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早安合肥】中科大开放首日 万人涌入“樱花大道”

【早安合肥】中科大开放首日 万人涌入“樱花大道”

( 赴一场浪漫的“樱花之约” 来源: 江淮晨报)

早安合肥,众览合肥大小事,安徽商报出品

本地要闻

【早安合肥】中科大开放首日 万人涌入“樱花大道”

★在合肥市轨道交通 1、2 号线大东门站、紫庐站、朱岗站、三里庵站、十里庙站、东七里站等六个站点出现了 “移动书房” 。在每一个站的出口处设置了一个书架,摆放了包括文学类、社科类、少儿类等 200 多本书籍。随着人流量不断增加,来这里借书的人慢慢多了起来。

【早安合肥】中科大开放首日 万人涌入“樱花大道”

★一条百米左右的校园路上,两边约 100 株樱花怒放,前来观赏的市民、学生、外籍友人挤爆整条路 ……周六下午,记者在中国科技大学东区校园内“樱花大道” 上看到的火爆一幕。据现场一名保安透露,从早上开始到傍晚时分,有上万人前来观赏樱花。

★昨日记者从合肥市城建部门获悉,翡翠路(派河大道 - 杭埠河大道)沿线城市设计方案基本敲定,通过派河河口区、肥西高铁站及其南广场两大核心区的打造,进一步提升合肥城市品质。同时,围绕肥西高铁站,融合地铁、公交、地面地上各类交通,形成综合交通枢纽典范。

【早安合肥】中科大开放首日 万人涌入“樱花大道”

★牡丹情,念师恩。在肥东县张集乡,有两株树龄已超过 160 年的牡丹,见证了晚清名臣李鸿章念师恩的佳话,也被称为“中堂牡丹” 。记者从张集乡了解到,眼下这两株牡丹花开正好,该乡围绕 “牡丹王” 和牡丹园举办的首届合肥(肥东)牡丹文化节将于 4 月 7 日开幕,近百精品牡丹将笑迎赏花人。

★正值周末,合肥各陵园都迎来清明前的一波祭扫小高峰,全市祭扫客流达70万人次,其中,大蜀山文化陵园祭扫客流4.5万人次,小蜀山陵园约13万人次,大兴塔陵园约1.5万人次。

国际国内

【早安合肥】中科大开放首日 万人涌入“樱花大道”

★史某某在南京机场高速上飙车,连续超车30多辆,时速达299公里,近日被提起公诉,将面临4-6个月拘役。

★云南盐津县普洱中学初一女生在寝室被9名同学殴打,县委宣传部和教育局回应已展开调查,涉事学校公开道歉。

【早安合肥】中科大开放首日 万人涌入“樱花大道”

★因模仿抖音上的视频连抠10多个奔驰车标,江西25岁青年郭某日前被警方抓获,将面临刑事处罚。

★上海体育老师屈某跳过地铁闸机逃票,被发现后打伤工作人员和警察,被判拘役近5个月,并被学校解聘。

【早安合肥】中科大开放首日 万人涌入“樱花大道”

★江苏南通一盲人过马路被困在路中间,司机曹华立刻下车搀扶盲人通过。路口的其他车辆都安静等待,没有一个人按喇叭催促。

★北京一出租车起火,下班路过的民警苏兴博立刻下车救火,几辆路过的出租车也相继停车,大家齐心协力将火扑灭。

【早安合肥】中科大开放首日 万人涌入“樱花大道”

★88岁的唐仲平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退休医疗工作者,曾参加抗美援朝,近日不幸去世。6年前,他瞒家人签遗体捐献书,自愿将遗体捐赠用于医疗研究。

健康生活

今天白天到明天早晨:多云有时阴天,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

偏南风2-3级,雷雨时阵风6-7级。

今天最高气温:27℃。

明晨最低气温:18℃。

预计:3号,多云转阴天。

【早安合肥】中科大开放首日 万人涌入“樱花大道”

错!春季养生,这些误区别踩

【早安合肥】中科大开放首日 万人涌入“樱花大道”

