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山东文旅观察|研学旅行热潮下,如何悠然见南山?

两千年前,孔子周游列国成为最早有记载的“研学旅行”。而今天,在孔子故乡山东,也正在掀起一股研学热潮。

2019年是山东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完成机构改革和实现文旅融合发展的起步年、开局年,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山东,正在以文旅融合为推动力,描绘出一副“诗和远方”的新图景。

研学旅行作为文旅融合的特殊产品,在山东并非新兴产业,如何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讲好新故事,成为山东文旅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作为山东省内率先出台研学旅行文件的城市,烟台也正在尝试从文旅融合中,找到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山东文旅观察|研学旅行热潮下,如何悠然见南山?

乘着文旅融合的东风,研学游持续升温

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改委、旅游局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这标志着研学旅行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单一角度,上升至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国家战略高度。

2017年,烟台市教育局等13部门共同下发了《烟台市教育局等13部门关于印发烟台市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山东全省率先出台研学旅行文件,全面启动烟台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

据介绍,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随后,烟台市教育局与烟台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布首批市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名单的通知》,公布了包括龙口南山旅游度假区在内的38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

2018年,山东省教育厅也公布了山东首批“全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南山旅游景区、孔子文化旅游区、蓬莱戚继光故里等65个单位被列入其中。

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意味着研学旅行承担起了越来越多的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重要作用,这无疑为山东省及各地市推动文旅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研学旅行市场的不断升温,也让旅游大省山东看到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未来3-5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加上成年人和老年群体的研学旅行需求,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我国研学旅行市场增长迅速,国内研学旅行出行人次与市场规模均出现了快速增长,出行人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4%,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接近60%,但我国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仅为5%左右。

巨大的市场需求与较低的学校渗透率形成鲜明对比的背后,正是高质量研学旅行产品的缺失。除此之外,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互动,实现山东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也对研学旅行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磊表示,山东正在以提供优秀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为中心,着力推进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将再推出一批研学旅行示范项目。

研学旅行如何做出文旅融合新创意?

研学旅行,其背后必须要有旅行目的地的文化承载。山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同时山东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相当数量的国家级景区。

在山东大力推进文旅融合的开局之年,山东各地的景区便承担起了“文旅融合先行区”的重担,在这其中,推出高质量的研学旅行产品,成为各景区在文旅融合进程中崭露头角的特殊技能。

以烟台市南山旅游景区为例,其拥有国家5A级景区、游艇俱乐部等,是一座涵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购物、工农业旅游等旅游产品体系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据介绍,作为烟台市、山东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南山旅游景区将研学旅行产品作为旅游产品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并以不断升级的内容,赋予研学旅行新的时代内涵。

由于研学旅行本身具有教育功能,注定了研学旅行必须将旅行与学习相结合。根据《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目前我国的研学旅行目的地大致可以分为科技、文化、乡村及户外拓展四类,在这其中,又可细分为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文化。

在南山旅游景区,有一处特殊的景点——中华历史文化园,该园区于2012年7月份被评为“中学历史教学实景基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介绍,该园区以五千年中华历史为主题,突出历史和文化教育,满足游客的多元文化需求,将静态文化和各类动态活动,以及生态园林有机结合,从远古传说到炎黄时代,形成环线文化景观,建有黄帝庙、大元古馆、春秋园、秦王宫、西汉宫、隋唐、元明清等历史建筑。从项目策划、规划之初,就奠定了其作为南山研学旅行载体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南山集团拥有包括南山职业学院在内的诸多教育资源,这也为南山旅游景区的研学旅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而在设计研学旅行产品时,南山文旅集团也尝试在其中加入不同的文化内容,通过研学旅行与更多的文化产业有机融合,创新旅游业态延伸。

除了中华历史之外,还创新性加入了非物质文化传承体验活动及独具胶东特色的各色民俗活动,打造了南山民俗展馆。除此之外,依托南山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南山文旅集团也开发了雨林探险、马术、高尔夫、航空等多种研学旅行产品,覆盖了文化、户外拓展及科技等多个品类。

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会长、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德刚曾建议,山东应抓好文旅融合机遇,启动文化和旅游双向赋能计划。而承载起文化教育与旅游双重功能的研学旅行,正是文化和旅游双向赋能的范本之一。

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杜文彬也公开表示,山东应深化旅游体验产品的开发,重点突出打造研学旅行等产品。

在山东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推动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开局之年,研学旅行作为文旅融合的载体之一,已经拥有了南山旅游景区、孔子文化旅游区等一批较为成熟的研学旅游产品,但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如何讲好山东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让更多的人从研学旅行中收获更多,将成为研学旅行在山东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寻找进一步提升的突破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