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行業鉅變!快抱緊中檔酒店大腿!「MBI觀察報告3」

未來已來,你再不變,純屬活該!

(邁點網訊 高Sir)新空間寫了兩篇,引起眾多討論和共鳴。今天要寫的是新行業觀。新空間時代必然催生新行業觀,行業觀察3和4,我們來看看酒店市場在“空間流量經濟”時代,會有什麼樣的一個變革,我們又將怎麼應對?本文旨在拋磚引玉,歡迎各路行業豪傑共同砸磚探討!

升維:經濟型酒店正從品牌到集團

行業鉅變!快抱緊中檔酒店大腿!「MBI觀察報告3」

寫這段文字時,我們先看一組數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的高端酒店只佔5%,中檔酒店8%左右,低端酒店佔比則高達86%,而美國高中低端酒店佔比分別為49%、40%、11%。

——很明顯,這組數據就讓我們看到,未來這個行業最大的藍海在什麼地方。一定是中檔酒店。

從招待所到小旅館,再到經濟型酒店。中國今天中等收入人群出行的需求已達到近40%,8%的供應,肯定是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

上次去參加邁點的MCI峰會,隱居集團首席品牌商務官周豪說了一件有趣的事,7年前,隱居的品牌定位是希望面向中產階級人群,就是35-55歲的人群。但因為消費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發現80後、90後說走就走的旅遊,一千塊錢的房根本不是問題,他賺一千願意開兩千的房,70後賺一萬隻願意開一千的房,這樣的消費習慣完全不一樣。

所以,你會發現,中檔永遠是市場上最廣泛、最主流的人群,而且這部分人群還在上升,因為Z時代成長起來了,他們要的是更高性價比、更新奇、更舒適的住宿體驗。

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我們看到,傳統三四線城市的酒店改造和大型酒店集團經濟連鎖升級,是支持中檔酒店品牌發展的兩大存量市場。在國內,大量經濟型酒店物業掌握在華住、首旅、錦江三大酒店集團手裡,有些位置及房型好的經濟型酒店,酒店集團直接將之升級為中檔酒店,全季、漢庭優佳就是這樣擴張起來的。酒店開始從一個品牌向集團發展,而中檔酒店往往是最大的生力軍。

根據三大酒店集團2018年Q1季報:華住共有953家中高檔酒店,預計2018年將新開業的650-700家酒店中,60%-65%為中高檔酒店;首旅如家旗下中高端酒店數量為527家;錦江旗下開業中檔酒店達到1808家。

降維:國際品牌酒店“屈尊”特許經營

行業鉅變!快抱緊中檔酒店大腿!「MBI觀察報告3」

相比於經濟型酒店的升維,國際品牌酒店這幾年都處於降維階段。國際酒店品牌和中國業主之間的明爭和暗鬥,又互相離不開,真是一對歡喜冤家。

從2017年虹橋喜來登換牌為虹橋錦江以來,希爾頓、洲際等外資高星酒店品牌在國內一線城市不斷上演“撤退”戲碼。萬達集團更是計劃解散和外國連鎖酒店管理集團的合作關係,獨立經營旗下約10家豪華酒店,並打算獨立經營未來所有開業的新酒店。華住、錦江、首旅在各自完成兼併重組後,不斷嘗試中高端酒店佈局,並紛紛收回原來交由外資管理的酒店。

中國業主翅膀硬了,過去“中國業主+外國管理團隊”管理模式開始悄悄變化。這裡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國內酒店管理水平的提升,行業格局重塑,中國管家不一定輸於外國國家。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國際品牌在中國的發展也出現了不接地氣的瓶頸。

管理服務費的居高不下。對於中國業主來講,國際酒店的盈利並不困難,只是從投入到回報的週期時間較長。此前威斯汀酒店公開的資料顯示,2017年該酒店業主方支付給國際品牌的基本管理費和獎勵管理費共1840萬元,約佔酒店營業收入的6.1%,另外還有市場推廣費和分銷系統及預訂服務費。而據我瞭解,一般國際酒店的管理費用基本在2%-3%左右,6%相對偏高。此外,國際酒店對自己監管也存在一些問題。早些年,他們似乎有天生傲慢的基因,有的國際品牌酒店高管居然沒有KPI考核,各種福利卻從來沒有少過,引發中國業主的不滿。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業主在國內酒店的客源難題解決以後,通常會選擇由自己的團隊來運營中高端酒店,以降低運營成本。