大家都知道,春季是养生的好时节。但是你知道吗,常见的很多养生方法并不科学。

一上火就吃解毒丸

专家说,在春天,很多人容易上火,有些人一上火就吃解毒丸,乱用降火药,这是最大的“灭火”禁忌。其实,有些看似“上火”的症状,并不是上火,例如便秘,或许是体虚的表现。所以,春季要弄清身体上的心火、胃火、肝火、肺火还是肾火,再对症下火。

心火:有虚火、实火之分,可见心悸、失眠多梦、舌尖痛等。实火多由邪热内蕴、痰火内郁或情志所伤而致。若劳累过度,耗伤心之阴血,造成阴阳失衡,阳气偏亢则会出现虚火。预防春季心火,可以多食用莲子汤。

胃火: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易饥、便秘等,分虚火、实火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等。有胃火者,可以多喝绿豆汤。

肝火:可表现为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舌边尖红等,有时还会感到心烦易怒、睡眠欠佳。常因肝气郁结日久,或过食辛温之品,或热内蕴化火上逆所致。喝梨水,可治疗春季肝火。

肺火: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等。猪肝汤可去春季肺火。

肾火:肾火偏亢又称命门火旺。一般多因为肾阴不足导致阳火偏亢,出现火迫精泄的病机。一般会出现阳强易举、遗精、早泄等症。治疗春季肾火,可以吃猪腰。

“春捂”不当

很多人都知道春捂秋冻,做起来却出现两个极端:年轻人不捂,早早就穿起单衣和单鞋;老人、小孩却容易捂过头,捂出了汗还“顽固”地不脱衣服。李国燕提醒,春季穿着应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是保护胃、脾、肠,预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寒从脚下起”,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保暖才能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同时,“春捂”要注意以下三点:

别急着“换季”。冬季衣物先别急着收起来,等气温稳定了再收起来。

随时增减衣物。春天气候变化异常,早晚温差大。可以带件衣服备用,晚上睡觉时搭条小毛毯,避免寒气损伤阳气。

别捂出汗。捂过头了也会导致感冒、抵抗力下降。

春天一困就睡

在春日阳光照射下,人体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容易导致大脑缺氧,进而招惹到“瞌睡虫”。但一困就睡,对健康很不利。睡得时间太长会进一步减少脑部血流量,抑制大脑皮层兴奋度,可能越睡越不醒。

专家支招,解决春困不能想睡就睡,要抓住两个黄金时间点:一是起床后;二是午饭后。《黄帝内经》提到:“夜卧早起”。就是说春季可以稍晚点睡(晚11点),但要早起(早6点半),以顺应人体阳气的生发。

吃得太酸、太辣

“春夏补阳”是《黄帝内经》等医学经典推崇的养生准则,在五脏和五味的关系中,酸味有收敛作用,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故吃得太酸、太辣,都会损伤阳气。中医讲春为肝气当令,它有利于调节各大脏腑的功能,但有一个缺点,就是易伤脾。而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因此春季应少吃酸以防肝气过旺,多吃香辛的食物可疏发肝气而补益脾气。

李国燕说,韭菜是春季最好的蔬菜,可多吃但不宜过量;而香菜、葱、蒜、莲子等也适合春季吃。同时,应告别冬季养生式温补,改以健脾胃。少吃发物和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如鱼、虾等,患慢性病的人群尤其要注意。

门窗紧闭

春天气温上升,湿度提高,各种细菌、病毒等开始大量繁殖。如果长时间门窗紧闭,或空气流通不好,很容易导致感冒流行、传染性疾病高发。

专家建议,不论家里还是办公室,都要保证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最好能形成空气对流,最佳的通风时间是在日出后和日落前。

【早安合肥】中科大开放首日 万人涌入“樱花大道”

世上没有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就成功的人。要想在人前发一份光,人后就得付出百倍的努力贮蓄热量。成功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承认和奖赏勤劳努力,漠视和惩罚懒散消极。新的一周,早安!

(欢迎查阅安徽商报、合肥网更多精彩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