式。只有得到充足的睡眠,我們才能保持理智和清醒。


寶寶入睡難、頻繁夜醒?避開這5大睡眠誤區,“睡渣”變“睡神”

而對於小寶寶來說,充足和有質量的睡眠不僅能夠促進他們的生長髮育,也有助於寶寶的智力發育。

  • 影響記憶力和免疫功能

通常,新生兒的睡眠時長大致在15-18個小時;4-11個的寶寶睡眠總量約為12-15個小時;1-2歲的孩子,睡眠總量會降至11-14個小時。

如果寶寶的睡眠時間不夠,不僅會影響他們的記憶力,還可能造成寶寶的免疫功能下降,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所以說,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但也不是說睡的時間越長就越好,高質量的睡眠也很重要。

  • 影響長個和智力發育

除了充足的睡眠,高質量的睡眠也非常重要。

眾所周知,寶寶生長所需的生長激素80%左右是在晚上的深睡眠階段分泌的,而分泌高峰一般在晚上10點到凌晨的2點。如果寶寶這段時間處於深睡眠狀態,那就有助於他們長個子和智力發育。

如果寶寶入睡晚、睡眠較輕、頻繁夜醒,那肯定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所以,嬰幼兒的睡眠還是要儘早重視才行。


寶寶入睡難、頻繁夜醒?避開這5大睡眠誤區,“睡渣”變“睡神”

那麼,寶寶入睡困難、夜醒頻繁、總要抱睡到底該怎麼辦呢?

二、破解嬰幼兒睡眠的5大難題

1、習慣了奶睡

許多小寶寶在睡前都會哭鬧,不管如何哼歌、講故事、白噪音,都不如奶睡來得“快準狠”。

不餵奶就不睡,一餵奶立馬就能睡著。有的小寶寶在夜裡醒來之後,也是需要喝著奶才能重新入睡。

其實,這大多是因為家長懶惰所致。因為奶睡最直接、耗時最少,所以但凡孩子哭鬧,就習慣了用這種方式哄睡,久而久之,寶寶自然是要依靠喝奶才能睡著了。

習慣了奶睡的寶寶,家長只能是用喝水、拍睡、哼唱等方法,慢慢給孩子戒除這個壞習慣。過程可能會有些痛苦,但長痛不如短痛,培養好了孩子自己入睡的好習慣,後期父母才不會那麼累。

2、要抱著睡,一放下就醒

除了奶睡,抱睡也是非常折磨人的。

明明上一秒還睡得很香甜,可是一旦你稍微有一點想要把他們放下的念頭,他們立馬就會驚醒。

許多爸爸媽媽就此成為了“移動的搖床”,經常是抱得胳膊疼、腰痠,卻無計可施。

其實,一放就醒,和嬰幼兒睡眠的特點有關係。3個月以內的嬰兒入睡,會先經歷大概20分鐘的淺睡眠時期,如果在這個時間段裡把睡著的寶寶放到床上,非常容易把寶寶驚醒,從而哭鬧。

如若避開這個淺睡眠的時間,放下就能更順利一些。而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一放下就醒的現象也會得到改善,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培養寶寶自主入睡的能力。

特雷西·霍格在《使用程序育兒法》中曾提到過“抱起放下法”,習慣了抱睡的寶寶大可以嘗試一下:

  • 1)孩子哭的時候先試著用言語安慰,輕輕拍拍他的背,還可以發出噓、噓的聲音;
  • 2)如果孩子還是沒法安靜下來,可以抱起來哄一會兒,等寶寶停止哭泣了再輕輕放下。
  • 3)如果孩子還是哭鬧,可以重複1、2個步驟。

用溫和堅定的方法告訴孩子:“媽媽就在這裡,我會陪著你。”這是為了安慰寶寶,讓他們明白,睡覺還是要靠自己,但媽媽會一直陪伴在你身邊。


寶寶入睡難、頻繁夜醒?避開這5大睡眠誤區,“睡渣”變“睡神”

