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兄弟兩人為了爭奪汗位,展開一場長達四年的內戰,使蒙古帝國消亡

兄弟兩人為了爭奪汗位,展開一場長達四年的內戰,使蒙古帝國消亡

公元1206年,鐵木真一統蒙古,做了蒙古的大汗,並自號“成吉思汗”,在位二十多年間,成吉思汗帶領蒙古鐵騎四處征戰,把蒙古的疆域一度擴張到了中亞、東歐等地,由此也能看出蒙古帝國的強大。但人終歸有一死,就在蒙古帝國攻打西夏的時候,鐵木真去世,為了不想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出現如自己之前兄弟相殘的命運,所以鐵木真把江山分給了他的四個兒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雖然如此,但最後強大的蒙古還是四分五裂,這是為何?

根據蒙古歷來“幼子守灶”的傳承,最有可能繼承成吉思汗汗位的是幼子託雷,但是偉大的成吉思汗在臨死的時候卻把汗位傳給了窩闊臺。雖然託雷沒有說什麼,但由於軍事大權都在託雷的手上,這也導致了蒙古開始了軍政分離。而窩闊臺雖然即位為大汗,但他嗜酒如命,結果在一次酗酒後去世,於是窩闊臺的妻子脫列哥那讓自己的兒子貴由做了蒙古的第三任大汗,可惜貴由僅僅做了一年的大汗就去世了。

兄弟兩人為了爭奪汗位,展開一場長達四年的內戰,使蒙古帝國消亡

這樣蒙古大汗就在勢力最大的託雷一脈中產生了,他就是託雷的長子蒙哥,蒙哥繼承汗位後,令四弟忽必烈征服大理、高句麗,令六弟旭烈兀再一次率兵西征,腳步一度到達了塞浦路斯島,本來旭烈兀打算一直打到埃及,不料卻在這時候聽到了蒙哥陣亡的消息,這才帶兵返回。

兄弟兩人為了爭奪汗位,展開一場長達四年的內戰,使蒙古帝國消亡

由於蒙哥的意外陣亡,蒙古的大汗之位又一次空了出來,各派各系都在蠢蠢欲動。在蒙古國內,大家一致認為應該讓阿里不哥繼承汗位,因為阿里不哥是託雷的幼子,當然託雷一共有11個兒子,阿里不哥排行老七,是嫡子裡面最小的。再有就是阿里不哥一直在蒙古本土主持政事,由他即位是最好不過的了。但由於蒙哥死的突然,沒有指定汗位繼承人,這也給忽必烈爭奪大汗的位置留下伏筆。

而忽必烈在蒙哥在位的時候,一直在打理漠南,為以後的南伐南宋做準備,為了這個想法,忽必烈用了很多漢人做手下,所以忽必烈的勢力漢化嚴重,這在蒙古本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因為蒙古人認為,作為一個蒙古人,應該時刻把蒙古的綱常禮儀放在首位,忽必烈的這種漢化政策當然不會被蒙古貴族們認可。

蒙哥去世後,作為勢力最大的忽必烈,當然對汗位翹首以待,但是蒙古大部分貴族都不支持忽必烈,都擁護阿里不哥為汗,這當然就引起了忽必烈的不滿,所以在聽到阿里不哥稱汗之後,忽必烈也立刻稱汗。就這樣,蒙古帝國在漠南跟漠北各有了一位可汗。阿里不哥得到了欽察汗國和察合臺汗國的支持,而忽必烈則得到了旭烈兀的支持。

公元1260年,忽必烈對阿里不哥展開了攻擊,結果阿里不哥不敵,向忽必烈議和。第二年,得以恢復的阿里不哥向忽必烈展開了反擊,雙方在昔木土腦兒展開了生死對決,結果還是阿里不哥大敗,手下的大多將領也都投降了忽必烈,阿里不哥最後也只能選擇投降。

兄弟兩人為了爭奪汗位,展開一場長達四年的內戰,使蒙古帝國消亡

雖然仗是忽必烈打贏了,但他跟蒙古帝國內的貴族們也產生了很大的矛盾衝突,尤其是金帳、窩闊臺和察合臺三大汗國,都不承認忽必烈大汗的身份,於是宣佈獨立出蒙古帝國,自行發展。而本來支持忽必烈的旭烈兀也建立了伊爾汗國,隱隱有獨立之態。強大的蒙古帝國於是一分五裂,忽必烈見情況如此,在公元1271年,改國號為元,進入了中國式的皇帝統治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