這樣一來,國際品牌酒店也開始學會反思。近幾年,國際酒店集團也開始意識到,國內外品牌競合界限越發模糊,在中國市場的滲透不應該只著眼於國際品牌之間、國內外品牌之間的競爭,而應該找到互相融合的方法。

這裡面的案例很多,比如雅高將旗下美爵、諾富特、美居、宜必思尚品和宜必思在中國、蒙古的經營與開發交予華住;萬豪和東呈聯合推出萬楓;希爾頓和鉑濤共同打造希爾頓歡朋;洲際也將在華特許經營權交予港中旅酒店有限公司,共同開展特許經營洲際旗下部分高端酒店品牌及中檔品牌。

這些案例的比對,會讓我們發現國際酒店已經不再那麼高高在上,他們其實在悄悄降維,更多的力氣放在了中高端酒店上。剛剛經歷上市的溫德姆酒店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劉晨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國際品牌在中國的發展需要依靠本土力量,國際和本土品牌合作的優勢也很明顯,國際酒店對品牌的標準控制得非常好,本土酒店則非常瞭解消費群體的生活方式和個性化需求、本土政策等,“如果國際酒店品牌想在中國尋求規模化發展,那本土酒店的發展團隊和管理團隊會是很好的配合”。

——歡喜冤家各自發揮優勢,才能皆大歡喜。

問題:怎麼避免“擴張找死,不擴張等死”

行業鉅變!快抱緊中檔酒店大腿!「MBI觀察報告3」

綜合上面兩個章節,我們可以分析出,無論是國內酒店集團,還是國際酒店集團,都正在走一個多品牌共同發展的道路,只不過中檔酒店佔到更重要的比例成分。

但是中檔酒店真的那麼好做嗎?其實不盡然。

以前的經濟型酒店,商業模式其實相對簡單。比如快捷酒店到了500家的規模,每家加盟店每年收取30萬元的加盟費,年收入1.5億元就可能盈利了。但是中檔酒店走到這個規模,同樣的收費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而且成長速度也不像快捷這麼快。所以,像快捷酒店那樣擴張的商業模式,基本就是找死。

但如果沒有一定規模,不進行擴張,那基本也就是等死。而且令人不安的是,這個市場正在趨向飽和,根據酒店產權網發佈的《2017年中國酒店產權交易分析報告》,我們發現,過去3年,中檔酒店持續複合的高速增長致使中檔酒店的總量(含未開業)已較3年前增加了約5倍,一線城市以及重點的二線城市已經基本完成佈局,大多數三、四線城市還不具備中檔酒店的投資條件,中檔酒店在迅速補量市場後,可能將進入增幅下降期,預計到2019年底中檔酒店市場的空白將被填補完成。

之所以出現這的問題,在於很多中檔酒店急功近利,其實走的還是經濟型酒店模式,同質化嚴重,有的甚至掛羊頭賣狗肉,中檔酒店說到底只是簡單的改頭換面,偽中檔而已。而脫離了外國管家換牌之後內資酒店也呈現出不少問題。比如今年初萬達索菲特更名為萬達文華後,有不少用戶反映了服務水平降低、設施老化等問題。隨著外資酒店管理公司撤牌,酒店內提供的不少用品也進行了更換,其中,浴品由國際知名品牌Lanvin換成了不知名產品,也讓不少客戶感到不滿。

變革:流量即品牌,瘋狂跨界後的全場景化空間

行業鉅變!快抱緊中檔酒店大腿!「MBI觀察報告3」

變革在所難免。中檔酒店怎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答案可能只有一個:那就是抓住一切可能有的流量,瘋狂跨界後打造場景化的空間。這裡面的關鍵詞我可以羅列下:公寓、聯合辦公、新零售、科技、互聯網、OTA、IP、景區、社區……只要你能想得到的,未來可能全部裝進去。

線上的流量,舉OTA的例子。溫德姆的劉晨軍說,在營銷方面,2018年溫德姆會“和OTA有超出範圍的合作”。之所以OTA與酒店之間有更多線上線下的融合,其一是酒店自身能夠產生有效流量,能夠與線上流量形成補充;其二是無論線上有再多互聯網思維和流量,酒店產品終歸要回到線下體驗。

線下流量怎麼來?

