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三國殺:拖發育的後期武將,七大殘局強將關索倒數第一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三國殺如今已經是強將如雲,一局遊戲往往兩三輪下來便草草結束,節奏的加快使得一些需要一定時間發育才能展露鋒芒的武將逐漸失去地位,但有這麼七位強將卻屹立不倒,前期隱忍不發後期一鳴驚人,是當之無愧的殘局霸主。

三國殺:拖發育的後期武將,七大殘局強將關索倒數第一

徐氏

徐氏的技能機制決定了其在八人軍爭場的不俗實力,一技能【問卦】的發動權雖然在其他角色,但決定收益的卻是徐氏,可以配合隊友過牌提高手牌質量以及控底。

而【伏誅】卻是徐氏奪得勝利的最大依仗,能對一名男性角色最高打出八張殺牌,目標角色幾乎沒有存活的可能,但其發動條件也極為苛刻,要求剩餘牌堆的數量不超過徐氏當前體力的十倍,也就是說最快也要在牌堆中剩餘29張牌時才能發動。

軍八初始牌堆數量為一百二左右,按徐氏始終滿血來算,要消耗掉牌堆中89張牌才可以發動,平均每人要過十一張牌,即使在場所有玩家人均英姿,也需要轉三輪半後才有機會伏誅某一角色,實在太拖。

三國殺:拖發育的後期武將,七大殘局強將關索倒數第一

神司馬懿

神司馬懿簡直是為了內奸量身打造的武將,其設計非常符合司馬懿的歷史形象,當各方勢力明爭暗鬥拼的個你死我活的時候,神司馬懿默默積蓄力量用忍戒急,待時機成熟配合【連破】收割大殺四方。

“忍”字標記是神司馬懿一切行動的基礎,也是玩法的靈魂,標記的兩種來源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對待傳統賣血武將的“圍觀流”打法,主動性更強。神司馬懿看似四血三技,實則是三血八技,也是三國殺所有武將中屈指可數覺醒後強度暴漲的武將。

【極略】是神司馬懿的招牌,曹丕放逐、黃月英集智、孫權制衡、賈詡完殺以及自己的本命神技鬼才,可謂是集百家之大成,讓神司馬懿能夠在各種局勢下都能發揮的遊刃有餘。

三國殺:拖發育的後期武將,七大殘局強將關索倒數第一

孫策

“軍八孫笨屬第一,四血五技無人敵。紅殺連弩永動機,關羽雙頭掩面泣。”這樣的打油詩比比皆是,要說孫策為何能成為三國殺中的人氣王,除了玩家們的喜愛之外,其自身的強悍實力也是不容忽視的。

此前有文章分析過,孫策最大的黑點在於其技能機制嚴重影響了其他玩家的遊戲體驗感,覺醒前的無力與覺醒後的強大所產生的巨大反差,導致忠臣不忠玩了命的幫主覺醒,反賊不反各種盲打,至於內奸就更沒什麼意思了。

孫策雖然出場率居高不下,勝率卻十分慘淡,根本原因在於其沒有控場能力難以進入殘局,發揮自身強大的單挑能力,多數情況下即使能撐到最後,也是隊友凋零狀態全無,難以發揮。

三國殺:拖發育的後期武將,七大殘局強將關索倒數第一

曹純、凌操

二者皆是依賴裝備爆發的武將,曹純屬於成長型,七繕甲一輪過牌近十張,幾乎是拿著牌堆跟人打,鉅額的過牌量令曹純的手牌質量直線上升,不論是回合內進攻還是回合外防禦都能留存相應的關鍵牌,尤其是雪球一旦滾起來很難再壓制。

而凌操對裝備牌的需求更高,滿裝備時的超大英姿一輪摸五張,是四血武將中摸牌量最多的,額外的體力上限給凌操的手牌留存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無懈保裝備以及囤積關鍵部位的裝備及時替換算是基本操作。

凌操的難點是如何在前期保住自己的命根,也就是身上穿戴的裝備,畢竟不管是哪一方都不會放任其自由發育,而且凌操的發育有著可逆性,一旦裝備被人扒光很難再重新積累。

三國殺:拖發育的後期武將,七大殘局強將關索倒數第一

關索、諸葛誕

先說諸葛誕,這個看似高血線的白板盾將卻在八人軍爭場中有著驚人的勝率,唯一適合的身份只有內奸,低嘲諷慢收益,理論最高收益死亡7人實際發動6次技能加減少9點上限為19張牌,但平分到對局中卻並不起眼,如溫水煮青蛙一般悄無聲息的置敵人於死地。

關索則與諸葛誕恰恰相反,這個三妻四妾極為高調的男人理論強度甩諸葛誕不知幾條街,但正因如此,路人局中關索嘲諷度極高,且自身防禦基本沒有,很容易在集火中猝死。而且關索的技能隨強但過牌乏力,一旦進入單挑局無法快速擊殺對手便難以取勝。

三國殺:拖發育的後期武將,七大殘局強將關索倒數第一

你認為殘局中哪位武將的實力最強呢,留言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吧!我是小夜,更多三國殺資訊敬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