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浙江发布毒情形势报告|注意“第三代毒品”!青少年群体易“中招”

随着我国禁毒预防教育的普及,大众对毒品的认知已经比较普及,对传统毒品如海洛因、合成毒品如冰毒等都有了清醒的认识,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到主动远离,坚决拒绝。

但如今,一些名称极具欺骗性的“特制药物”,比如“草本兴奋剂”等让许多年轻人因听着“无害”而丧失警惕。殊不知,这些都可能是新精神活性物质。

浙江发布毒情形势报告|注意“第三代毒品”!青少年群体易“中招”

浙江发布毒情形势报告|注意“第三代毒品”!青少年群体易“中招”

今天上午,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到来之前,省公安厅发布了2017年浙江省毒情形势报告。

2017年,浙江不断加强禁毒工作,持续严打毒品犯罪,有力遏制了毒品需求,全力深化毒品治理,各项禁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毒品问题蔓延期、毒品犯罪高发期、毒品治理攻坚期”的态势仍没有根本改变。

如,以“笑气”等为代表的新精神活性物质正悄然入侵,青少年群体尤其容易“中招”。

浙江发布毒情形势报告|注意“第三代毒品”!青少年群体易“中招”

据统计,2017年,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4800余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7600余人,缴获各类毒品300余公斤

2017年,浙江共查获吸毒人员38000余人次,依法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12000余人、作出责令社区戒毒决定13000余人、作出责令社区康复决定6000余人

在全省吸毒人员中,以男性居多,占85%,女性占15%;从年龄上来看,35岁以下(含35岁)占55%;36岁到59岁占44.6%;60岁以上占0.4%。

什么是新精神活性物质?它到底有多可怕?下面小布带你进入科普时间~

什么是新精神活性物质?

新精神活性物质(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简称NPS)又称“第三代毒品”或实验室毒品,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或全新设计和筛选而获得的毒品类似物,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危害性。

浙江发布毒情形势报告|注意“第三代毒品”!青少年群体易“中招”

它是继传统毒品(如鸦片、海洛因、吗啡等)、合成毒品(如冰毒、摇头丸、麻古等)后,流行全球的第三代毒品。

目前,我国列管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已有124种。

浙江发布毒情形势报告|注意“第三代毒品”!青少年群体易“中招”

NPS有哪些危害?

由于NPS会导致不可控的兴奋和冲动,极易引发暴力行为、性乱行为,前者会引发对不特定人群的暴力犯罪,后者则会导致性病、艾滋病等的感染传播,因此NPS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

浙江发布毒情形势报告|注意“第三代毒品”!青少年群体易“中招”

NPS最大的危害性表现在其传播过程中往往被伪装为无害、无成瘾性,造成其接触者——尤其是部分青少年——丧失警惕,不以毒品为毒品。

浙江如何开展治理工作?

浙江是全国重要的化工基地和国际贸易口岸,也是化工产品电子商务大省,存在较大新精神活性物质违法犯罪风险隐患。

浙江已把治理新精神活性物质问题列入禁毒工作重要内容,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新精神活性物质治理工作的意见》。

《意见》将涉及化学品实验、生产、经营的环节列为新精神活性物质防控源头,着力在化学品科研活动安全管理、经营企业信息排查、生产监管以及非法工厂、窝点防控等方面加强防范。

《意见》着力完善了互联网化学品信息平台、国际化学品寄递渠道和国际小额资金收兑网点的监控、管理。如,推动物流寄递企业落实“收件验视、实名寄递、过机安检”三项安全管理制度,依法追究涉毒问题严重的快递企业责任。

同时,加强监管部门间的信息共享,着力构建包括互联网、化工企业、毒品检测实验室等多渠道的信息来源,提升动态监测能力

《意见》还明确了全链条、全环节治理的策略,明确了源头管控、综合治理和预警监测等方面

工作架构,并建立了联合会商、赋权履职以及追责奖励等工作机制

此外,省公安厅、省财政厅还联合印发《浙江省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奖励办法》,鼓励群众举报“涉毒”行为,最高奖励100万,范围扩至“毒驾”等14种情形。

浙江发布毒情形势报告|注意“第三代毒品”!青少年群体易“中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