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让“网红老赖”寸步难行

老赖花样翻新地躲债,让法院判决成为“白条儿”不仅仅伤害当事人,也伤害着法律的权威,所以最高法和各地、各级法院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下决心破解执行难。全媒体直播抓老赖充分彰显了人民法院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强大声威气势,为执行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但对此也有质疑之声,觉得即便是老赖,也有隐私权。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让“网红老赖”寸步难行

事实上,失信信息已经超出了私人生活领域,拒不履行法定义务属于严重失信,严重失信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对社会公共征信体系构成危害,是对公共领域的诚信制度公然违背的不良行为,所以不应把公民的失信行为定性为个人隐私。

不过,老赖的合法权益也当然需要保护,所以在创新执行方式方法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多一份谨慎。令人欣慰到的是,在昨天全媒体直播抓老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马赛克”并未缺席。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让“网红老赖”寸步难行

其实,让老赖成为寸步难行的“网红”,并不需要过度曝光,因为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在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让老赖不能任性“买买买”,不能说走就走,不能“躲猫猫”,在技术上并不算困难——正如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所说,接下来各级法院要进一步提高执行信息化水平,继续拓展完善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加强与各部门合作,不断提高查人找物能力。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让“网红老赖”寸步难行

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执行法官的查人找物能力,同时让诚信成为“通行证”,让失信者处处碰壁,那么“执行难”就有望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