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我已经准备好报复性消费,只差钱了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消费节奏。

出于防疫考虑,大多数中国人足不出户地度过了一个前所未有之长的春节假期。往年的春节是一年当中难得的消费黄金期,但今年除了少数线上业务之外,线下业务基本停滞,特别是旅游、餐饮和电影行业。

许多人寄希望于疫情结束后的“报复性消费”,也有分析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和非典疫情做比较,指出2003年非典疫情结束后中国消费市场再度繁荣,经济迅速恢复增长的情况有可能再次发生。

虽然中国消费市场有很大概率会出现反弹,但我们仍需警惕疫情对人们消费心态的长远影响。同时也要停下来想一下,除了消费我们还能干什么,并且有钱去报复性消费么?

线上买买买

消费是一套仪式感的东西:我必须去购物中心,看看衣服鞋包,再看场电影,然后去KTV。

以前,这是一套流程,现在这套流程变成基于基本需求的“买东西”。

人必须要吃穿用住,再没有什么时候,全国人民会像今天,一致地关心粮食和蔬菜。

太阳还未升起,大地也不见回暖,60后、70后便从被窝里伸出手,做好了抢购新鲜食物的准备。想吃青菜的人,不用睡觉。

他们中有人可能原来连微信都不太会使,却在这短短几天内认识了好几款App。不同平台的补货时间不一,这时候他们还愿意相信传统的办法——把它都记在小本上。

晚一些的时候,年轻人接力撑起了电商平台的流量。无所事事的时候,首页上投其所好的智能推荐便能帮助App捆绑你大半天的时间。

刷了半天都买些什么呢?拼多多新消费研究院公布了宅家热销商品,前五名依次是理发器、口红、瑜伽垫、打蛋器和睡衣。

我已经准备好报复性消费,只差钱了

另有数据显示,其中一家电商平台进入2月份以来,每天有超过3万家新店开业,曾经沉寂的“老店”也有不少重新复活。

直播间也比去年同一时间更加拥挤,不单是头部的李佳琦们在努力带货,线下小商店一个平平无奇的销售,也都在以这种形式上班。

在各个电商平台上,民企老板们一边清着库存,一边租金、生产的周转压力也得到了缓解。

当然,受疫情影响,个别行业是极其受欢迎的,比如医疗、生物科技、物资耗材。现在口罩、消毒水都卖得挺好的,但这是临时的。

疫情好转以后,人们之前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和欲望可能会反弹,但这个反弹跟过去相比是有限的,因为有能力大规模消费的人或许并没有以前那么多。

谁都希望有很多物质选择,能满足自己的愿望,这很正常,在以后都会是一个愿景。

只要全球消费社会的形态没有终结,这种愿景就不是中国人独有的,而是全球所有人的。

但除此之外,中国人可能对其他方面会有更多诉求,比如说个人安全、社会稳定和谐,和更人性化的社会运作模式,而不单单是消费需求。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当你在某一方面的需求已经达到极致,你可能就会回头看看其他的方面,特别是当你的钱包还不足以支持自己欲望的时候。

如果真的除了消费没有别的东西可以追求了,那这是一种恶意的、报复性的消费。

我们可能真的应该停下来反思一下,除了消费,我们还能干什么?

爱存钱的年轻人比你想象得多

尽管开年来苦苦挣扎的商家们都十分渴望所谓“报复性消费”的尽快降临,但我们也注意到,好多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们,却准备在疫情之后好好改造,开启洗心革面的存钱新生活。

实际上,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消费观和金钱观开始转向警惕消费主义、好好存钱。

知乎上“你们是怎么存钱的?”、“存钱有瘾吗?”等提问总浏览量超过6200万。

点开高赞回答,你能看到一群与消费主义背道而驰的年轻人,他们展现出了对存钱的热爱以及堪称硬核的储蓄执行力。

曾经活在营销号里的90后,每天不是被信贷消费毁掉,就是被精致穷毁掉。但是真实情况可能没人们想得那么悲观。

年轻人被贴上这些标签,可能是因为确实有这样的年轻人存在。

我已经准备好报复性消费,只差钱了

据《2019-90后单身人群白皮书》的调查显示,90后真实的存款情况呈现出两极分化、旱涝分明的情况,确实有3成90后处于零存款状态。

但同时,也有3成90后有3-10万元存款,2成90后受访者的存款达到10万元以上。也就是说,默默存钱的年轻人还是大多数。

当年轻人与高消费、高负债、零存款的形象为伍的时候,有越来越多90后、95后,正在用实实在在的银行卡余额驳斥这样的刻板印象。

根据调查显示,48%的年轻一代(18-34岁)已经开始储蓄,这一数字较2018年增长了4个百分点。而在已经开始储蓄的年轻人群体中,54%的受访者在30岁之前就开始默默存钱了。

虽然追求及时行乐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消费信条,但充足的储蓄是潜在大额支出的最好预案。

而年轻人的致富方法论,总结起来无非是“节流”和“开源”四个大字。

“节流”主要得靠抠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保持自己的自制力。

而要快速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更多年轻人选择了开展副业,成为身兼数职的斜杠青年。

克制消费、制定预算、利用业余休息时间继续工作。

越来越多年轻人是真的在认真攒钱。那么,他们拼命攒钱究竟是为了什么?

有条不紊地生活

其实即使没有疫情这只黑天鹅,我们也应该思考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并为之提前做好准备。

从工作到结婚生子、赡养父母甚至未来养育子女的人生节点接踵而至,似乎只有好好储蓄能够保障生活这档连续剧正常有序地保持播放进度。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这句话随着年岁增长,也从年轻人的自我调侃变成了一种真实的心酸和担当。

每个拼命攒钱的年轻人似乎都在这个时候,把储蓄当做了增加安全感的砝码。对于难于掌控未来生活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砝码越多越好,越重越好。

我已经准备好报复性消费,只差钱了

每个勤俭节约努力存钱的年轻人,归根结底,他们积蓄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是随时应对不确定未来的底气,和能够改变生活中不满的勇气。

当你报复性消费时,可能很快,又会对随之带来的快感产生后悔和厌倦,早起、挤车、上班、加班、失业、失恋、省钱、赚钱、加薪、升职、生育。

看,你需要艰苦奋斗的一年又正式开启了。

最后,不管是报复性存钱还是报复性挣钱再消费,都希望大家能从容不迫地“战疫”,有条不紊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