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城阳故事·众志成城│李宏——“审计人”上疫线,复工复产的好帮手

3月2日早晨,城阳区大雾,怕耽误到岗,李宏7点就出门驱车赶赴惜福镇街道东葛家社区,比平时提前了半个小时。今年38岁的李宏是城阳区审计局法规科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政府投资审计法规审理。疫情期间,他被抽调到东葛家社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

城阳故事·众志成城│李宏——“审计人”上疫线,复工复产的好帮手

半岛记者 | 黄冬梅

从2月10日开始,城阳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东葛家社区辖区内的39家企业也开始有序复工。长年从事审计工作的李宏,与企业接触较多,熟悉企业状态,便主动请缨深入生产一线,指导企业复工复产,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尤其是员工防护用品和企业消防设施的储备、使用情况,工作场所、职工食堂、职工宿舍的日常消杀等。“检查都是突击式的,绝不能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企业复工中存在的漏洞,防患于未然。”

城阳故事·众志成城│李宏——“审计人”上疫线,复工复产的好帮手

李宏(左一)主动请缨深入社区生产一线,指导企业复工复产,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2月14日,李宏和社区工作人员在突击检查中,发现一家企业内一个10平方米的宿舍里,住了5名员工。“按照现行规范,这么大的面积内只能住两个人。其实企业在复工前已经对员工宿舍空间进行了重新划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这间宿舍之所以人员超标,是产能提升、人员投入短时内增多造成的。”基于这家企业的现实困难与需求,李宏提出了将部分仓库改建为临时宿舍的办法,得到了企业的认同。

城阳故事·众志成城│李宏——“审计人”上疫线,复工复产的好帮手

李宏说,特殊时期复工复产,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考验的是企业,也考验政府基层工作人员,但他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去想、去干。

2月20日,李宏走访检查中发现一家生产口罩包装自动化设备的企业,其前期自购的酒精、84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只够再维持一周的使用。企业负责人因为原先的购买渠道断货了,一时没有找到新的购买渠道,正着急地四处托关系打听,一旦防疫物资无法及时补给到位,意味着企业将面临停工。

城阳故事·众志成城│李宏——“审计人”上疫线,复工复产的好帮手

李宏说,“现阶段,企业复工复产牵扯到国计民生,更关系到每个人战胜疫情的信心,我有责任把它们做好。”

“口罩属于防疫紧缺用品,和它相关的配套设备如果不能跟上,就会影响其产量,必须尽快解决,保障设备生产。”李宏迅速向社区、街道反映情况,由街道和社区先行调配为企业补充一部分,同时寻找新的购买渠道。一连三天,李宏通过自身工作关系和微信朋友圈不断发布着求购信息。2月23日,李宏联系上了即墨一家有酒精、84消毒液现货的企业,顺利帮助企业再购买到1.5吨的84消毒液和500升的酒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截至3月3日,东葛家社区辖区范围内39家企业全部复工,而李宏也已在社区连续奋战了34天,在此之前,他还在G20高速城阳南出口值守过4天。“在疫情面前,作为一名审计人,不仅要做审计战线上的‘铁算盘’,也要做疫情战线上的好帮手。现阶段,企业复工复产牵扯到国计民生,更关系到每个人战胜疫情的信心,我有责任把它们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