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這個被左宗棠提攜的茶陵人,兒子比他還出名

譚鍾麟(1822-1905),字文卿,諡文勤,晚清政治人物。湖南茶陵人。咸豐六年(1856)的進士。

這個被左宗棠提攜的茶陵人,兒子比他還出名

譚鍾麟年輕時曾遊歷陝西,對陝西的風土人情有所瞭解。1871年,由陝甘總督左宗棠奏準調入陝西出任陝西布政使。來陝任職前,陝西曾發生回民起義(同治回亂),回漢矛盾尖銳,許多回民難以為生。他到任後,解除了不許回民出城的禁令,並指示各府縣秉公處理回漢訴訟,贏得陝西回民讚譽。

這個被左宗棠提攜的茶陵人,兒子比他還出名

他重視教育,對建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已有兩百餘年曆史、當時卻幾近關閉的關中書院,下大力氣進行整頓,參照朱子白鹿洞書院的規章和課程設置,修訂了關中書院的課程,並提出重躬行、講經義、稽史事、通時務、嚴課程五項辦學要求,使關中書院重新振興。

他還注重實業,督導興修水利,疏通白公渠;鼓勵百姓種桑養蠶,使陝西絲織業大興。

這個被左宗棠提攜的茶陵人,兒子比他還出名

譚鍾麟書法

光緒元年三月十五日(1875年4月20日) 實授陝西巡撫,賞一品頂戴並賞頂戴花翎。

這個被左宗棠提攜的茶陵人,兒子比他還出名

三年(1877年)陝西大旱。譚鍾麟奏請緩徵蒲城、綏德等49廳州縣本年未徵和舊欠錢糧;急調各州縣社倉庫糧賑濟災民;本省賑糧不敷,他通過朝廷向閩、粵海關借銀,解決向外省購糧、運糧所需經費。賑災中,他嚴禁囤積居奇,嚴懲肥私官吏,使災年平穩渡過。

歷任江南道監察御史、杭州知府、杭嘉湖道、河南按察使、陝西布政使、護理巡撫, 實授巡撫。

1879年 (光緒五年) 任浙江巡撫,改定稅釐、修理海塘、整頓武備, 皆有政績。1881年擢陝甘總督, 立官車局以紓轉運, 罷苛捐以舒民困。1891年以尚書銜補吏部左侍郎, 兼署戶部左侍郎。次年署工部尚書, 旋遷閩浙總督。1894年署福州將軍。1895年調任兩廣總督。1899年告歸。他政績卓著,反對侵略,但同時也是反對變法、因循守舊的頑固派之一。國民黨元老譚延闓是他的庶出三子。有《譚文勤公奏稿》。

這個被左宗棠提攜的茶陵人,兒子比他還出名

晚清時期的杭州,浙江總督譚鍾麟的府上迎來了自己曾經一同在京城做官的老朋友,朋友此次帶著一眾家眷準備回家鄉,路過杭州,準備在譚府小住幾日,和譚鍾麟敘敘舊,譚鍾麟盛情款待幾日之後,朋友便準備啟程告辭了,但是走的時候,他的夫人卻發現,丟了一個丫鬟,朋友便對譚鍾麟說:“如果以後找到這個丫鬟了,就讓她留在你的府上伺候你吧!”譚鍾麟也答應了他。

把朋友送走以後,譚鍾麟回到住所,休息許久,才發現床下面似乎有什麼東西,結果一看,可把他吃了一驚,原來那丫鬟躲在床底下,只見她被嚇得瑟瑟發抖,譚鍾麟把她叫出來一問,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原來朋友走的時候,這丫鬟幫忙收拾行李,卻不小心把自家老爺的花瓶給打碎了,她害怕老爺責罰,情急之下就躲到了床底下,後來也一直不敢出來。

這個被左宗棠提攜的茶陵人,兒子比他還出名

經過了解,譚鍾麟知道她姓李,見她生得面容清秀,又想起老朋友臨走時的那句話,譚鍾麟就讓她留了下來,那時候譚鍾麟已經有了原配夫人陳氏,此外還有三房小妾,但相處下來,他發現李氏不僅容貌清秀,性格也很好,所以就把她納為了第四房小妾。

這個被左宗棠提攜的茶陵人,兒子比他還出名

這譚鍾麟娶李氏的時候是杭州總督,但是在這之前,他的官運也一直很好,祖上就是官宦書香世家,到他的時候,因為30歲就中了進士,所以一直在翰林院供職,後來又升任當了禮部尚書、兩廣總督,所以也是晚清時期的一個高官,李氏打碎花瓶躲在床底,卻也因禍得福,從一個丫鬟變成了官員的妾室,身份自然是比以前提高了。

這個被左宗棠提攜的茶陵人,兒子比他還出名

但她後來在譚府真正能夠比肩正房夫人地位,還是全因為她生了一個好兒子,她的兒子叫譚延闓,因為李氏身為妾室,所以一開始在譚府地位也不高,就連吃飯,都只能和下人站在偏房吃,丈夫譚鍾麟和正房夫人在正廳吃,她的兒子譚延闓因為心疼母親,就總是陪著她站在偏房吃飯,後來這孩子發誓要改變母親在家中的地位,所以開始發奮讀書,他後來的成績也讓父親譚鍾麟倍有面子——13歲中秀才,22歲中舉人,24歲又中了進士,前途不可限量,為此,譚鍾麟也讓李氏坐到了正廳吃飯,享受著和正房夫人一樣的待遇,這就是“母憑子貴”!

而譚延闓的成就還遠不及此,晚清時他擔任兩廣總督,後來武昌起義以後又任湖南軍政府參議院議長和民政部長,1922年的時候追隨孫中山,加入了國民黨,受到孫中山的重用,1928年的時候又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和行政院院長,成為活躍於政壇的頂尖人物。

這個被左宗棠提攜的茶陵人,兒子比他還出名

來源/ 茶陵旅遊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28681062


這個被左宗棠提攜的茶陵人,兒子比他還出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