3、越困越來“精神

有的小寶寶睡得越晚精神越好,是他們不困嗎?當然不是。

實際上小寶寶和成人的睡眠特點不一樣,“累到不行自然就睡了”只適合大人,並不適合孩子。

研究表明,過於疲勞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高度清醒,反而容易會讓孩子表現得更興奮、急躁,難入睡。

這個時候寶寶往往都在硬抗,而這個時候的鬧覺,往往也非常難以哄睡。

所以,不要等到寶寶累到極致再來哄睡,當寶寶發出睡眠信號,比如:打哈欠、揉眼睛等的時候,就要儘快哄睡。

4、頻繁夜醒

有的小寶寶晚上睡覺跟上了發條一樣,到點就醒;有的小寶寶則是無規則中的,一晚上要醒很多次。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足以讓爸爸媽媽崩潰,因為想要接覺可沒那麼容易。

對於寶寶的頻繁夜醒,一定要找到癥結所在,是尿溼了、餓了、渴了、還是太熱又或是太冷……

越小的寶寶越容易夜醒,大多是因為他們胃容量較小,喝完奶可能兩三個小時就餓了,自然會醒過來哭鬧。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如果還是頻繁夜醒,那就可能不光是生理上的原因了。

有可能是習慣了喝夜奶、睡眠環境不合適、長牙、生病等導致的。父母需要先排除這些因素,才能對症下藥。

如果是習慣了喝夜奶,那麼可以考慮儘快斷夜奶,讓寶寶能夠睡整夜覺;如果是白天受了驚嚇或者是尿溼了、冷暖不合適,那就要及時安撫,不要習慣性地用餵奶來解決。

寶寶入睡難、頻繁夜醒?避開這5大睡眠誤區,“睡渣”變“睡神”

5、半夜爬起來玩

有的小寶寶喜歡半夜裡起來玩,一玩就是一個多小時,才能再次入睡。這又是為什麼呢?

  • 白天睡得太多,或是運動量不夠

有的寶寶白天能睡好幾個小覺,每個小覺的時間都不短,導致白天的運動量不夠,晚上自然就不容易睡著,或者睡一會就醒,精神十足。

這個時候,需要適當地減少寶寶白天的睡眠時間,加大活動量,多讓寶寶自己玩。白天的能量消耗得差不多了,晚上自然就能睡得安穩。

  • 睡前太興奮了

睡前玩得太瘋可能會導致寶寶很興奮,半夜醒來之後就很難再入睡了,要爬起來玩一會兒。

所以,睡前一定不要過度的逗寶寶,讓他們處於亢奮的狀態。差不多要哄睡的時候,可以把窗簾拉上,講個睡前故事,或者哼唱兒歌,讓寶寶安靜下來。

儘量保持昏暗和寧靜的氛圍,有助於寶寶儘快進入睡眠狀態。

寶寶入睡難、頻繁夜醒?避開這5大睡眠誤區,“睡渣”變“睡神”

  • 半夜醒來之後,父母的處理方式不對

有的寶寶半夜醒來,父母沒有繼續哄睡,而是和寶寶說話或者玩。一次兩次之後,寶寶就會形成習慣,晚上醒來之後要玩一會兒再睡。

所以寶寶半夜醒來,父母一定要嘗試接覺,而不是把寶寶抱起來,以免寶寶的睡眠節奏被打亂。

這個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裝睡、不過度干預,或者輕輕拍拍寶寶,告訴他:“這是晚上,要接著睡覺。”

有個“睡渣”寶寶,會給媽媽們的身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如果不能妥善處理,不僅會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還會讓媽媽身心俱疲、焦慮不已。

而良好的睡眠習慣,就是送給寶寶和媽媽最好的禮物。希望每一個寶寶和媽媽都能睡一個安穩的整覺!

菈媽:自由撰稿人,喜歡閱讀經典育兒和心理學書籍,專注科學育兒和親子情感的二寶媽。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