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的元凶,因身份特殊,累累罪行卻逃脫審判


今天是第六個國家公祭日。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陷了南京城,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滄桑古城,在日本人40多天的滅絕人性、慘絕人寰的殺戮之中,30餘萬同胞罹難。而作為後來人,我們要做的便是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而在這段歷史之中,有一個名字當為更多人知,作為南京大屠殺的元兇首惡,他頒佈了屠殺令,卻最終因為身份特殊,而逃過了東京大審判,94歲才死。

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的元兇,因身份特殊,累累罪行卻逃脫審判


他就是朝香宮鳩彥王,時任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他還有一個身份日本昭和天皇裕仁的叔父。而作為日本皇室之中少有的職業軍人,他是一個激進的皇道派軍人,在1908年5月27日自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之後,他開始進入軍伍之中。從此仕宦平順,一路擢升。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而在同年8月13開始,淞滬會戰開始,在經過數月的持久對戰後,日軍側翼機動,自杭州灣登陸,最終蔣中正下令撤退,淞滬會戰告敗。

如此一來,南京城便暴露在日軍之下,而在經過對江陰等外圍據點的攻擊之後,12月2日朝香宮鳩彥出任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12月7日他抵達前線。12月8日時,日軍已經佔領了南京外圍的防禦陣地。

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的元兇,因身份特殊,累累罪行卻逃脫審判


此時的國軍,軍心渙散,屢有逃竄事件,軍備不整,南京城破也是旦夕之間。12月13日,南京陷落。而在獲得勝利後,作為此時的日軍總指揮官(松井石根突發肺結核被其代替),為了達到耀武揚威的效果,他下達了"機密,閱後銷燬"的密令:"殺掉全部俘虜!" 而在層層的傳遞後,這份密令變成了“全部殺掉”。

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的元兇,因身份特殊,累累罪行卻逃脫審判


最終,在這樣的命令之下,南京城淪為血泊之地,而如臭名昭著的野田毅和向井敏明進行的殺人比賽,亦是不勝枚舉。從拋屍、姦淫、放火、搶劫,日軍所犯的累累罪行可謂是罄竹難書。而南京大屠殺,也成人類文明史上的最黑暗的一頁,記載著這些劊子手們的行徑。

作為始作俑者,朝向宮鳩彥次年便被召回日本,先後任軍事參議官等職務,軍銜也晉升為大將。而在中國大地上,在建立了抗日統一戰線之後,經過8年的艱苦鬥爭,中國人民終於打敗了侵略者。

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的元兇,因身份特殊,累累罪行卻逃脫審判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隨後,9月2日日本投降簽字儀式舉辦,也標誌著二戰的結束。而在如何懲治戰犯上也舉辦了東京審判,作為整個二戰中的首犯東條英機等人被判處絞刑,松井石根也被處刑。


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的元兇,因身份特殊,累累罪行卻逃脫審判


但是作為南京大屠殺的始作俑者,朝向宮鳩彥卻在審判的前兩天,聯合國軍審問之時,將南京大屠殺推做“全不知情”,最終也逃脫了審判。而在這其中,美國政府的角色可想而知,為了能夠有效佔領日本,與蘇聯對抗,他們必須藉助日本人對天皇的尊崇,而作為皇族出身的朝向宮鳩彥則成為籌碼,而被逃脫審判,落得一個逍遙法外的結果。

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的元兇,因身份特殊,累累罪行卻逃脫審判


而為了掩蓋此事,在眾多南京大屠殺的文章之中,朝向宮鳩彥也成為次犯。但是歷史不會讓此等犯下罄竹難書的罪人,逃脫記載的。而我們之所以設國家公祭日,並不是要加深仇恨,而是不忘前事,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