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一個鄰國,短短几年侵佔清朝一百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沙皇俄國原是一個歐洲國家。16世紀下半葉老沙皇開始向東擴張。到17世紀中葉,沙俄把侵略的魔爪伸到了黑龍江流域和貝加爾湖以東地區。1689年,也就是康熙28年,中俄締結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規定以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和外興安嶺往東至海為中俄東段邊界,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領土。

一個鄰國,短短几年侵佔清朝一百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然而到了19世紀30—40年代,沙俄越過邊界,在中國領土上修築炮臺、營壘,建立軍人村。1850年,沙俄侵佔了黑龍江下游城鎮廟街。1854—1856年,沙俄艦船闖入中國黑龍江省境內,進行武裝挑釁,並強佔了海蘭泡等地。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在1858年5月22日,即英法聯軍攻佔大沽炮臺的第三天,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突然率兵直趨璦琿城,武力要挾重新劃定兩國邊界。5月28日,清政府黑龍江將軍奕山被迫在《璦琿條約》上簽字。沙俄通過這個條約,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強行割去,並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改為中俄共管。對此,恩格斯在揭露沙俄侵華罪行時指出:俄國通過《璦琿條約》,從中國奪取了一塊大小等於法、德兩國面積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

一個鄰國,短短几年侵佔清朝一百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這還沒完,沙俄吞併中國領土的野心遠沒有停止。1859年4月,沙俄政府全權代表彼羅夫斯基趁與清政府互換中俄《天津條約》之機,企圖誘逼清政府承認《璦琿條約》,遭到清政府代表、戶部尚書肅順的嚴詞拒絕。接著,沙俄政府新任駐華公使伊格那提耶夫趕到北京,除了要清政府承認《璦琿條約》外,還提出割佔烏蘇里江以東地區,開放庫倫、張家口、北京等地及允許俄國在這些地區設立領事館等要求。肅順再一次加以拒絕,語氣堅決地表示:“朝廷萬難允許俄國侵佔滿洲寸土,為了滿洲,我們不惜開戰。”伊格那提耶夫惱羞成怒,公然以武力相威脅,揚言:“我國與中國的邊界綿亙達7000俄裡,俄國較之其他任何海上強國都更易於隨時隨地給中國以有力的痛擊。”這樣,中俄在北京的外交談判陷於僵局。

一個鄰國,短短几年侵佔清朝一百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1860年,沙俄借英法聯軍攻佔北京的軍事壓力,以幫助鎮壓太平軍為誘餌,向清政府提交了一份新的條約草案和俄國單方面繪製的東部邊界地圖,逼迫清政府“一字不能更易”地答應下來,揚言清政府如果不答應,“兵端不難屢興”。11月14日,奕訴被迫在中俄《北京條約》上簽字。該條約將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割讓給俄國,還強行規定了中俄西部邊界的走向,竟把中國境內的湖泊河山為劃界的標誌。1864年10月沙俄又通過武力威脅和外交訛詐,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佔了中國44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一個鄰國,短短几年侵佔清朝一百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就這樣,在短短的數年時間,我們最大的近鄰沙俄,成為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最大獲利者。通過軍事侵略和訛詐,先後割去了144萬多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總面積相當於6個英國、11個捷克。這在國際關係史上是一次駭人聽聞的無恥掠奪,只是在地圖上用筆一劃,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轉眼就成了他國領土。

一個鄰國,短短几年侵佔清朝一百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如果說在鴉片戰爭中,英、法、美等列強圍繞著鴉片做文章,以掠奪中國的經濟利益為主,那麼沙俄則是完全不同,他們是一點點的有目的的蠶食著中國的領土,並且以條約的形式確定下來。時至今日,這些因為不平等條約而割讓的領土再也無法印上中華的版圖,只有那些如海參崴、海蘭泡,這些聽上去親切的名字,告慰著歷史,其實她們原屬於中國,只是被一個無恥的強盜搶走了。其實那段歷史離我們並不遙遠,也僅僅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想想卻是極其可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