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慧律法師:圓同太虛 無欠無餘 良由取捨 所以不如

慧律法師:圓同太虛 無欠無餘 良由取捨 所以不如

圓同太虛 無欠無餘 良由取捨 所以不如

人人本具的佛性,圓滿如同太虛空。我們的心性是具足了體大、相大、用大,我們原本的那一顆心,是圓滿無缺的、是真善美的。由於我們的取捨心太強了,好的就取、厭惡的就舍,執著分別不斷,所以與本性不相應。“如”就是相應。

我們常說:個性決定命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沒有智慧心,就發展無明,自己還不知道,有時候講話衝傷了人都沒有覺察。心靈如果有病,我們的前途就會坎坷,甚至不知道日子怎麼過。我們學佛的人是智慧決定命運,這句話很重要。我們要知道,心量有多大,人生的舞臺就有多大。你如果受到一些委屈,覺得這個世界對我不公平!這個就是觀念,不要這樣去想,凡事都有因果,冥冥當中都有一個定數。如果你今天不如意,冷靜下來檢討一下,我們的心會慢慢健康,生命就會光明。我們的心性是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問題是出在內心橫生分別,比如在一個團體裡面,沒他的事,他卻意見很多,橫生分別與取捨,這就使當領導的很辛苦。我們要了解: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知見立知就是清淨自性本來無一物,在緣起所建立的觀念上,加上一層執著,這個叫作立知,我們就死在那個觀念裡。清淨心本來就有正知見,再加一個觀念,同時去執著它,也叫作頭上安頭。譬如說你對那個人不滿,或者是貪著五欲六塵,這個就是知見立知。如果你能夠記取修行的根本——我對生滅無常的世間徹底沒有意見,那你所過的日子就不一樣,該做的工作要認真做好,不能自私。

我們的煩惱是因為各人的看法不一樣,如果大家不稍微忍一下,日子沒有一天會安寧。正因為我們取捨的觀念太強,圓滿的清淨自性就沒辦法開採出來,於是就情生智隔。禪宗講動念即乖,與法不相應。你想要明本心見本性,第一,要學會我對生滅無常的世間徹底沒有意見。第二,我絕對不去看眾生的過失。第三,告訴自己,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內心的問題,是因為自己對境界建立了觀念,不順心,日子就不好過。如果你有機會冷靜一下,十年後再回顧十年前,就會哈哈大笑:十年前我為什麼這麼笨?還笨給一個人!十年前後,你的看法差距會很大。因此,當你碰到逆境的時候冷靜一下,世間還有更美好的事在等著你,這就是佛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