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新基建能扛起引領牛市的大旗嗎?

2020年1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了,要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和綠色製造。2020年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進一步明確指出,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統籌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2020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細化工作時,指出要加大試劑、藥品、疫苗研發支持力度,推動生物醫藥、醫療設備、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再次強調,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要注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新基建能扛起引領牛市的大旗嗎?


一個月期間,中央級別的政府會議4次提及“新基建”,頻率可謂史無前例了。


2020年開年的首場國常會再提到的新基建,主要涉及七大領域。


1、5G基建

2、特高壓

3、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

4、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5、大數據中心

6、人工智能

7、工業互聯網


新基建的發展空間必定是巨大的,但如果期待新基建能扛起穩增長旗幟,那是給了它與實際體量不相符的預期。目前,在政府基建投資中尚未有關於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統計,但我們可以從PPP庫細分項目中分析一二。


新基建能扛起引領牛市的大旗嗎?


目前存量PPP項目總投資規模大概在17.6萬億元人民幣,其中鐵路、公路、港口、碼頭、機場、隧道等佔主要,約為7.1萬億元人民幣,佔比接近41%。排在第二位的是與房地產、土地存儲相關的,包括廣場、公寓、棚改、危房改造、保障房、土地儲備等,約3.4萬億人民幣,佔比20%左右。醫療衛生有3000億人民幣左右的項目,佔比1.7%。而“新基建項目”佔比僅有0.5%,規模不足1000億元人民幣,類“新基建”項目,如軌道交通、園區開發、垃圾發電等,在PPP項目庫中大約2.6萬億人民幣,佔比14.7%左右。兩者加總大概佔整個PPP庫的15%左右,與動輒上萬億的傳統基建項目相比,這樣的“新基建”和“類新基建”規模並不突出。所以投資者在選擇投資標的和佈局週期時,要注意規避不及預期的回調風險。


建議加入自選關注參考,不作為買賣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