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跑馬圈地中的高空作業平臺市場

「觀察」跑馬圈地中的高空作業平臺市場

「觀察」跑馬圈地中的高空作業平臺市場

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析厲害之情。

“根據國際高空作業平臺聯盟(IPAF)數據統計,自2012年開始,中國高空作業平臺市場就以年均36%的速度高速增長。2017年銷量約1.8萬臺,同比增速50%左右;2018年銷量達2.9萬臺,同比增速60%;2019年銷量約5萬臺,同比增速約60%。截止2019年底,國內保有量13萬臺,佔全球市場8-9%左右。”

靚麗的數據正彰顯著這個行業的豐功偉績,原本不屬於這個行業的資本開始大量湧入,動輒數億的融資新聞霸佔著新聞頭條,撩撥著一顆又一顆蠢蠢欲動的心,迫切的投身其中。

中國高空作業平臺市場,被稱之為工程機械市場最後的一片藍海,在曾經某一個時間節點,後學所言不虛。然而時至今時,當資本市場的大肆進入,當產能的大規模釋放遠遠超過市場需求釋放的速度,巨頭跑馬圈地帶來的擠壓效應,租賃價格的雪崩式下滑,正在逐漸將這個藍海市場帶入白熱化競爭的刀山火海。

一、價格冰點源於“供大於求”

2019年,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市場哀鴻遍野,租賃價格不斷向下刷新。以10米剪叉設備為例,月租金價格從3000一路下滑至2000,價格極端如1600、1200亦層出不窮。就10米剪叉設備的成本而論,當月租金降至2200水平線,基本上就不用再奢談回本,畢竟租賃業務不可能沒有閒置期,更不可能保證租金能全部準時且足額回款。

如此慘烈的租賃價格,租賃商即使虧本也要去做,還要搶著去做,無非是因為設備的閒置率過高,為攤平固定成本,能收點錢總比閒置在家強。而閒置率為什麼這麼高?則無非是由於供大於求,產能的釋放遠大於市場需求,租賃商之間只能進行慘烈的廝殺。

而這其中的關鍵點在於“供大於求”。

當前的中國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市場尚處於碎片化時代,大大小小的租賃企業在地域、規模上盤根錯節、縱橫交錯。

當價格戰來源於寡頭之間競爭之時,尚可稱之為健康,而價格戰來源於“供大於求”時,則可稱之為“病態”。

國內高空作業平臺市場的發展如此被看好,只因珠玉在前。

以美國65萬臺、歐洲十國35萬臺市場保有量為例,若以目前我國建築業19萬億元的總產值為基數,高空作業平臺使用密度若要達到歐洲水平,則市場保有量對應的總規模將達到1552億元;若要達到美國水平,則市場保有量對應的總規模將達到2827億元,需求空間十分巨大。

而這也正是國內高空作業平臺市場最大的誤區之一。

從市場特徵來看,高空作業平臺租賃是一們非常典型的耕植在“經濟繁榮”上的生意,在經濟發達地區能瓜熟蒂落、蓬勃發展,在經濟欠發達區域卻是舉步維艱。

從全球市場上看,高空作業平臺租賃發展繁榮的市場集中於北美、西歐以及新加坡、日本等發達地區,保有量龐大。

從國內市場來看,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在長三角、珠三角發展最為迅猛,其中尤以上海區域市場保有量最為龐大。且這些地區無論從保有量還是增長量上來看,都遠超國內其他地區,集中度非常高。

由此可見,高空作業平臺市場是一個典型的“富貴生意”,與地區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繫。可以說依賴於經濟發展。

到達一定階段的人均GDP,到達一定程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才是根植富貴生意不斷擴張的肥沃土壤。而國內的人均GDP到達發達經濟體層次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以高於人均GDP發展的速度來推動高空作業平臺市場的發展,無異於揠苗助長。由此返觀,認為市場保有量能快速增長到達30萬臺、50萬臺並不現實。

更由於經濟發展增速的主要來源不同,所以更加具有參考價的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切不可以GDP發展,乃至人口基數作為對比參考。

三、跑馬圈地,大魚吃小魚

租金水平不斷下滑的情況下,銷售量還在不斷增長的高空作業平臺行業依靠的是大型租賃企業的飛速擴張與洗牌。

在一個進入門檻低、極度碎片化的市場現狀中,市場佔有率高並不等同於意味著利潤率高。

國內租賃行業,喜愛提及美國的聯合租賃、URI,依靠不斷併購重組,迅速擴大規模在資本市場上一路狂飆。然而,翻看URI每年的財報,URI的高空作業平臺租賃業務毛利高達40%,3年即能回本。是因為這個生意如此賺錢,所以它才變得那麼大;絕不是因為它如此大,所以這個生意如此的賺錢。

跑馬圈地,圈的是份額。而市場份額的爭奪靠價格戰。

以酒行業為例,白酒賺品牌的錢,啤酒賺份額的錢。高空作業平臺產品差異化並不大,加之一向迷茫的中國工程機械後市場,在搶佔市場時,價格戰帶來的優勢反而非常明顯。因此,伴隨跑馬圈地的,一直是價格戰,激烈的價格競爭與行業整合仍然在前方。

配合跑馬圈地的,是產能的迅速擴張。

以國內廠家為例,據統計,截止2020年年底至2021年年中,如果國內幾大主機廠能夠完成預期產能釋放,將共計形成9.8萬臺剪叉式、1.5萬臺臂式產能。(注:產能不會全部投向國內市場)

產能與銷量正在靠著資本得力量迅速得到匹配,但從一個倉庫到另一個倉庫,並不是這個行業得以長期維持的根本。

無序擴張造成的與市場不匹配,似乎是一個賭注。“扛過這段日子,拿下市場,好日子就來了。”

根本邏輯的錯誤極易造成南轅北轍,身在局中之人或知或不知,無非實在未知的風險之旅上一路狂奔。投資總是要回歸生意本質,做生意總是為了賺錢。一門傳統生意,不想從客戶身上賺錢而想從資本市場上謀取高額回報,成敗機率自是大為不同。

“金融本質是跨時間交換價值,你要講個故事,就保證一定會成功,自然會有人把錢給你,就如何能夠說服他給你。—牟其中。”

任事者,身在其中,惟願眾生皆迷。

「观察」跑马圈地中的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观察」跑马圈地中的高空作业平台市场

3月CMI指數環比提升

「观察」跑马圈地中的高空作业平台市场

CONEXPO-CON/AGG 2020專題報道

「观察」跑马圈地中的高空作业平台市场

各省市非道路移動機械“汙染防治”再加碼

「观察」跑马圈地中的高空作业平台市场

柳工擬收購赫茲設備租賃

聲明:凡本公眾號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公眾號釆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逐一和版權者聯繫,如果本公眾號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登載供讀者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涉及費用問題,需要刪除“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迅速釆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