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一份1969年的工資單告訴我,不是我收入少,是我生活的年代不對

我爸去世後,我在收拾他的遺物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個老物件:一張上個世紀60年代末的一個學校的工資表,看完後,我思考良久。

我是一個北漂,在北京打工。現在收入稅後約1萬,除了養家餬口外,所剩無幾。常常感嘆收入低,生活艱辛,但這份工資表卻告訴我一個道理,我不收放少,而是生活的年代不同罷了。單從數據上看,我現在的收入是那時同等學歷的職業老師的200多倍!

一份1969年的工資單告訴我,不是我收入少,是我生活的年代不對

可為什麼我還是感到生活的不易與艱辛呢?聽我母親講,那時東西便宜,雞蛋5分錢一個,豬肉7毛錢一斤,冰棍一分錢一個,房子都是自己製作土坯,然後找人蓋,幾間新房子也花不了100塊錢。關鍵,那時看病還不要錢。據說那個時候,大街小巷的牆上都寫著“疾病蚊子傳,得病誤生產,黨和毛主席,十分關心咱,吃藥不要錢。”

上學也很便宜,一學期學費也就一兩塊錢。沒有找到那時的書本,但找到了那個年代的其它書籍,可以參考一下書本的價格。

一份1969年的工資單告訴我,不是我收入少,是我生活的年代不對

忽然感覺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了幸福,上學、住房、看病,這被譽為新“三座大山”的壓力,那時竟然可以輕鬆應對。

朋友們你對這個話題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