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开学季|新班上任怎么办?名师教你如何做好新班主任的“第一次”

开学季|新班上任怎么办?名师教你如何做好新班主任的“第一次”

开学季|新班上任怎么办?名师教你如何做好新班主任的“第一次”

文 | 李镇西

新班主任怎么做?名师为您来支招!

第一次

如何给家长开家长会?

开学季|新班上任怎么办?名师教你如何做好新班主任的“第一次”

有的新班主任认为,对学生还不熟悉之前,开家长会没什么话可说;因此,家长会最好是半期考试之后再召开,那时对学生已经比较熟悉,而且正好结合半期考试进行成绩分析。

但我建议年轻的班主任在开学之初就召开一次学生家长会。原因很简单,应该尽早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设想告诉家长们,因为每一个家长都是你的教育同盟者。

多年以前,一位刚当上班主任的老师对我说,她对开家长会有一种恐惧,因为不知道说什么,而且家长们都比自己年长,总觉得他们都比自己有学问。

我告诉她:“千万不自卑!你要这样想,无论家长们是做什么的,也不管他是什么什么‘长’,你是教师,在教育方面,你就是内行就是专家!至于讲什么,我说至少有两个内容你可以讲,一是对自己做个自我介绍,另外,可以就你的治班思想和家长们进行沟通。”

下面是2004年9月份我的第一次一次家长会,也是学生进学校不久我和这个班的家长第一次见面。

正式给家长们讲话之前,我给他们读了我几年前写的一篇文章《家长也是教育者》。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些思想――

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会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可能人格上成为孩子的榜样,以无声的形象去感染孩子的心灵;

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将不会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产”,而将孩子看成是祖国的未来,这样,他对孩子的期待就不仅仅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是用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要求来设计孩子的成长和孩子的明天;

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一定会全力支持学校教育改革和老师的工作,或者说,他将把学校教育工作也当作自己的应该关心甚至有时还可以直接参与的分内事;

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会以教育者的眼光(而不仅仅是父母的眼光)去打量关注孩子,细心研究孩子每一天的细小变化,并和孩子一道成长;

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不会把《哈佛女孩》之类的书奉为家教“圣经”,他会尊重孩子的精神世界,按照孩子的个性引导其成长使之最终成长最好的而又独一无二的“我”……

我一边读一边就文中的一些话作解释,以此向家长们介绍我的家庭教育思想。

开学季|新班上任怎么办?名师教你如何做好新班主任的“第一次”

接下来,我开始给家长们正式讲话。我的发言提纲――

请把手机设置为振动状态。

自我介绍:从教经历,爱学生,爱语文,特别珍视和学生的感情,同时希望自己不但能够把学生送进高一级学校,更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让他们离开我以后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

一,本班情况介绍:

良好班风开始形成,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思想纯正,有上进心;第二,有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第三,学习风气浓厚,自觉性比较强。

存在的问题:第一,学生之间学习基础差别悬殊。第二,个别学生学习不够自觉,部分学生学习参与性差。第三,男生宿舍问题比较严重。

二,我的教育思想:

爱心,民主,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

好学生的标准:善良,正直,机智,有文化。

做人第一,文化素养是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随时为他人着想,比如迟到,就给别人带来了不便)“我们和他们不一样!”(随时想到自己的使命)

语文教育:多读多写多背;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课堂与学生互动。作文面批,少写评语。

三,下一步我要做的工作:

第一,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二,班级建设:书香班级,自治班级,爱心班级。

第三,青春期专题讲座

第四, 男生宿舍的管理

开学季|新班上任怎么办?名师教你如何做好新班主任的“第一次”

四,给家长的建议:

1.应该意识到,家长也是教育者。

2.别只看孩子的成绩,更要看孩子的为人。在人格上成为孩子的榜样,同时又和孩子一道成长。

3.周末回家让孩子做家务事。

4.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钱。(每位学生订一份报刊,把

教室变成阅览室。每周回家拿一次零花钱)

5.多与学校沟通:周记本应该签署意见。

五,征求家长同志对我和学校的意见或建议

我这人时间观念非常强,发言之前我说第一句话便是:“我今天发言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我在讲话的过程中,不时看看放在桌上的手表,一个小时到了,我便准时结束了我的发言。

然后我请家长同志们对我的工作提出建议或建议,家长们在发言中,表示理解并接受我的教育思想,愿意全力支持我的工作。

他们特别支持我的三个想法:发动学生支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就学;让每个学生都订一份报或刊,营造书香班级;周末或节假日让不回家的同学到城里同学的家里做客。

同时,他们建议我把科任老师的联系电话印发给学生带回家;还有家长提出让学生们之间互相帮助;等等。

我解释说:“我以后开家长会,不只是给你们通报孩子最近的考试成绩和名次,而是我和你们的教育学术研讨会,我们共同来探讨教育,当然我也可以给大家开教育理论专题讲座,同时,你们也可以谈谈你们对教育的理解。大家互相沟通,因为我们都是教育者!”