比如跨界,酒店+公寓。過去,中國高端的酒店式公寓市場被國際品牌佔領,現在則是一個機會。公寓產品其實是疊加了居家功能的酒店產品,除了酒店式服務之外還應該有居家體驗。居家體驗,這太重要了!比如君亭旗下的Pagoda推出全日早餐和免費夜宵。傳統的酒店10點過後就沒有早餐了, Pagoda讓用戶睡到自然醒,想什麼時候用早餐就什麼時候用早餐。

再比如酒店+新零售。被稱作“住宿新物種”網易嚴選、寶格麗等生活美學酒店,都在詮釋新零售的創意與形式。酒店大堂變大賣場、酒吧、咖啡廳、共享辦公場地……這樣的酒店空間重塑成為一股潮流,這股潮流讓住宿需求逐漸延伸出更多的線下消費場景。

而所有的這些全場景化空間,都屬於人、貨、場與內容結合的空間。這些空間包涵新零售空間,同樣也是一個生活體驗平臺,是新中產人群品質生活的入口。我們甚至可以理解為,住宿是第一空間,辦公是第二空間,社交是第三空間,未來從中檔酒店入口構建的是一個融合住宿、辦公、社交三大空間為一體的第四空間。

行業鉅變!快抱緊中檔酒店大腿!「MBI觀察報告3」

(點擊查看大圖)

這是一股不可忽視的風潮,這樣的風潮要想抓住,首先要做的就是,快快快抱緊中檔酒店的大腿!未來已來,你再不變,純屬活該!

行業鉅變!快抱緊中檔酒店大腿!「MBI觀察報告3」

精彩論壇傾情呈現

會議時間:2018年6月21日(週四)9:00-21:00

“空間流量經濟”2018年度MBI旅遊住宿業高峰論壇,依託邁點研究院年度行業白皮書,對話行業新經濟,聚焦專家與領袖視角,探討行業投資、品牌及客群新趨勢,解構流量經濟新模型,探索旅遊住大宿業新發展,助力品牌增長。

1、品牌中國--品牌中國戰略規劃院副院長 常繼生

2、指數發佈--邁點網副總裁、眾數信息總裁 丁曉宇

3、白皮書--邁點網主編 郭德榮

4、圓桌論壇

——空間經營未來觀酒店VS公寓VS辦公

主持嘉賓:

邁點網副總裁、眾數信息總裁 丁曉宇

圓桌嘉賓

柯羅尼新揚子基金創始合夥人 王知新

YOU+國際青年社區創始人兼董事長 劉洋

綠地國際酒店管理集團總經理 李瑞忠

溫德姆酒店集團大中華區總裁 劉晨軍

優客工場創始人 毛大慶

途家及斯維登集團聯合創始人兼CEO 羅軍

保利商業地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肖徐哲

People Squared(P2)創始人 鄭健靈

碧桂園酒店集團總裁 周濤

5、圓桌論壇

——重造線下商業流量入口的酒店業品牌

主持嘉賓:溫德姆酒店集團中國區副總裁 趙暉

圓桌嘉賓

凱悅酒店集團大中華區地產及發展資深副總裁 嚴慶光

雅高酒店集團大中華區首席商務官 朱小剛

金陵酒店管理公司總裁 陳雪明

港中旅酒店有限公司董事、常務副總經理 黃鵬

萬豪國際集團中國區酒店業務發展部 副總裁 李理

朗廷酒店集團地產及發展資深副總裁 範萌妃

上海世茂喜達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總裁 唐鳴

6、圓桌論壇

——消費者需要的未來酒店場景

主持嘉賓:邁點網執行主編 高松元

圓桌嘉賓

書香酒店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 朱巍

格美集團董事長 徐曙光

錦江都城品牌總裁 虞瑜

亞朵市場副總裁 鄭曉波

萬楓酒店品牌CEO 陳君

旅悅集團副總裁 張寶龍

東呈酒店集團高級副總裁兼COO 吳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