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来伊份施永雷:小零食吃出大生意


来伊份施永雷:小零食吃出大生意

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施永雷

  作为国内休闲食品行业专业的品牌和全渠道运营商,来伊份一直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美味、健康的休闲食品和便捷、愉悦的一站式购物体验,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拥有近2700家门店(全国共有加盟门店300多家)会员超过2000万,通过线下连锁门店、线上电商和移动APP、特通渠道全渠道一体化网络,满足消费人群随时、随地购买安心、好吃的零食需求。

从一家“夫妻老婆店”发展为“主板零食第一股”,来伊份,这家上海老百姓家喻户晓的零食品牌正借力资本市场,趁着消费升级东风,逐浪智慧零售潮流。


吃出“真味”

  味无味处有真味。小小零食,其实也有真味。

  来伊份董事长施永雷夫妇都非常爱吃零食,几次机缘巧合后,两人选择进入零食行业,并创建了自己的零食品牌。摸爬滚打十多年后,不仅在零食行业吃出了“真味”,而且还把公司推上了A股市场。

1990年毕业后,16岁的施永雷起初选择在二叔店里帮忙。1991年,刚满17岁的施永雷决定告别江苏老家,去上海滩闯荡,他聪明好学,凭借着一手修理钟表的技艺很快在上海立足。

  1993年,刚刚20岁出头的郁瑞芬离开家乡,和父亲来到上海开饭店。这饭店旁边就是施永雷打工的钟表店。每次郁瑞芬穿着白褂儿站在饭馆门口梳头的时候,对门钟表店的施永雷就会出现。一见钟情,情投意合的两人选择了结婚。

当时小夫妻在不停地思考,接下来从什么行业创业?正好一个同学在一家生产冰激凌的企业工作,凭借着这个契机,凭借着仅有的3000块钱彩礼,两人买了一台冰淇淋机开始创业。

一方面上海刮起一股甜筒冰激凌的风潮,另一方面市场供不应求,凭借着这个契机,。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几年后施永雷夫妇迅速挣到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一千万。这也为之后创办“来伊份”打下了物质基础。

“我们自己烤蛋筒,买进筒装的冰淇淋,然后打成一个一个的冰淇淋球卖给消费者。”施永雷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流行逛展览会,他们俩在各大展览会上摆摊设,把冰淇淋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冰激凌生意异常火爆,十天之内就赚到8000元。那时候的冷饮产品很少,市场很大,利润率也比较高,只用了七八年的时间,施永雷夫妇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0万元,为后来创办“来伊份”打下了资金基础。

然而,他们也发现,冰淇淋买卖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以跑展会的方式来销售,生意是一波一波、断断续续的,还要受季节的影响。而且,后来展会的举办质量有所下降,大家对于逛展会的热情不如从前了。

于是施永雷尝试着逐步转型,在3米乘3米的摊位上,他们利用多余的空间摆放炒货等其他食品,品类就这样丰富起来了。他说:“我们有空间,人家有产品,我们把产品拿来卖,卖完了再和供应商结账。”这样的模式既拓展了有的生意,还避免了过大的资金压力,控制住了现金流风险,为施永雷夫妇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1999年,施永雷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要打造有固定门店的零食连锁店。他们一致认为人流量较大的淮海路是一个不错的发展地方。不过当时,淮海路那间店铺的老板只是同意将半间店面出租供他们使用,他们的小零食生意就这样从炒货开始。

来伊份开业那一天,来伊份1500斤密制核桃仁就被一抢而空。郁瑞芬连夜紧急从临安拉来1000公斤,第二天中午门口还是排起了500米的长队。

  吃出“生意味”的施永雷夫妇,不断在全国各地寻找具有特色的小零食。靖江猪肉铺、炭烧腰果、奶香花生、开口松子,越来越多的小零食被来伊份聚在了一起……来伊份也在淮海路站住了脚,生根发芽。

从淮海路上的半间店铺,此后到徐家汇太平洋百货开了第一家整间店铺,接着在上海四川北路租下一个门面,创办了第一家休闲食品专卖店。

开始时,店名从夫妻两人的名字中分别取一个字,命名为“雷芬”。后来,几个熟悉的朋友们聚在一起讨论觉得休闲零食的品牌名字一定要朗朗上口,建议更换名牌名字。施永雷灵思一动,“来一份,来一份,这个名字就是顾客买零食时常说的,并且能够快速让受众记住。”不过在注册商标时,工商部门因通俗名称不予注册否定品牌注册的要求。之后,选择改名为“来伊份”,“伊”又有俏丽的意思。

就这样迎来了第一个爆发期。2002年来伊份品牌应运而生,当年年底就已经拥有了38家连锁门店。

正当来伊份的经营发展得风生水起之时,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肆虐全球,让整个社会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中。当时全国上下在一片“关店”、“隔离”、“封闭”的阴影下,一时间人心惶惶,大家都选择足不出户,零食行业也收到了一定冲击。