我感到这次家长会非常成功,因为我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认可。

第一次

如何给学生安排座位?

几乎每次新接手一个班主任,都会有新生家长给我打电话,说希望能够在安排座位的时候予以“照顾”,而家长们所说的“照顾”的原因,无非是“孩子个儿小”、“孩子眼睛不好”等等。当然不可能每一个人都照顾到,但照顾谁不照顾谁,这真让班主任犯难。所以我曾经略为夸张地说过,安排座位这件小事,对班主任来说,有时候其难度完全可以当成科研课题来攻克。

多年的班主任实践,使我对给学生编排座位又一套比较成熟的做法。

开学季|新班上任怎么办?名师教你如何做好新班主任的“第一次”

我排座位的原则是:尊重学生,有利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

所谓“尊重学生”,就是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愿望,甚至让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己确定座位,当然也不是任意想坐哪里就坐那里。

所谓“利于学习”,就是排座位要考虑成绩搭配,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坐在一起。

所谓“小组固定”,意思是前后四人或六人就是一个整体,小组内部可以互相调整。

所谓“每周轮换”,是说每个星期全班都要以小组为单位变化一次座位,让每一个同学在一学期之内几乎都能把教室的每个方位坐遍。

具体操作分两个步骤,开学第一天排一次,一个月以后排一次。

开学第一天排座位,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安排,老师只和他们讨论安排座位的原则。以高2007级三班为例――

学生集中于教室后,我谈了谈其他的事情,然后开始说编座位的事儿。我说:“现在同学们是随意坐的,但我每次接手新班都是和同学们商量着编方位。绝对尊重同学们!我们只确定一个原则:不影响他人,不影响自己;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团结。只要这个原则大家同意,那么,你们想怎么坐就怎么坐,以后我们每周都轮换一次座位,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在教室里的每一个地方坐一周。好不好!”

大家都说:“好!”

因为是随意坐的,因此,教室里面男生女生坐的比例不太合理,阵线分明。于是,我和大家商量着略作了调整,使男女同学能够混合地坐在一起。最后,我问了问哪些需要照顾的同学,并把一位视力特别不好女生安排在了最前排,然后对她说:“我和同学们也只能照顾你一周,请理解!因为我们每周都要轮换座位。”

我知道,编方位对许多班主任来说是一件很棘手的事,但我就这么简单的完成了――只要尊重学生,什么事儿都好办!

有的老师质疑道:第一次编座位就这么简单?太随意了吧?太迁就学生了吧?如果接下来的事实证明,有不适合坐在一起的学生却坐在了一起,岂不是误了学生?

且慢质疑,因为这只是第一个步骤,一个月后还有第二步骤呢!

开学季|新班上任怎么办?名师教你如何做好新班主任的“第一次”

第二个月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比较熟悉了,同时,第一次安排的座位是否合适,大家也比较清楚了,于是这时便进行调整。这次的调整,不但是根据任课老师的意见和同学们的反映,将不合适的同桌分开,而且还要确立学习小组。我班的学习小组是四至六人,刚好前后左右相邻。学习小组一旦编定,原则上便三年不变,这样便于组与组之间竞赛。

我还要详细说说教室里的课桌布局。

教师站在讲台上,一般来说,下面是八列小纵队,其中每两列靠得比较紧密,于是形成四列大纵队;同时,又是七横排(刚好五十六个学生)或八横排(刚好六十四个学生)。从每个大纵队中间截开,便是前后两个小组。这样,全班就有八个小组,每个小组四至六人。每周轮换座位的时候,是小组整体搬迁移动,而且是一轮朝右斜上方(从站在讲台的视角看),教室最右上角那个小组则移动到最左前方的角落,教室最右边最靠前那个小组则朝左边后方移动。在小组整体搬迁移动的同时,小组内部也进行前后左右的循环调整。

因为不便于图示,所以我仅仅用文字可能不一定表述得很清楚。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地说,这样每周循环的好处是:

第一,保持了小组的整体性,有利于课堂学习的交流讨论和小组之间的学习竞赛;

第二,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坐教室里任何一个位置,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显得十分公平。

这样一来,所有照顾都不存在了――我对凡是需要照顾的同学说:“不要紧,你只是暂时坐这里,下周就会交换座位的!”学生能够接受,家长也无话可说。当班主任这么多年来,我基本上都是这样安排座位的,班上从来都相安无事。

当然,每个班的情况不同,每个老师的管理理念也不尽相同,我并不是要所有班主任都像我这样编排座位,我只是提供我的做法而已。

我相信,只要班主任肯动脑筋,多琢磨多研究,一定还会有更好的排座位的方法

来源 | 镇西茶馆

作者 | 李镇西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