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搬出来、住下来、富起来!松阳3万余农民下山变“市民”

  “我们一家是从新兴镇张山头村搬迁下来的,之前在山里,没什么赚钱的路子。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轻松赚到钱!”昨日,松阳县古市镇筏铺小区居民叶小美兴奋地说,平时有空去附近的加工厂做手工活,每月也能有几千元的收入。

  为了让搬迁户真正安居乐业,筏铺小区积极引进来料加工、电商等产业,打造出“电商一条街”,让搬迁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前不久,就业服务部门还优选了地点较近、招聘门槛较低的10多家企业,前来招聘服务员、保洁工、保姆、车间工等工种。

  近年来,松阳以实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为抓手,积极引导偏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的农民向松古平原集聚,让更多“散居的山民”变成了“集聚的市民”。截至今年11月底,已累计完成异地搬迁9855户3243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4%。近三年来,“拔穷根”的搬迁农户户均年收入从2.8万元提高到6.1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中,松阳创新建设方式,充分发挥房产企业专业的建设、管理团队和销售经验等优势,探索“市场化+政府回购、市场化+货币补助”两种安置模式。目前,已累计建成异地搬迁安置小区(点)60个,集中安置5299户17453人,占搬迁人数的53.8%。

  “搬迁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好事!以前,老家种的水稻,会被野猪吃掉,又种不了其它什么,在村里待着根本没有出路。”两年前,翁金宝一家从松阳枫坪乡高寮村搬迁到县城铺门小区,搬进了自建的三层新房,电器家具一应俱全,工作机会也很多。更重要的是,他的女儿还可以在附近中学读书。

  搬出来、住下来、富起来!在新溪安置小区,搬迁户有的开起了店铺,有的出租房屋获取收益。从玉岩镇坳头村搬迁过来的徐家利、徐家贵兄弟俩,分别在新家一楼改造成卫浴店和百货店,生意蒸蒸日上,日子越过越红火。余叶村搬迁户李枝年则将房子的车库和三楼租了出去,他激动地说:“没想到自家房子也可以坐地赚钱啦,原来想都不敢想!”

  松阳还鼓励“农民下山、产业上山”,发展生态种养业、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等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动员搬迁农户积极盘活旧宅,引导发展农家乐民宿、艺术家工作室等,增加经济收入。目前,全县累计流转闲置农房144幢发展农家乐民宿,带动出租农户年均增收七千元以上。

  下一步,松阳还将以实施 “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为抓手,计划2019—2023年整体搬迁106个自然村,搬迁农民16000人以上。

  记者 钟根清 孙丽雅 通讯员 沈爱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