危机中,施永雷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和妻子郑重商量后决定:逆势而上,迅速以较低的价格吸收一批旺铺门店

这会是盲目下注吗?他回忆当时决策时,“第一,虽然社会各界应对SARS没有一点经验,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事件,但坚信危机会很快会过去。第二,在SARS期间,我们自己也算过一笔帐,如果店铺没有一分营业额,纯付工资和租金,公司能支撑一年。如果能做1/2营业额,公司可以支撑两年;当时我们能做到2/3营业额,所以我判断我们能抗住,如果扩张的门店不赚钱,我们还能支撑下去。”

说干就干!2004年,来伊份的门店从原来的38家迅速增长到88家,SARS的风险很快过去,商业重归繁荣,而依靠口碑的力量,拥有88家店的来伊份开始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食品品牌。

同样,在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施永雷再次选择了扩张,此时来伊份门店扩张至1283家,到2010年达到1786家。对于公司发展的总结中,施永雷将2009年和2010年定义为来伊份发展史上的“提升年”和“创新发展年”。

2016年10月12日,中国休闲食品连锁经营模式的缔造者来伊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3777,成为“主板零食第一股”


来伊份施永雷:小零食吃出大生意

  吃无止境

  经过十多年发展,来伊份如今已经在全国开设了近2700家门店,但公司的掌门人施永雷觉得“吃无止境”,除了继续扩张门店,他还与时俱进,通过既有的渠道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整合,打造来伊份智慧零售平台。

  过去三年,来伊份稳健增长,营业收入从2015年31.3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36.4亿元,净利润维持在1亿元以上。但施永雷觉得这个行业未来的市场规模还是很大,公司业绩增长的空间依然广阔。“接下来我们还将不断去扩大市场占有率,上市后公司就制定了一个‘万家灯火’计划,即目标实现一万家门店。”

  在施永雷的棋局中,门店的扩张是为后续业绩持续暴发奠定更大的基础。

  施永雷指出,公司以打造自有知名品牌“来伊份”的方式精耕细作,专注休闲食品产业链中最核心的零售渠道、品牌培育推广、信息化管理与应用等环节,并通过线下连锁门店、线上电商和移动APP、特通渠道全渠道一体化大平台协同发展。“目前我们自己APP上的会员已有500多万,8月份还将开始做推广项目,不断完善APP功能、用户体验等,通过不断挖掘资源,将为公司后续业绩的增长提供较大的推动力。”

  施永雷的上述所言,其实已经触及新零售范畴的核心。

  最近两年,“新零售”概念在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纵观这些大小案例可见,线上线下的打通,注重互相导流,促使线下价值最大化是其商业核心。


来伊份施永雷:小零食吃出大生意

  吃出“智慧”

  面对新零售浪潮,来伊份凭借敏锐的“嗅觉”提前布局大数据,导入信息技术系统,逐步实现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打造来伊份智慧零售平台。

  施永雷认为,新零售、智慧零售其实从广义上来说,它改变了传统的零售方式,加强采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整合了线上线下资源。“我们在几年前就预料到未来的人力成本会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在信息化技术方面早期就开始投入了,未来会逐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在竞争中,我们会有一个内在成本的控制能力,在人效方面也会比一般传统的零售企业要管理得更精细。同时,在自建渠道成本上,我们也会比传统的零售企业在做通路的时候成本做的更低。”

  来伊份APP的会员超过了2000万,这是个金矿一般的数据源。“做了会员制后,我们可以更好地采集大数据,比如客户的消费习惯、喜欢的产品,我们可以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包括产品优惠、会员升级等,很多企业对数据的采集以及对数据的精细度分析是缺失的,如何运用好大数据来服务消费者,我觉得未来这块蕴藏了很大的商机。”施永雷说,新零售从广义上来说,是技术的提升。通过技术提升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线上线下的流量,近期我们的APP会推外卖服务,这就需要强大的数据技术支撑。

  正因为有强大的线下资源优势,所以来伊份有足够的底气去全面强化线上渠道。“每个渠道都有各自特点,只是我们的线下相对规模特别高,因为我们前期战略是线下,但现在我们发现线上也是有几个亿的规模,占到我们目前10%以上,这个比例后期会越来越大。”施永雷表示,现在来伊份已实施全渠道战略,但对每个渠道的产品在规格、特色等方面都做了差异化布局,使得每个渠道的产品都“各有真味”。

  据悉,智慧零售已成为来伊份未来重点发力的方向。据施永雷介绍,公司会继续精耕细作现有的线下连锁网络渠道,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对线上电商业务和新市场加大投入和培育,培育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在供应链方面,将持续提升供应链的效率,保障及时提供全渠道优质、放心商品供应;另外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将构建、完善基于数字化、智慧化、系统化的智慧管理体系、营运平台,形成线下“智慧门店”的连锁经营网络和线上渠道的一体化的来伊份智慧零售平台。


来源:上海证券报 yjcf360 金融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