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北漂忙得像年薪百萬,滬漂活得像年薪百萬?金融人真的年薪百萬!

從最早的《東京女子圖鑑》描繪女主角在東京生活,工作和戀愛。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追求,認識了各式各樣的人,故事夾雜著辛酸與幸福的複合滋味。一段時間引發觀眾的共鳴和同情,看見她就像看見了自己。

她懷著從小的理想來到東京,希望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而不是被侷限在小地方,默默無聞過一輩子。這樣的女主角,就像生活中平凡的我們一樣,雖然渺小也在浮世努力著,懷著小小的希望。這是無數個漂泊的人們,在屏幕上的縮影。

北漂忙得像年薪百萬,滬漂活得像年薪百萬?金融人真的年薪百萬!

同時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上海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和金融中心,分別吸引了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們,追尋夢想,活出心願。國內對應的《北京女子圖鑑》和《上海女子圖鑑》,一時間開啟了網絡熱議“北漂”和“滬漂”對比。看網友總結的一些特徵也是很戳心的。

北漂能幹,滬漂精緻

北漂為現在的辛苦感到驕傲,追求未來的成功,而滬漂現在就想活得自在灑脫,將辛苦隱藏起來,只給人看光鮮的一面。

從朋友圈曬工作狀態,北漂加班到深夜12點發一個寫字樓的超高夜景,配上自己的電腦屏幕,上面是老闆要求修改的PPT,分分秒顯示出每天努力奮鬥的意志力。不光是自己一個人這樣,深夜下班打車的截圖,顯示周圍有117人在叫車。精明能幹,上進努力的勁頭,難怪人們都說北漂忙得像年薪百萬。

而轉眼看滬漂,一到6點半規定時間之後下班,就會十分焦慮,趕緊把手頭的工作處理完好走人。生怕別人擔心自己的工作效率不夠高,被同事懷疑自己能力。

平時的朋友圈畫風也以時尚電音party潮人出沒之地,或者是精緻的三層托盤英式下午茶,加一個美美的自拍照。其實平時也有加班的時候,但就是不放朋友圈。精緻優雅,輕鬆愉快,自然人們會說滬漂活得就像年薪百萬。

北漂忙得像年薪百萬,滬漂活得像年薪百萬?金融人真的年薪百萬!

金融專業起薪高,FRM持證人平均年薪超過百萬

如果說北漂忙得像年薪百萬,滬漂活得像年薪百萬。在這裡“年薪百萬”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形容詞,而在金融行業的精英眼中“年薪百萬”就是生活中真實發生的名詞。

金融人士確實也以每週100小時的工作量,與高深的專業術語與國際化工作環境,充分體現了什麼叫做“忙得年薪百萬”。更以平時出入中心寫字樓和高端酒店會議,和精緻著裝體現了什麼叫做“活得年薪百萬”。

近期金融領域受人矚目的便是金融風險管理的權威證書FRM。持證人以專業金融知識素養和實際風險管理能力著稱。依照美國網站公佈的數據顯示,FRM持證人在美平均年薪17.7萬美金,換算成人民幣真正做到了年薪百萬。薪資構成受多種因素影響,包含個人能力,僱主制度和行業整體環境。

根據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藍皮書顯示,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91.9%,平均月收入4774元。高頓FRM研究調查發現FRM持證人薪資水平佔據優勢地位,應屆畢業生入職銀行、保險和證券公司,平均起薪月收入7523元,也比整體水平高出約57%。

FRM持證人不光是在薪水上保持著領先的競爭力,更在北京和上海的人才政策中享受一系列福利。對於每個北漂或者滬漂的金融人才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北京對於FRM持證人的福利及政策

首都北京為填補金融人才缺口,吸引人才留在北京。出臺的16項政策中明確指出對於持有FRM、CFA等證書,給予其個人所得稅上面優惠待遇;易辦理調京手續及本市戶口;其子女可參加本地高考,且在錄取上享受北京戶籍考生同等待遇。政策頒發時間2011年2月1日並以北京金融街為第一政策試點。

上海對於FRM持證人的福利及政策

《上海金融領域“十三五”人才發展規劃》出臺“千人計劃”、“上海浦江人才計劃”等計劃,例如其中的海內外精英級金融人才多達100多名;列入本市金融人才培養計劃人才達300多名;列入本市青年金融人才達300多人。

預期,2020年金融人才中本科以上佔85%;研究生35%;持有FRM、CFA等金融職業從業資格的人才數量達3.5萬人。高頓FRM研究院的老師預見,到2020年行業內對於持證金融人才的缺口龐大,僅銀行業就超過30萬。

北漂忙得像年薪百萬,滬漂活得像年薪百萬?金融人真的年薪百萬!

同時公佈金融緊缺人才開發目錄,對符合目錄中的FRM持證、CFA持證等人才提供最佳援助與便利,包括居住證辦理、國外專家辦理、醫保、子女就學、住房等方面。

不管是北漂還是滬漂,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像太陽那般耀眼,卻都能螢火蟲點亮浪漫的森林,收穫屬於普通人的一片天。一些機會擺在眼前,可以離夢想更近一步,平凡生活通過不懈的磨礪,也綻放出別樣的光芒。

北漂忙得像年薪百萬,滬漂活得像年薪百萬?金融人真的年薪百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