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你可以輸給對手,但不能敗給時代!

你可以輸給對手,但不能敗給時代!

文 | 李天宇

為什麼很多老闆抱怨自己的生意怎麼這麼難?

為什麼企業拼命銷售賣貨,到頭來還是生存不易?

因為,你還抱著舊時代的商業思維,前途註定暗淡。

你可以輸給對手,但不能敗給時代!

1

春節前,大潤發董事長黃明端辭職,併發文:“我們無法說是外行領導內行,我們是內行,可是我們敗了;這就是事實。當時代拋棄我們的時候,連聲再見都不會說。”

短短几句話耐人尋味,道出了商業世界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如果,你的思維跟不上這個時代,淘汰是一定的。

我們還記得曾經的芬蘭巨人。

諾基亞一直閉門堅守自己的功能機,他們固執地認為:“手機的功能就是打電話”。

而蘋果創造了智能機,諾基亞再無法重現輝煌。

一個新物種的誕生必然伴隨一箇舊物種的滅亡。

這種思維上的差異,會斷送了一個企業的未來。

2

過去,在市場營銷的課堂上,必須要講4P理論:產品、價格、促銷、渠道。

◆ 我們會關注什麼樣的產品及產品的組合更好賣

◆ 價格如何制定才更好賣

◆ 廣告、公關及促銷策略是什麼樣的,才能促進銷售

◆ 渠道怎麼鋪設開來,才能讓產品觸達消費者

過去,營銷界還有一句響亮的口號喊了很多年:“渠道為王、決勝終端”。

諸如快消品行業,寶潔、可口可樂這樣的國際品牌,把渠道這一套玩得爐火純青。

可是,市場環境發生了改變,越來越多的同質化產品湧入市場;為了爭奪渠道,廠家之間的價格戰層出不窮;消費者越來越疲於接受廣告的侵擾,大眾化媒體傳播越來越去中心化……

這並不是說過去的營銷理論失效了,過時了。而是每個公司都採用這樣的打法:產品要好、廣告創意要到位,渠道要不遺餘力爭取,這些已經成為了一種基礎設施,是門檻與入場券。

我們回過頭來,聆聽大師的箴言。

彼得·德魯克說:“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創造顧客”,企業的目標不是銷售產品,也不是利潤,而是“滿足客戶需求”。德魯克早就告訴我們,企業要具備用戶思維。

然而,我們以前所做的一切 “營銷”,都是企業站在“賣貨”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的,並沒有用戶思維。

3

前兩年“互聯網思維”很火,其實所謂互聯網思維就是用戶思維。

我們會發現,那些擁有海量用戶的互聯網公司的市值都驚人的高。

騰訊的市值5000億美元,旗下像微信這樣的產品,裹挾了9億用戶,主打社交。

阿里的市值4800億美元,旗下的支付寶也不必多言,打造了一套信用體系。

京東、美團點評與餓了麼、滴滴出行這些互聯網新貴分別在購物、外賣、打車等用戶生活場景下,連接了數以萬計的用戶。

這些公司重視用戶流量的價值,重視深度運營用戶,正如騰訊高級副總裁張小龍說的“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

他們有自己的連接性產品和一整套圍繞用戶生活方式的服務。

有了用戶,就可能生髮出一個生態出來,比如騰訊在QQ時代積累的用戶,後來就可以做遊戲、視頻、電商 ,這些都是隨著用戶量的增長慢慢生髮出來的生態。

有了用戶,也可以徵收“流量稅”,以美團為例,挾用戶以令商戶,我們每在線下消費一餐,美團要收取30%左右的費用,包括滴滴出行也是這樣。是不是像極了當年的沃爾瑪,收你的渠道費。

用戶價值,是絕大多數傳統企業忽視的。用戶思維作為一種思考方式,也成了優秀的企業和平庸的企業之間的分水嶺。

4

而且,更可怕的是,還有一股力量正在撲來。在線上獲客成本居高不下,電商增長緩慢,一直維持在4億人口的規模的情況下。線上的巨頭正在以不可阻擋之勢來搶佔線下。

比如,阿里近2年來一直佈局線下,已經將高鑫零售、大潤發、銀泰、百聯、蘇寧、三江購物全部納入麾下。

阿里利用數字化手段幫助傳統零售連接用戶、經營用戶。有報道稱阿里入駐後,三江購物在實現數字化改造後,不論是交易額還是會員人數都開始爆發式增長。

因此,當傳統企業還在懵懵懂懂,只知道賣貨而不知道建立自己的用戶資產的時候,在這場所有人被卷挾的新商業革命中,註定出局。

5

未來,用戶在哪裡?將是所有傳統企業需要思考的命題。

沒有積累自己用戶資產的企業,猶如茫茫大海中的孤島,註定被人遺忘。

未來,用戶思維也是所有組織需要必備的能力。

沒有用戶思維的組織,猶如拿著舊地圖的水手,註定找不到新大陸。

未來,傳統企業如果還抱著就舊商業邏輯,無法進化為新物種,只能被消滅。

正如《三體》中所說,消滅你,與你無關。

2018年,你可以輸給對手,但不能敗給時代。因為企業一旦被時代拋棄,將再無立錐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