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韩泽江抗战回忆:一、县大队里的“小八路”

我叫韩泽江,1928年生于东阿县顾官屯镇于才村。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后来又有了继母,家里生活比较贫困,吃饭也有点困难。后来,日本鬼子来了后就抢乡亲们的牛、羊、猪、鸡,装乡亲们的粮食,看见穿红棉袄、花棉袄的妇女就追得紧,强奸、轮奸妇女是经常事,吓得妇女们都不敢在家睡觉。我们这里没山,在于才村到张集村有一个大沟,妇女们晚上都到沟里睡觉。日本鬼子后来在农村修了很多碉堡,我们村附近的赵庄、张大人集都有碉堡,碉堡之间挖宽6米、深4米的封锁沟,这些碉堡遥相呼应,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

县大队里的“小八路”

抗日战争爆发前,东阿县就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姜楼高小党支部,苏民任书记,带领党员们积极发展党组织、做地下工作。1935年4月,赵健民来东阿视察工作,向苏民提出建立县委的意见。1936年2月,中共东阿县委在西程铺建立,苏民任书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苏民带领东阿县委在黄屯召开抗日救国联合大会,积极发动全民抗日。1940年,东阿抗日县政府在葫芦头村成立,苏民任代理县长,随后东阿县武装工作团及东阿县抗日大队成立,由县长苏民兼大队长,下设3个连。

我八九岁时,苏民带领着一帮人到我们村做地下工作,晚上就住在我家。那时候,看到苏民带领的区部县府的人吃小米饭绿豆粥,馋得我口水直流,背地里偷偷掉眼泪。后来苏民就让我跟他们一起吃饭。后来,看我是小孩,能够帮助他们放风、送信,就收留我协助他们做地下工作。过了一段时间,我为共产党送信的事,让我们村的富农知道了,他就到赵庄碉堡的“二鬼子”(日伪军)那里检举了我。

赵庄村的碉堡分两围,大围套小围,小围在内,里面住着日本鬼子,大围在外,里面住着二鬼子。平时,日本鬼子很少出来,主要是二鬼子发孬(干坏事)。我们村的富农就跑到二鬼子那里报告,说我是小八路,让二鬼子抓我、整治我。后来,二鬼子就把我抓到围子里,不让出来。当时,他们绑着我,我哭喊着要出来,二鬼子狠狠打了我两个耳光,脸上留下很深的印,说:“你就当小八路吧,还出去干啥呀?!”

其实,他们就是想要钱。我是家里的独子,继母后来只生了女儿,为了家族不断后, 父亲四处奔波想要将我救出来,最后卖掉了祖上传下来的二亩半地,将钱送给二鬼子的头目后,才将我救出来。现在,每年到祖坟去上坟的时候,看到那二亩半的沙窝地, 我都会想起这些事情。家里原本可以靠这二亩半地勉强过日子,因为卖地救我,家里就变得更穷了,于是继母对我也更差了,将我赶出家门。

从那之后,我就跟随苏民领导的县大队正式参加了地下工作。当时,县里有区队。县大队还有个武工队,我是个小孩,没有固定编制,哪里需要我做点什么我就跟着做点什么,比如跟在民兵队伍中,抬担架照顾伤员等。1942 年,县大队升级成了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泰运军分区)的三团,我们都称呼自己为“老三团”。这一年, 我也正式参加了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